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本法所稱留置權,是指依照本法第八十四條的規定,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占有債務人動產,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合同中,債權人有權依照合同約定清償債務。本法規定,對財產的留置權優先受償,可以將財產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債權人行使留置權后,債務人應當在不少于兩個月內履行債務。這一期限稱為債務履行的寬限期,雙方可以約定,但不得少于兩個月。寬限期屆滿,債務人仍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與債務人協商將留置財產折價,或者依法拍賣、變賣留置財產,取得的價款優先受償。留置權成立和存在的前提是債權人占有動產和債務人的財產。因此,如果債權人不占有債務人的財產,就沒有留置權。債權人喪失對債務人財產的占有的,留置權消滅。但是,如果債權人因侵權而喪失占有權,他將在訴訟后恢復占有,那么留置權將受到影響。債權人對債務人財產的占有可以是直接占有、間接占有、單獨占有或者共同占有。關于占有的原因,各國民法都規定占有不應是侵權行為造成的。債權應當與債權人占有的財產相聯系,以確立留置權。這是各國立法的通則。然而,對于什么是牽連關系,各國的立法和理論都存在很大的分歧。主要有債權債權關聯說(債權關聯說)和債權財產關聯說兩種觀點。根據債權理論和債權含義理論,留置權人對相對人的債權與留置權人請求交付標的物的相對人的債權必須來源于同一法律關系,這是牽連的。債務人的債務已經到了履行期,也就是說債權已經到了償還期,因此無論債務人是否構成遲延履行(遲延履行是行使留置權的條件),留置權都可以成立。因為留置權是債務人不履行債務造成的,只有債務人的債務達到履行期限時,才能確定債務是否履行。債務人的債務尚未達到履行期限的,無法判斷債務人是否自覺履行債務。因此,如果允許留置權,就意味著債務人被迫提前履行債務,這顯然是不公平的。因此,各國民法都以債務人履行的義務作為留置權的條件。當上述三個條件都滿足時,就不存在阻礙留置權。留置權一般成立。因此,上述三個條件稱為留置權成立的積極條件。但是,如果存在妨礙留置權成立的情形,即使具備上述三個條件,留置權也不能成立。所以這個條件叫做留置權的否定條件。
以上是小編為您安排的相關內容。債權人要實現自己的留置權,需要符合法定留置權的條件和程序,并通知債務人。如果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妨咨詢我們的律師律師網. 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懲罰性賠償適用知識產權侵權嗎
2020-12-20錄音能否作為離婚證據使用
2021-02-27口頭合同觸犯合同詐騙罪是否合法
2020-12-16買私人地皮蓋房子,拆遷能否得到賠償
2021-01-03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調崗時間法律有規定嗎
2020-12-15投資型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28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7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掛靠車輛該怎樣保險
2020-11-19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規定
2021-02-14有關保險的一些基本概念
2020-12-06保險委托代理合同范本
2021-03-08保險與賭博、儲蓄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2-25裝修的房子拆遷之后賠償嗎
2021-03-05承包的魚塘遇征收,承租人可以獲得補償嗎
2020-12-17農村宅基地的拆遷補償款怎樣認定和分割
2021-01-23租的廠房遇到拆遷,租戶獲得哪些補償
2020-11-14房子繼承之后沒過戶怎么補償拆遷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