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2008年1月13日,被告人徐某以建房為由向原告農村信用社申請貸款5萬元。同日,雙方簽訂了《個人貸款合同》,約定貸款信用期限為24個月。2008年1月13日至2010年1月12日,貸款月利率為浮動利率。每筆貸款利率比實際提款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執行的基準利率上浮120%,逾期貸款利率加收50%罰息。被告張某為該筆貸款提供了最高額擔保,并于當日與原告某農村信用社簽訂了最高額擔保合同。合同約定擔保方式為連帶責任,擔保范圍包括貸款本金、利息、罰息及索賠發生的相關費用。擔保期限為貸款到期次日起兩年,擔保債務最高余額為5萬元。合同簽訂后,原告所在的農村信用社向被告徐某發放貸款5萬元。后被告人徐某在2010年1月12日第二次授信到期日前未歸還貸款,仍欠原告農村信用社貸款本金5萬元及利息。原告于2014年3月6日向被告徐某發出催收逾期貸款通知書,被告徐某在通知書上加了書簽。2014年4月12日,原告向被告張某發出《擔保貸款逾期催收通知書》,通知書內容為:“張某,您為徐某擔保的貸款在我社已逾期,貸款到期日為2010年1月12日。請催促徐某還清貸款本息5萬元,同時承擔擔保人的擔保責任,“請簽字。之后,原告向被告收取借款未果,提起訴訟,請求判決:被告徐某追繳借款本金5萬元及利息;被告張某對徐某所欠借款本息承擔連帶責任。經法院傳票傳喚,被告人徐某、張某均未到庭參加訴訟,也未作任何辯護,也未向法院提交相關證據。合議庭對被告人張某是否應當承擔擔保責任有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是張某應當承擔擔保責任。理由如下:雖然原告向法院提出的訴訟時效和訴訟請求的保證期已經屆滿,但原告后來向兩被告發出了收款通知書,兩被告簽字確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借款人在超過訴訟時效的托收通知上簽名或者蓋章的法律效力的批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第九十條的精神,在超過訴訟時效的期間內信用社向借款人發出催收通知書,債務人在通知書上簽收或者蓋章的,催收逾期貸款,視為對原債務的再確認,債權債務關系受法律保護。”作為主合同的從屬權利,根據民法原則,保證人在訴訟時效后的提示上簽字也應視為對原保證責任的重新確認,故張某應承擔保證責任。第二種意見認為,張某不應承擔擔保責任。理由是,張某在收款通知書上簽字的行為并非對原保修期的重新確認。質保期屆滿后,主債務人要求保證人承擔擔保責任的權利消滅。除非保證人明確向債務人承諾繼續承擔主債務的保證責任或者與債務人就主債務重新訂立保證合同,否則保證人無需再承擔保證責任。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第一,保證期不同于訴訟時效,不具有中止、中斷、延期的法律后果。《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一條規定:“擔保期間不得以任何理由中斷、中止、延長。”因此,擔保期間本質上是排除期間。作為排除期間,其法律后果是,債權人在期間內不作為,債權的實質性性質消滅,雙方的法律關系終止,債權人與保證人的法律關系成立后不存在確認問題。因此,擔保期滿后,擔保人只在收款通知書上簽字確認,不重新確認原有擔保關系,更不必建立新的擔保關系。第二,擔保債務的法律關系不同于主債務。擔保合同的成立是非常嚴格的,不能通過暗示或推定來確認。擔保合同的簽訂,是保證人與債權人就擔保事項達成書面協議。而且,由于擔保合同是單一的無賠償合同,擔保人只承擔擔保合同中的義務,不享有擔保合同中的權利,因此擔保合同的成立應當更加嚴格。我國《擔保法》第十三條規定“保證人與債權人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擔保合同”,第十五條規定“擔保合同應當包括下列內容:(一)被擔保的主債權的種類和數額;(二)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債務;(三)擔保方式;(四)擔保范圍;(五)擔保期限;(五)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六)雙方認為必要的其他事項。”這些規定明確規定,保證人提供保證的意思明確,并與債權人簽訂書面合同的,才能成立保證合同,但以暗示或者推定的方式確認保證合同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曾在發發〔1994〕8號《關于審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擔保合同成立的確認”中規定了書面擔保合同的三種方式,即:“1。保證人與債權人就擔保達成書面協議的,擔保合同成立。2保證人以書面形式向債權人表示被保證人不履行義務,應當代為履行或者承擔連帶責任,并經債權人認可的,擔保合同成立。三。擔保人以擔保人的身份在主合同上簽字或者蓋章,并由債權人與被擔保人簽訂擔保條款的,或者主合同中沒有擔保條款,但擔保人以擔保人的身份在主合同上簽字或者蓋章的,視為擔保合同無效形成。”筆者認為,其他任何推定和暗示都不應視為擔保合同的成立。因此,擔保人只在貸款催收通知書上簽字,沒有明確的意思表示要建立新的擔保關系,不會導致擔保人繼續承擔擔保責任的法律后果。三是最高人民法院對本案涉及的糾紛作出了明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發審〔2004〕4號《關于人民法院應當如何確定擔保人在擔保期滿后催款通知書上簽名的批復》規定:“擔保期滿,債權人未依法向擔保人主張擔保責任的,保證責任消滅。保證責任屆滿后,債權人書面通知保證人要求其承擔保證責任或者清償債務,保證人在催款通知書上簽名的,人民法院不得裁定保證人繼續承擔保證責任。但提示內容符合《合同法》和《擔保法》關于擔保合同成立的規定,經擔保人簽字認可,可以確認新擔保合同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擔保人按照新的擔保合同承擔責任。”根據這一規定,保證期間屆滿后,保證人在債權人催告單上簽字的,該行為能否使保證人繼續承擔保證責任的后果,主要取決于擔保人的行為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如何規定溢價收購
2020-12-11拖欠工程款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1-01-24前罪未執行能否認定累犯
2021-03-22申請支付令的案件要交申請費嗎
2021-01-04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認定
2020-11-28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抵押房產銀行扣著產權證合法嗎
2021-02-17房產私人抵押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7房產抵押擔保未經登記如何認定
2021-03-17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合同隱瞞真實情況是欺詐行為嗎
2021-01-30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買房定金繳納多少錢,法律有什么規定
2021-01-27抵押貸款中抵押物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30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崗位變更需要重簽合同嗎
2020-12-30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1-01-26購房應該怎樣投保
2020-11-27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