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按照區綜合地價確定的征地補償標準不滿意,能否申請協調?
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對按照區綜合地價確定的征地補償標準不滿意的,可以申請協調,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征地計劃經依法批準后,由被征收土地的市、縣人民政府及其批準機關、批準文號、用途、范圍和用途實施確定征地面積、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征地補償期限,并在被征地鄉(鎮)或村公布。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使用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批準的征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地鄉(鎮)、村公布,聽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實施。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決定。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地方案的實施。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征地各項費用。如何解決征地補償糾紛?
1。對土地征收行為不服的,可以采取行政訴訟手段。
對于政府和用地單位的征地行為,認為違法或者不符合程序規定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法院認為確有不合理的,由政府部門判決撤銷行政訴訟,并對行政行為處以罰款。政府是土地征收行為的領導者和執行者。政府、用地單位甚至村組織對征地方案和行為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請求上級政府對征地行為進行審查。不符合法律規定和程序的,可以撤銷。不按照賠償協議賠償的,可以提起民事訴訟。
如果政府不按照法定程序或者采取強制征地的方式征收土地,造成村民財產損失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民事判決,可以要求有關部門賠償損失、停止侵權或者恢復原狀。
4。不按照賠償協議賠償的,可以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
可補償費用的具體金額在征地補償協議中約定。如果征地部門沒有按照約定的方式進行補償,可以先與對方協商,爭取妥善解決。在法院的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可以進行調解,簽訂民事調解協議,節約訴訟資源。征地部門可以在征地前組織聽證會和座談會。
征地部門在發布征地方案前,可以就征地范圍、補償項目、補償資金等問題召開座談會、聽證會,聽取專家和村民的意見和建議,科學民主決策,減少糾紛。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對按照區綜合地價確定的征地補償標準不滿意的,可以申請協調,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暴輕傷可以立案嗎
2021-03-09違章最遲什么時候處理
2020-12-232020最新交通事故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31監外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29收養關系解除怎么辦理呢
2021-01-29交通事故訴訟的有效時限
2020-11-23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什么是駁回訴訟請求
2020-12-02競業限制補償金比例是什么,競業限制補償金有什么規定
2021-02-20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關于終身人壽險的相關知識
2020-11-11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本案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再否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0-11-13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
2021-02-20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05公路建設承包合同的當事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3-05土地承包中的發包方與承包方指的是什么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