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協議簽訂后,拆遷方為何不給原件。房屋征收部門和被征收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確定產權交易房屋的位置、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房,生產經營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訂立補償協議。賠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賠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第二十六條房屋征收部門未在征收補償方案規定的期限內與被征收人達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人不明確的,房屋征收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按照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該決定應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并將于日后公布。賠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賠償協議的有關事項。被征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企業征地拆遷過程。建設單位申請房屋拆遷許可證;
2。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發放拆遷許可證;
3。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出具拆遷通知書;
4。拆遷人書面通知拆遷范圍內的房屋所有人;
5。被拆遷人應當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了解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安置房屋面積、安置地點和搬遷過渡方式;(1)協議達成后,協議自動履行。房主給錢,房主給房子。
(2)拆遷期間不履行協議、不賠償或者拒不搬遷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期間,協議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提前執行。(3)拆遷不能達成協議。經當事人申請,由房管部門裁定。房屋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決定。
當雙方同意裁決內容時,可根據裁決自動執行。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六十日內向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在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一方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不申請復議或者不提起訴訟的,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7。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安置房、周轉房的,在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法律有嚴格要求)。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在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后,拆遷方之所以不給協議原件,通常是想侵害被拆遷人的利益,多數情況下,要求的補償較少。一旦發生糾紛,被拆遷人無法取證。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期權贈予合同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2021-01-26P2P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什么
2021-02-23立約定金協議怎么寫
2021-03-09房產抵押擔保協議
2020-12-17假釋與減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9結賬前產品問題拒絕付款可以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3結婚時收的禮品如何認定
2021-02-05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合同債權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2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2021-02-21健康保險包括哪些
2020-11-28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交通世故鑒定結果出來了保險公司多久能賠錢
2020-12-19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