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染工業高度集中在浙江、江蘇、山東、廣東、福建等地。這五個省份的生產能力占全國的90%以上,僅浙江就占到了50%以上。因此,近年來,在這五個印染省份,印刷著作權人與印刷產品生產經營者之間的“印刷著作權侵權糾紛”尤為突出。銷售者和生產者接到印刷著作權人的投訴后,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處理
《中國印染工業的現狀與發展》顯示,2010年1-11月,浙江、江蘇、山東,廣東、福建等東部沿海五省497.91億米,占全國總產量的92.10%。其中,浙江省有314.88億米,同比增長13.64%。浙江省產值占全國總產值的58.24%,比重進一步提高。江蘇省擁有56億米,同比增長10.01%。廣東省擁有52.94億米,同比增長14.87%。山東省有39.21億米,同比增長7.70%。福建省為34.89億米,同比增長18.30%[1]
《2012-2016年中國印染工業現狀調查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2011年1-12月,全國印染面料產量達到593億米,同比增長6.67%。從各省市產量來看,2011年1-12月,浙江省印染布產量達到362億米,同比增長7.90%,占全國總產量的61.12%。其次是廣東、江蘇、福建等省市[2]
總結,“印染行業高度集中在浙江、江蘇、山東、廣東、福建。這五個省的生產能力占全國的90%以上,僅浙江就占50%以上,印刷著作權人與印刷產品生產經營者之間的“印刷著作權侵權糾紛”尤為突出。印刷著作權人在市場上發現其印刷著作權存在侵權行為時,通常先對侵權產品的購買進行公證,然后向著作權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著作權辦公室)投訴,由著作權管理辦公室對被投訴人進行調查。印刷著作權人(以下簡稱原告)以經公證的材料和著作權局的調查材料作為侵權事實的證據,并以銷售者、生產者為被告向法院提起印刷著作權侵權訴訟銷售者、生產者接到印刷著作權人的投訴后,可以從哪些方面處理首先,原告將購買的印刷作品登記在自己名下。雖然登記證書表明原告是著作權人,但原告不是著作權法上的作者,故原告不享有印刷著作權【參考案例一】“夏某訴戴某著作權侵權糾紛案”(2006)通中民三處字第0106號夏某在江蘇省版權局注冊了《紅梅展》作品,而作品登記證上的著作權人是夏某。2006年,夏某向江蘇省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理由是夏某生產、銷售的《紅梅展》印刷品著作權受到侵犯
原審法院告知他從外人白某手中購買了《紅梅展》作品,并于2006年3月在江蘇省版權局進行了作品登記,提供了《紅梅展》作品登記證,證明原告夏某擁有《紅梅展》的著作權,法院認為,雖然原告夏某的作品登記證作為權利證明表明其為作者,但夏某同時表示,涉案的“紅梅展”圖案被移送至案外人白某名下,而且很難核實白某是否完成了自己的創作,是否有其他來源,是否符合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九條規定,著作權人包括作者和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顯然,夏本人不能成為設計的作者,因為精神權利是不可轉讓的。因此,夏某無法證明自己合法享有“紅梅展”藝術圖案的著作權。據此,法院判決駁回原告夏某對被告戴某的訴訟請求,相關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10年修訂)第十一條第四款規定,在沒有相反證據的情況下,公民,署名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是作者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發審[2002]31號)第七條規定:稿件、原件、合法出版物,當事人提供的著作權登記證書、認證機構出具的證書和取得權利的合同,可以作為自然人的證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作品或者產品上簽名的,視為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人,但有相反證明的除外,原告的印刷作品不是原創的,也不構成著作權法上的作品印刷作品通常由文字和圖案構成,或者僅由圖案構成。對于圖案作品,銷售者和生產者難以自行進行全面檢索,以證明原告的印刷作品在注冊前(或印刷作品創作完成前)已廣泛存在于印染行業,不是原創的銷售者和生產者可以委托國家知識產權局等專門機構進行圖像檢索,但國家知識產權局只能將原告的印刷品作為外觀專利,在有限的專利數據庫中檢索,并且不能對其他報紙、雜錄、期刊等文獻進行圖像檢索
如果檢索到相似的圖片,則需要對檢索到的圖片與原告的印刷作品進行分析:二者的圖案元素是否相同,原告是否有可能接觸檢索到的圖片,原告是否構成剽竊等
可以看出,如果銷售者和制作者以原告的印刷作品作為抗辯,而不是原創的,不構成著作權法上的作品,鑒于證據收集難度大,專業分析能力強,銷售商和生產者應當委托專業機構收集證據,委托專業律師分析證據,為被控侵權產品提供合法來源的銷售者、生產者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應當承擔立即停止侵權的民事責任。杭州臥室用品有限公司等著作權侵權糾紛案”(2010)潮民初字第32775號廣東原創傳播有限公司制作發行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作為動畫片的版權所有人,像梅艷陽這樣的卡通人物也享有版權,并登記了他們的作品。廣東原創傳播有限公司發現,杭州某客廳用品有限公司生產銷售印有上述卡通形象的“盛威”高支棉織印花被套,北京某商業投資有限公司銷售杭州某客廳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被套。于是,廣東一原通信有限公司起訴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要求杭州一家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和北京一家商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認為,杭州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明確承認涉案被套供應給北京某商業投資有限公司,并經法院確認。從被套本身看,包裝內有產品合格證,并有杭州某客廳用品有限公司的名稱、地址、電話等標志。因此,從表面上看,被套符合《產品質量法》關于產品標識的相關規定。對于這種符合法律規定的產品標識,北京某商業投資有限公司作為銷售商,在購買商品時一般都會注意,并不能注意到本案卡通形象是否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權。因此,北京商業銀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變更需要實名認證嗎
2021-03-14車禍劃分責任要多久拿的到
2021-01-24取保候審期間是否停職
2021-01-27交通肇事行為等于交通肇事罪嗎
2021-03-10聘用中國雇員勞務合同范本
2020-11-11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公司申請破產不給員工補償是否合法
2020-12-06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事故車停運,能要求保險公司賠償間接損失嗎
2020-11-09轉讓保險標的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1-22《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交強險條例第六條怎么解釋
2020-12-26保險理賠維權三條途徑
2021-01-05最新承包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3-10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有多長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