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房屋捐贈公證后未及時過戶怎么辦
及時辦理過戶手續。只辦理過戶手續,避免以后發生糾紛。第一百八十五條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財產無償贈與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第一百八十六條贈與人可以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前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性和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和經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十四條依法應當登記的不動產權利的設立、變更、轉讓、消滅,自登記在不動產登記簿時生效。第十五條當事人之間訂立、變更、轉讓、消滅不動產權利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不辦理不動產權利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受到影響。第十六條不動產登記簿是物權歸屬和內容的基礎。不動產登記簿由登記機構管理。第十七條房地產權證是權利人享有房地產物權的憑證。房地產權屬證書記載的事項應當與房地產登記簿記載的事項一致;不一致的,以房地產登記簿為準,但有證據證明房地產登記簿有錯誤的除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和司法部頒布的《公證程序規則》,現就本次公證的有關法律問題通知如下:。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贈與受贈人,受贈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贈與受贈人的合同,贈與人在合同中表示接受贈與。贈與合同經公證后,贈與人將喪失任意解除的權利,贈與人有交付贈與的義務。這是公證捐贈合同與非公證捐贈合同最重要的區別。
3。捐贈人處分的財產必須是您合法擁有并有權處分的財產。當事人應當如實陳述事實,提供真實合法的身份證明材料、房產證等證明材料。如果贈與人捏造或者隱瞞事實(如捏造或者隱瞞贈與人的婚姻狀況、捏造或者隱瞞財產轉移的真實方式、隱瞞財產共有人的存在等),或者所提供的材料不真實、不合法,將影響贈與合同的效力,給對方或者他人造成的損失,由當事人承擔。出現上述情況的,公證處不予辦理公證,預收的公證費不予全額退還。贈與合同的簽訂,應當以贈與人和受贈人的自愿為基礎。脅迫、欺騙的,必須如實告知公證員。禮物可以附有義務。但附隨義務有一定的限度,即附隨義務應當低于贈與的價值。贈與有義務的,受贈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
6。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接受贈與所得的財產,除贈與合同中認定為只屬于夫妻的財產外,歸夫妻共同所有。贈與合同中是否確定贈與財產僅屬于受贈人,不作為夫妻共同財產,由贈與人與受贈人協商確定。因捐贈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捐贈財產毀損、滅失的,捐贈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8。捐贈財產有瑕疵的,捐贈人不負賠償責任。捐贈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應當在義務范圍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其近親屬的;(二)不履行扶養贈與人的義務;(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理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理由之日起六個月內行使撤銷權。撤銷權人撤銷贈與的,可以要求受贈人返還贈與財產。以違法逃債為目的。
11。作為對抵押財產的贈與,抵押不受影響。
12。領取捐贈合同公證書后,需要辦理登記過戶手續的,應當立即到政府有關部門辦理登記過戶手續。捐贈財產為不動產、土地使用權、車輛、股權(股)等財產的,需向有關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未及時接受捐贈,未及時辦理轉移登記手續的,造成意外后果的,由當事人承擔責任。
房屋捐贈公證后,最好及時到公證處辦理過戶手續。如果不及時辦理過戶手續,今后如果捐贈人反悔,受贈人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房屋捐贈公證后,沒有及時過戶,辦理內容符合實際要求。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好和律師商量一下律師網. 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2-03無施工許可證工傷保險賠償嗎
2021-03-23法律對非法移民有何處罰
2021-01-27實習期懷孕了怎么辦
2021-02-11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1-30喝酒被車撞是誰承擔責任
2021-02-10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贈與的房產可以賣嗎
2021-01-22判決后如何申請執行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8單位不服勞動仲裁后向法院起訴,法院會受理嗎
2020-12-18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學生在校時受傷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2-08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房屋中介負的法律責任都有哪些
2021-03-18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
2021-01-26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駕駛證扣了12分出事故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25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