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補充外包,即內部審計職能的一部分交給第三方。例如,在一些重要的內部審計項目中,聘請了外部專業人員提供幫助。另一個例子是雇用懂當地語言或熟悉當地風俗習慣的審計員,在審計其他地方的分支機構時提供協助。此外,企業在審計特殊領域(如電子數據處理系統)時,也可以聘請該領域的專家參與審計。審計管理咨詢主要是要求咨詢機構幫助企業確定內部審計機構、人員和設備的數量,并可能促進內部審計計劃的形成和完善。審計管理咨詢服務還包括招聘內部審計師、幫助管理層界定主要審計風險領域等。所有內部審計職能均外包。在這種外包形式下,企業不設立內部審計部門,而是為了進行合理的業務審計,將所有內部審計職能外包給會計師事務所或咨詢機構。
4。內外部成員聯合審計又稱合作內部審計。在這種外包形式下,內部審計工作由一個統一的項目和審計工作組來完成,成員包括內部審計人員和外部審計人員,但內部審計人員和外部審計人員對這種聯合審計承擔不同的責任。上述內部審計外包形式各有特點。由于企業規模和行業不同,是否實施內部審計外包以及如何實現內部審計外包可能會有所不同。筆者認為,關鍵是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和利用社會資源,使企業能夠適應瞬息萬變的外部環境,這需要從經濟學的角度進行分析、權衡和選擇。一是內部審計外部化的優勢。經濟學認為,當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時,內部審計是必要的。內部審計作為公司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監督經營者如何更好地行使受托管理權,內部審計成本也構成了企業的重要管理成本。內部審計部門雖然代表業主履行監督職能,具有權威性和獨立性,但與實際工作和管理始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方面,管理層直接或間接介入內部審計,另一方面,內部審計部門必須主動與管理層協調,才能順利完成內部審計工作。在這種利益約束下,內部審計可能喪失獨立性,甚至與管理者串通,欺騙所有者。外部審計師獨立于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以客觀、公正的立場對委托事項進行審計。他們的工作只對委托人負責,因此他們可以客觀地報告審計結果。
2。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和企業間競爭的日益激烈,傳統的內部審計職能已不能滿足企業增值的需要。因此,內部審計不斷拓展其職能,以適應企業管理的需要,并逐步擴展到風險管理和管理咨詢。風險管理和管理咨詢業務的發展需要財務、會計、人事、市場、工程、計算機等方面的專業人才,此時企業將面臨高昂的成本。將內部審計職能的一部分或全部外包后,審計成本的一部分或全部成為可變成本,從而降低成本。
通常表現為:
(1)節省招聘、培訓成本和維護成本。內部審計外部化可以避免內部審計人員的招聘成本、知識更新和擴展的培訓成本以及專業人員的高薪。(2)節省開發軟件和新方法的成本。為了適應網絡環境下的審計工作,企業必須不斷開發新的審計軟件,解決新的問題,這將給企業帶來高昂的開發成本。如果內部審計是外部化的,咨詢機構的開發成本可以由多個客戶分擔。(3) 降低就業成本。外部咨詢機構之間的競爭可能導致企業以相同的價格選擇更好的服務。優化社會資源配置,提高內部審計質量。內部審計外部化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社會人力資源。外部咨詢機構由各方面的專家組成。他們通過了專業技術資格認證,在為不同類型企業提供咨詢服務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熟悉不同的業務理念和管理方法,能夠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被審計單位的情況,對業務流程進行客觀的評價,這是內審員所無法做到的,對企業的風險控制和管理提出符合管理者需要的建議。內部審計外部化可以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向其他企業介紹一些企業的先進經驗;內部審計外部化還可以充分利用地理資源優勢。對于跨國公司而言,聘請熟悉本地區業務的本地咨詢機構或外部審計師,可以幫助企業快速融入本地區文化,避免因適應期過長而產生的額外費用。此外,企業還可以集中精力做主業。根據經濟學的觀點,企業的存在是因為企業的專業性,衡量企業規模的最佳方法是企業的管理成本小于產品的交易成本。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是專業化分工的發展,所以管理的重點應該是組織的核心業務,企業應該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核心業務中,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專業服務公司的服務水平也越來越高。企業完全可以將二級業務(如內部審計)移交給相應的專業服務機構,從而提高組織的競爭力。第二,內部審計外包的弊端。首先要了解內部審計的發展和外部咨詢機構的性質。內部審計是現代公司治理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近幾年的發展趨勢看,其職能已從傳統的監督評價擴展到監督、評價、咨詢,并逐步由“監督導向”向“服務導向”轉變;內部審計的重點已從單純的財務審計轉向經營效益審計和風險審計,內部審計在企業管理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監督和參謀作用。這使得內部審計作為一種專業職能已經越來越與經營管理相結合,內部審計的經濟性也在不斷增強。同時,作為市場的一員,外部咨詢機構的服務也有成本,其選擇是理性的,即在一定條件下會出現尋租現象。此外,由于內部審計要求的多樣性,外包服務的價格發現機制主要是通過協商確定的。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往往會增加企業的成本。損害內部審計職能的完整性。內部審計的評價、監督和咨詢功能是相互支持、相互作用的基礎。為企業增值的咨詢活動是建立在對內部控制進行監督和評價的基礎上的。征求意見書的采納和順利實施,需要對審計過程進行監督,評估績效和風險,確保預期的發展方向。因此,任何職能的外部化都不利于內部審計發揮其整體職能。
2。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審計本身是企業內部控制的組成部分,獨立于控制層的具體操作和管理。內部審計部對獨立審計委員會、董事會或最高決策層直接負責,對具體經營管理部門內部控制的充分性和潛在風險進行評價,提出審計建議,降低內部控制失效帶來的風險。同時,內部審計也有助于企業創造“軟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流程設計的顧問。可見,內部審計在幫助管理層完善內部控制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主客觀作用。外部化不利于優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合并審理條件是怎樣的
2021-01-25被朋友打成植物人,贈與朋友的電腦還能要回來嗎
2021-03-03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2020-11-10著作權法定許可制度是什么
2021-03-06給別人擔保銀行凍結賬戶怎么辦
2021-02-02車禍出院要開哪些證明,賠償責任怎么劃分
2021-01-25經過什么樣的流程才能申請取保候審
2021-01-06承諾書是否為合同性質
2021-03-14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辦理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26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如何把調崗做到合法合理
2021-02-25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人身意外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2-30“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保險公司一定要事故認定書原件嗎
2021-02-13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29家財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以及如何計算賠償
2020-12-15個人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