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是所有的被判處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行政乃至刑事處罰的民事主體,都會按照既定的規定,承擔處罰責任的,此種行為會構成拒執罪,但是也并非所有的這些民事主體都會被立案審理,那么拒執罪的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呢?
一、拒執罪的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八條人民法院在執行判決、裁定過程中,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情節嚴重的人,可以先行司法拘留。認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人的行為已構成犯罪的,應當將案件依法移送行為發生地的公安機關立案查處。
人民法院依法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人定罪判刑,先行司法拘留的日期應當折抵刑期。
二、拒執罪提起刑事自訴的條件有兩個:
1、申請執行人有證據證明負有執行義務的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侵犯了申請執行人的人身、財產權利,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具體來說,負有執行義務的人有能力執行而實施了下列八種行為之一:
(1)具有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財產情況、違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費及有關消費令等拒不執行行為,經采取罰款或者拘留等強制措施后仍拒不執行的;
(2)偽造、毀滅有關被執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證據,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他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妨礙人民法院查明被執行人財產情況,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3)拒不交付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票證或者拒不遷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4)與他人串通,通過虛假訴訟、虛假仲裁、虛假和解等方式妨害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5)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執行人員進入執行現場或者聚眾哄鬧、沖擊執行現場,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6)對執行人員進行侮辱、圍攻、扣押、毆打,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7)毀損、搶奪執行案件材料、執行公務車輛和其他執行器械、執行人員服裝以及執行公務證件,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8)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致使債權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2、申請執行人有證據證明自己曾經提出控告,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對負有執行義務的人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相關的民事主體,就可以按照既定的規定,提出訴訟的請求,一般來說,在確定某民事主體確定已經沒有履行處罰,并且已經掌握了確切的證據的情形之下,才能向有關的機構,提出訴訟的請求。
小額民事訴訟拒不執行、執行難的原因是什么?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辯護詞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租房屋需不需要登記備案
2020-12-01國內商標注冊程序
2021-01-05收取支票時需要提防哪些“支票陷阱”
2021-02-23被限制減刑的人能否假釋
2021-03-21晉城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20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老板不批試用期離職怎么辦
2021-03-17實習證明怎么開
2021-02-08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公司破產財務人員可以辭職嗎
2021-03-08哪些人適合購買交通意外險
2020-12-03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保險夠賠了個人還要賠償嗎
2021-01-25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保險代理人的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