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婚后,父母一方或雙方為子女買房。參見《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七條:“父母一方婚后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投資方子女名下的,根據《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只能視為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不動產確認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如果雙方父母購買的不動產的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則該不動產可以按照父母的出資份額確認為雙方的共同所有權,除非雙方另有約定。”
2。婚后,夫妻一方或雙方出資買房,房產證上只有一個人的名字。在這種情況下,房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雙方應平分。婚姻法新規:以一方名義登記的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擅自出售,第三方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并辦理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收回的房子,人民法院不會支持,只是房子屬于合住家庭的需要。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有房屋,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離婚時對方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新婚姻法婚后買房注意事項:
一起買房需要特別注意四個方面。比如簽合同、申請房貸、過戶交易,夫妻雙方都需要在場。另外,夫妻雙方在購房證的準備工作,以及申請住房貸款等問題上,也需要提前研究。在購房過程中,涉及到很多簽約環節,比如簽訂銷售合同、申請房貸、過戶等,都需要夫妻雙方同時在場。申請住房貸款和辦理過戶手續時,除簽訂房地產買賣合同外,雙方還需親自到場。專家解釋,在申請住房貸款時,有時會以夫妻名義共同申請,因此銀行需要同時審核兩人的資質,辦理相關手續時必須同時簽字。
另外,辦理過戶手續時,原則上要求同時到場,因為根據《物權法》的規定,夫妻共同購買的房產是共有還是共有,需要在買賣合同中體現,然后在房產證上注明,所以需要雙方在場簽字確認。但不能到場的,還必須辦理公證、委托手續,并將有關事項說明清楚。
2。證件準備是關鍵
夫妻一起買房時,要多辦證件,不能少辦。夫妻共同申請住房貸款時,需提供收入證明。如果是非本地居民,還需要提供一年以上的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否則,將按非本地居民貸款政策處理。當然,辦理按揭貸款時,如果其中一方收入較高,通過資質審批不成問題,也不需要提供對方的收入證明。由于信貸政策的變化,有必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主貸款人和次級貸款人,而不是簡單地看收入水平。夫妻共同還款時,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主貸款人和次貸款人。一般來說,在銀行的住房貸款合同中,只有一方被視為“貸款人”(俗稱主貸款人),無論房產證上是否寫有雙方的名字,另一方都可以被視為“共同貸款人”。在確定貸款主體時,應選擇夫妻間收入較高、較穩定的貸款主體,并注意年齡限制,否則會影響貸款期限。
此外,專家提醒我們,要注意信貸政策的變化。對于非本地居民,不能提供一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將區別對待。比如,房貸首付比例會提高,利率也會提高,這無疑會增加購房成本。因此,在確定主貸款人時應考慮這一因素。為避免日后發生糾紛,有必要提前確定財產份額。根據婚姻法規定,“夫妻在婚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除雙方另有約定外,歸夫妻共同所有”,因此,在共同購買過程中,即使房產證上沒有出現對方的名字,也不影響所有權房子的另一邊。
但目前有少數時髦夫妻實行AA制房產,在一起買房時需要考慮房產份額。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業主可以選擇共有的形式。選擇共有的,雙方享有同等權益;按份共有的,需提前分割,并在房產證上注明。
5。準夫妻購房重新登記。為了減少糾紛,專家建議在房產證登記方面要做一些努力。
這里的“準夫妻”是指即將結婚但尚未領取結婚證的人。夫妻的婚姻期限自領取結婚證之日起計算。因此,無結婚證共同購房不能視為共同財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雙方共同出資購房,比例為一半,則需要在房產證上同時登記兩人的姓名。出資比例不相等的,在房產證上登記兩人的姓名,但必須注明各自的出資比例。還有一種情況需要事先考慮,即如果只有一方出資,另一方的名字是否也應該登記在房產證上;如果登記了,非出資方的份額也應該確定并在房產證上注明。
據專家介紹,最不可取的方式是投資方在房產證上寫上對方的名字,以示誠意,這意味著他已經完全放棄了房屋所有權。
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妨向我們的律師咨詢一下律師網. 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停行政執法怎么處理
2021-03-03不服勞動仲裁什么時候可以起訴
2021-02-16護士燒毀病歷如何處罰
2021-03-10公司股權轉讓有短期負債怎么處理
2020-11-17如何處理交通事故
2021-03-24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基層醫院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合同法履行時間適當是指多久
2020-11-22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有什么新規定
2021-02-11偽造房產證,變賣他人房產會被判刑嗎
2021-02-23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
2021-02-23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暴雨致機動車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3-23買保險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