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簽訂拆遷合同要注意什么?
1。檢查簽訂合同的主體是否合法:與我們簽訂拆遷協議的必須是具有法人資格的拆遷人,否則簽訂合同將面臨因主體不明確、主體無能力承擔法律責任而無法履行的風險。比如拆遷指揮部、拆遷辦等組織不具備法人主體資格。拆遷一完成,就撤了,找不到,更談不上將來的履約問題。
2。合同的主要條款應該明確:很多被拆遷人都是第一次經歷拆遷。他們對如何約定合同的細節沒有經驗,經常簽訂的合同內容不明確,導致在以后的履行過程中出現問題。一般來說,拆遷人約定的補償條件,特別是合同條款中執行的補償條件,基本上可以實現,但一切都是以防萬一。我們在簽訂合同時,也要事先做好可能發生的“萬一”的準備,即明確約定違約責任。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有必要從合同條款的角度來督促今天上午拆遷人履行合同。合同履行程序約定明確:許多拆遷項目要求房屋在簽訂合同后立即騰空,房屋移交后應支付拆遷補償金。有的項目甚至要求先將房屋騰空,再將拆遷補償合同交給被拆遷企業,支付拆遷補償款。后一種合同在履行過程中存在很大的隱患。有一次,一位企業客戶來咨詢律師,情況就是這樣。企業和政府已經約定了所有的補償條件,企業也簽訂了拆遷補償協議。但政府以補償協議需要上級批準但項目不能等為由,要求企業先拆除設備、廠房,并保證在上級批準后,將拆遷補償連同合同一并交給企業。企業拆除設備后,政府告訴我們項目規劃有變,所以企業用地暫時不需要。由于沒有拆遷補償協議的保護,經過幾年的協商,企業自拆設備的損失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甚至連明確的補償金額都沒有確定。
5。審查拆遷補償合同是否存在對我們不利的因素和不公平的條款。比如,是否為拆遷人設定了支付條件,條件是否模糊或難以實現,一旦有了這樣的條款,就應該引起重視。拆遷人可能要通過這樣的條款來設定延期付款時間,因為大企業拆遷涉及的賠償金額比較高,幾千萬甚至上億。一旦這些補償費支付幾個月后,成本將減少產生的利息是非常大的。第十七條拆遷人和被拆遷人應當在拆遷通知規定的期限內簽訂拆遷補償協議。拆遷人應當將拆遷補償協議復印件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備案。拆遷補償協議示范文本由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監管。第十八條當事人未在拆遷通知規定的期限內協商一致簽訂拆遷補償協議的,由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裁定。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裁定申請之日起七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并作出書面決定。作出受理決定的,應當自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裁定。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說明理由。拆遷人或者被拆遷人是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批準拆遷的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的,由同級人民政府決定。二是房屋拆遷安置標準是什么(一)按照規劃要求就近安置糧食、煤炭、理發、餐飲店、集貿市場、文教衛生等具有區域功能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非居住房屋;環境污染企業應當按照城市規劃要求異地安置。(2) 原業主依法搬遷經營并以其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應當按照原建筑面積和適宜經營的房屋進行搬遷;經批準改為非住宅的,應當按照原建筑面積和適宜經營的房屋進行搬遷,安置方式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出租給他人的私人非住宅房屋,按照當地拆遷辦法的具體規定辦理。(3) 原使用人經房地產管理部門批準將公有住房改為非住房的,在拆遷過程中按住房安置;擅自將公有住房改為非住房或者轉租給他人的,改為非住房或轉租部分的面積,從總租賃面積中扣除,不得作為安置依據。(4) 使用臨時建筑、違法建筑從事經營活動的用戶,應當在公告的期限內拆除,非法出租公共非居住房屋的用戶不得安置。
被拆遷的居民房屋,可以按照被拆遷房屋的建筑面積、使用面積或者居住面積計算安置房面積。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理解,在簽訂房屋拆遷協議時,首先要看合同是否合法,是否存在對我們不利的因素,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以上均為律霸組織的相關內容。如果你有任何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拖欠農民工工資新規定
2021-02-10商務合同談判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6如何判定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0-11-19分期付款逾期不還,被起訴后需注意什么
2021-03-06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進行傷殘鑒定
2020-12-25雇員在從事雇傭工作中與雇員之間存在合伙關系嗎
2021-01-24什么是空頭支票,空頭支票是不是空白支票
2020-12-20現在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10民事執行的基本準則有哪些
2020-12-15交通違法打單要人證合一
2021-01-30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2擔保合同都是怎么擔保的
2020-11-17怎么區分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
2020-11-25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在人身保險中應該規定哪些內容
2021-01-28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九條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