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期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我國農村土地家庭承包的實際情況規定了不同用途的土地承包期限和上限:“耕地承包期限為30年。草場承包期為30-50年。林地承包期為30年至70年。特種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可以延長。”這種區分主要是基于不同類型土地投資收益期的不同,更有利于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耕地承包期耕地是指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包括灌溉水田、望田水田(又稱天水田)、灌溉地、旱地等,我國耕地總面積約18.4億畝,人均1.4畝。家庭承包耕地一直占耕地總量的97%左右。我國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初,承包期普遍較短。如果承包期太短,很難調動承包人增加投資、合理開發土地的積極性,甚至導致土地的短期行為和掠奪性管理。如此一來,實行土地承包經營制度就失去了其積極意義。因此,1984年國家相關政策要求土地承包期應適當延長,一般在15年以上。1993年,在一些較早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的地方,第一輪土地承包即將到期。為及時指導,國家提出將原耕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此后,1998年修訂的《土地管理法》明確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30年。2002年頒布的《農村土地承包法》進一步明確規定耕地承包期為30年。土地承包期長短應根據農村實際情況、農業生產經營特點、農業經濟發展趨勢等因素確定。如果期限過短,不利于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穩定和農業的發展。耕地承包期為30年,符合農村耕地承包的實際要求。草地、林地承包期是指以種植草本植物為主,用于畜牧業的土地,包括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人工草地。草原是草原的主體。從1984年起,草原承包在全國推廣。有些地方的草場承包期為50年。
林地是指樹木、竹子、灌木和沿海紅樹林生長的土地,包括林地、灌木林、開闊林地、未開墾林地、濕地和苗圃等。在農村土地承包法頒布前,實踐中,林地承包期一般確定為30-50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在我國法律中有一個發展過程。根據土地管理法,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30年。國家政策原則上要求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林地、“四荒”等開發生產的承包期可以延長。根據草原、林地承包的特殊性,《農村土地承包法》明確規定草原承包期為30-50年。林地承包期為30-70年;特種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可以延長。
以上內容是對小編“土地承包期法律規定”問題的回答。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閱讀律師網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交車司機是否應系安全帶
2021-03-11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最高法立案必須要身份證號碼嗎
2021-01-09高速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03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公司調動職位要出具什么文件
2021-02-02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4沒有補償的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0-11-22試用期離職脫著不辦理怎么辦
2021-02-23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有保險撞死人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0-12-17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保險費率是否適用價格法
2021-02-22交通事故保險不理賠怎么辦
2020-11-13相互保險公司與股份制保險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7保險公司賠付不及時,需要賠償其損失嗎
2021-01-22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對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互換的行為是否無效
2020-11-11法律是如何規定土地出讓金的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