案例介紹:
上海a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具有良好的商業模式,與風險投資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B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具有良好的業務能力和業務渠道,是國外著名的外包公司,但公司的發展往往受到資金周轉的困擾。為了吸收外商投資和風險投資,經過反復討論,兩家公司決定有效整合雙方資源,進行吸收合并,并在此基礎上與外商合資,再引入風險投資,為了真正實現做大做強,根據我國《公司法》,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和新合并兩種形式。所謂吸收合并,是指一個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其股東成為吸收公司的股東,其資產、債權、債務全部由吸收公司承擔。所謂新設合并,是指兩個以上公司合并設立一個新公司,合并各方解散,其股東成為新公司的股東,其資產和債務由新設公司承擔。兩種形式各有利弊,采取何種形式取決于合并各方的具體情況。在這種情況下,a公司已經具有相當的品牌價值,而B公司也具有一定的品牌價值,但其業務關系相對單一,已經就并購事項與業務伙伴進行了充分溝通,以獲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于是雙方決定采取吸收合并的形式,即吸收合并a公司和B公司。但雙方均注意到《公司法》對公司合并有明確的程序性要求,即公司應當自作出合并決議之日起10日內通知債權人,并于三十日內在報紙上至少公告三次。債權人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九十日內,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公司不清償債務或者不提供相應擔保的,不得合并。換句話說,合并至少需要三個月。對于這種情況,時間是決定性因素,因為外國合作伙伴和風險投資家一直在等待,而相關業務也需要公司盡快完成重組。顯然,依法兼并會失去商機,使兼并的初衷無法實現??紤]到兩家公司沒有巨額債務,在律師的建議下,兩家公司決定在取得債權人諒解的前提下進行業務合并,即B公司的主營業務將首先注入a公司,a公司購買與B公司主營業務有關的資產,購買對價作為B公司股東對a公司的出資。這樣,兩家公司很快完成了重組
本案中的兩家公司都是自然人設立的私營公司,但中國法律不允許國內個人與外國投資者合資或合作。為此,有關方面討論了該公司作為中外合資企業的問題。值得慶幸的是,在此期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出臺了外資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允許設立一年以上的民營企業的自然人股東在并購后成為中外合資企業的中方股東。因此,成立一年是本案的關鍵。在這種情況下,兩家公司都成立了一年以上,但如果采取新的合并形式,就不符合法定條件。這是選擇合并的另一個原因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股東沒有權力提起股東代表訴訟嗎
2021-01-11用別人的域名算侵權嗎
2020-12-13重大安全事故處罰條例
2021-03-14土地違法執法監管得到長效保障機制
2021-03-162020年江蘇省工傷事故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08如何辦理房屋繼承公證
2020-12-04農村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1-02-20房屋轉讓居間協議范本
2021-03-18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送餐撞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2-01房屋財產保險費計算方式
2020-11-22海嘯損失可獲得理賠嗎
2021-02-22財產保險中出現施救費用怎么賠
2020-11-24對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的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