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毀壞財物罪財產性利益是什么意思?
財產性利益是指財物以外的有財產價值的利益。這種利益既可能是永久的利益,也可能是一時的利益;既可能是積極利益,也可能是消極利益
財產性利益應當是能滿足人物質或者精神需要的、可以貨幣衡量的、能夠移轉的、可以管理的、通過某種介質表現出來的價值存在。首先,這種價值存在必須是能夠滿足人物質或者精神需要,是有用的,為人所可以擁有的。其次,必須具有經濟價值,即可以貨幣衡量,這是財產區別于其他事物的重要點,也是財產之所以為財產的基石。第三,必須是可以管理的,譬如風力、太陽能等不能為人管理,雖然能滿足人的需要,可以貨幣衡量,但卻因無法管理而失去其被盜竊或者劫取的可能。第四,這種財產性利益必須是可以轉移的,無法移轉,非法占有目的就無法實現。最后,這種財產性利益需要以一定方式表現出來,比如欠條,才能有劫取的可能或者現實性。
二、故意損毀財物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第三十三條[故意毀壞財物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公私財物損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毀壞公私財物三次以上的;
(三)糾集三人以上公然毀壞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三、故意破壞財物罪的量刑
犯故意破壞財物罪
(1)數額較大(福建省數額標準1萬元-5萬元)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2)數額巨大(福建省數額標準5萬元以上)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節特別嚴重”,是指毀壞個人財物,導致他人精神失常的;破壞生產、經營設備設施,造成停產或經營停止,引起重大損失;破壞手段極其惡劣的;等等。
在故意損壞財物罪的這些案例當中,并不是損壞的所有的財產都具有財產性利益的特征,如果損壞的財產直接就是現金,現金本身是不具有財產性利益的,因此,司法實踐中認定財產性利益的話,主要還是針對這些不動產的。這對犯罪嫌疑人的量刑也有一定的影響。
故意毀壞財物罪司法解釋
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破壞性采礦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界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申請調解需要費用嗎
2021-02-27外資企業撤資流程
2020-12-17商賬追收機構的工作范圍是什么
2021-02-17<交通事故篇> 何為飲酒駕車、醉酒駕駛,該如何處罰?
2021-03-11司法鑒定意見是否可撤銷
2020-12-04孩子探望權的終止方式有哪些
2020-12-08結婚時收的禮品如何認定
2021-02-05手寫的紙質版離婚協議書有效嗎
2020-12-05主合同解除后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2-12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離婚時,經濟適用房如何分割?
2021-02-09勞動糾紛追討時間是多久
2021-03-10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關于建筑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法規
2021-03-22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對方車輛全責保險公司是否應賠付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