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經出讓人同意,土地使用者改變土地用途的,屬于違約,土地出讓人可以解除合同。土地使用者需要變更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的,應當征得出讓人同意,并經土地管理部門、城市規劃部門批準,按照本章有關規定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調整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并登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承包人不得單方解除土地經營權轉讓合同,但受讓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擅自改變土地農業用途的;(2) 連續兩年以上棄田的;(三)造成土地嚴重破壞或者嚴重破壞土地生態環境的;(四)其他嚴重違約行為。第二,合同終止的法定條件(一)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可能使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時履行,使合同失去意義。如果供應商a公司(生產企業)的生產線因自然災害而完全損壞,則合同不能履行。(2) 在履行期屆滿前,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債務的。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前明示或默示的違約行為稱為預期違約。所謂明示預期違約,是指債務人以通知或者聲明的方式表明到期不履行合同。所謂默示預期違約,是指債務人在合同到期時表示不履行合同的行為。例如,債務人將唯一標的物出售給第三人,第三人善意取得標的物所有權。此時,預期違約方無法履行到期的合同。這是默示違約。(3) 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義務,經催告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的。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屆滿后不履行義務。債務人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合同的,債權人有權單方解除合同的,可以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履約要求是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的通知。合理期限是指給予債務人必要的時間準備履行。合理期限的長短,應當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確定。(4) 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義務或者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當事人遲延履行合同或者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的,構成根本違約。此時,無需辦理催告手續。違約方在違約方履行合同期間屆滿時,可以通知對方解除合同。(5) 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這是一個籠統的規定,它不僅指合同法的有關規定,還包括其他法律的規定。未經出讓人同意,土地使用者改變土地用途的,屬于違約,土地出讓人可以解除合同。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你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一位專業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銷售圖書是否需要出版社授權書
2020-12-28連帶與按份共同保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2如何轉移婚內財產,轉移婚內財產有效嗎
2020-11-11贈與股權需要在工商備案嗎
2021-02-17房企破產后購房者要回購房款嗎
2021-03-04江蘇海門離婚兒童撫養費標準
2021-01-15本人贈與父母房產需配偶簽字嗎
2021-03-03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申請強制執行如何銷案
2021-01-16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如何區別
2021-01-11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什么是企業勞動爭議調解
2021-01-10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
2021-01-30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15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保險公司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10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關于人壽保險法律條款的解析及對保險公司個別解析的糾正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