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強(化名)和周倩(化名)是一對幸福的夫妻。他們在朋友的聚會上相遇并相愛了。他們從2004年開始同居。在北京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大城市,他們相互支持、相互鼓勵,為自己的幸福而共同努力。經過幾年的努力,兩人有了一些積蓄,共同投資在西二旗買了一套房子,登記在妻子周倩名下。不幸的是,它來得太突然了。就在他們準備結婚的時候,周倩在公司的例行體檢中發現自己得了肝癌。雖然積極治療,但發現太晚,癌癥已經擴散,原本幸福的生活被無情的疾病打破。周倩生病期間,男友蘇強一直照顧著她,希望能正式與周倩登記結婚,舉辦一場完美的婚禮,實現周倩長久以來的心愿。但周倩知道自己的病很難陪蘇強很久。她不想因為生病耽誤他,所以不斷勸說蘇強和她分手,甚至威脅要自殺。最終,蘇強妥協,以同居糾紛為由將周×倩告上法庭。法院受理此案后,被告人周倩因身體不好難以出庭。法院征求了雙方當事人的意見,決定在醫院開庭。開庭期間,雙方均要求法院主持調解。在法院的主持下,周倩與蘇強達成調解協議:以周倩名義登記的、位于西二旗的不動產歸蘇強所有,剩余未償貸款由蘇強本人支付;調解書生效后七日內,蘇強向周倩支付錢的房子優惠50萬元。調解生效后不久,周倩的病情惡化,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周×乾死后,父母在處理女兒的事情時,找到了調解書等相關材料。他們認為本案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不真實,并提出在庭審中,周×倩因癌癥患有嚴重的精神和意識障礙,無應訴能力,且周×倩與蘇強未結婚,故其不動產不應視為共同財產 . 于是周×倩的父母向法院申請再審,要求返還90萬元。
經過再審,法院認定案件發生地為醫院病房。經與周倩的主治醫生核實,無法證明周倩在庭審中沒有意識。周某父母出示的住院記錄、查房記錄等證據,既沒有直接形成證據鏈,也沒有完全形成證據鏈,證明周某在開庭當天意識不清,周某的調解也不是自愿的。因此,周×倩父母申請再審的理由不成立,法院不予支持。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一條第二款:“當事人在同居期間因財產分割或者撫養子女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我國法律不保護未登記的非法同居,但同居期間的財產糾紛和子女監護糾紛受法律保護。因此,本案中,周×倩、蘇強雖然沒有正式登記結婚,但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同居期間的共同出資購房糾紛。根據《物權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房屋所有人對其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受益和處分的權利”,在本案的調解過程中,周×倩承認了自己與蘇強共同出資購房的事實。作為該房屋的所有人,周倩倩有權不受他人的限制處分自己的份額。這種處分權包括通過調解協議自愿將房屋變更為蘇強名下。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第九十六條、第九十七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遵循當事人自愿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要通過調解達成協議,雙方必須是自愿的,而不是被迫的。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簽收調解書后,具有法律效力。因此,與判決書、裁定書不同,調解書是對原告、被告民事權利的自愿、非強制的自由處分。法律不再賦予對該處分的上訴權,即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字后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當事人不得上訴。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01條,“當事人提供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愿原則或者調解協議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在本案中,周倩的父母認為周倩已經昏迷,不能再審法院開庭調解時,正確表達自己的意見。調解違反自愿原則,相關救濟方式為申請再審。但周×倩父母出示的證據未能直接形成完整的證據鏈,證明周×倩在調解當天沒有意識,沒有訴訟能力,調解違背了周×倩的意愿。因此,周×倩父母申請再審的理由無法成立,法院不予支持。
文章來源:北京海淀法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門散步被小區的狗咬傷應該找誰賠償
2020-12-06垂腕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08侵犯病人隱私權包括哪些
2020-12-15車輛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流程
2021-01-27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贍養費糾紛立案材料要哪些
2020-12-12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保姆虐待被看護人涉嫌犯罪嗎
2021-01-17競業限制協議每個月應該給補償嗎
2021-02-19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方式有哪些
2020-11-16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上下班途中騎電動車自行摔倒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7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如何認定猝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3-16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