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場比較法是土地估價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估價方法之一,也是國際上常用的基本估價方法。根據市場替代原則,市場比較法是將擬評估的土地與近期市場交易的具有替代性的同類土地進行比較,并對同類土地的成交價格進行適當修正,從而估算出待估土地的客觀合理價格。市場比較法的理論基礎是替代經濟原理。根據經濟學理論,在同一市場中,具有相同效用的商品應該具有相同的市場價格,即存在完全的替代關系。在同一市場中,兩種或兩種以上具有替代關系的商品由于相互競爭而趨于相同。市場比較法是對具有替代關系的同類土地的成交價格進行修正,得出待估土地的價格。收益還原法又稱收益法、收益資本化法、地租資本化法等,是將被評估土地未來正常的年凈收益還原到一定的土地還原利率,從而估算被評估土地價格的方法。由于土地的可持續性,人們可以期待外部土地收益。未來幾年連續取得的土地凈收益,按一定的折現率折現為現值時,表示為地價。從理論上講,所有具有可持續性的房產都可以出售,也就是說,它們都有市場價格。市場價格是房產的現值,等于其未來凈收入的折現值。其簡單含義是,購買一塊土地的投資凈收益等于每年將投資存入銀行所賺取的利息。這是減收法的基本原理。因為土地收益是不同生產要素組合的結果,土地只是其中的一種,有人力、資本、管理、科技等,所以土地凈收益是土地收益中扣除非土地收益的貢獻或其應得報酬后的余額。這種土地凈收益是吃地帶來的,應該屬于土地所有者。因此,就是地租。收益減損法是以確定土地凈收益為基礎的,因此僅適用于土地、建筑物或房地產的估價。基本公式:
土地收益是無限期的
v-土地收益價格
a-土地凈收益(地租)
r-土地降息率
(3)成本近似法
成本近似法是基于土地開發的各種客觀成本加上一定的成本之和利潤、利息、應納稅額和土地增值收益確定地價的方法。成本法是從投資成本的角度來考察土地的價值,但不能充分反映土地的真實價值。因為一塊土地的價值主要取決于土地未來使用所產生的收益,而不是土地的投資和改造成本。一般情況下,新開發土地、工業用地、公共建設用地和公益性用地的價格采用成本法評估,既沒有利潤,也沒有可比性實例。基本公式:
地價=征地費+土地開發費+稅金+利潤+土地增值收益=土地成本價+土地增值收益
(四)殘差法
殘差法,又稱假設開發法,是以房地產開發后的預期正常交易價格為基礎,扣除預期正常開發成本及相關專業費用、利息、利稅等,利用價格差額測算地價。土地投資的目的是獲得回報,潛在回報決定了土地價格。盈余法與減收法的理論基礎基本相同,即未來盈余收益的計算。收益減法中的地租或土地凈收益是從土地收益中扣除土地因素,盈余法是直接從資本化價格中扣除非土地因素的貢獻。
殘差法主要應用于具有開發價值的土地的估價,一般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代為開發的土地的估價;(2)擬拆除、改建的房地產的估價;(3) 對只安排在可直接使用的土地或房地產中的土地或房地產進行估價;(3)對僅用于直接使用目的的土地或房地產進行估價;(4)現有的新舊房地產地價單獨評估,是從土地中扣除房價房地產價格,剩余金額是地價。基本公式:
V—估價地價
地價=房屋總價-建設費用-專業費用-利息-銷售費用-稅金-開發商利潤
(五)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估價對象客觀地價的估算方法為修正同級基準地價為了同樣的目的而開發土地。由于基準地價是區域平均地價,為了對區域內某地塊的地價進行評估,需要根據該地塊的區域條件和個別情況對區域平均地價進行修正。土地價格是取得土地預期收益的權利所支付的價格,即地租的資本化。地價取決于預期的土地收益。因此,在評估劃撥土地使用權價格時,首先要明確劃撥土地的相應權利,充分考慮出讓土地使用權與劃撥土地使用權的權利差異對地價的影響。
劃撥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抵押、轉讓、出租,但與土地使用權出讓相比,國家對劃撥土地進入二、三級市場有嚴格限制,禁止將劃撥土地用于經營活動。究其原因,主要是劃撥的土地使用權無償取得,國家權益得不到彰顯。劃撥土地使用權價款加上出讓金的,應當與出讓土地使用權價款相等。根據這一理論,可采用以下方法計算劃撥土地使用權價格:
成本法。用成本法計算地價時,地價是土地成本價與土地增值收益之和。其中,土地增值收益來源于“增值租金”,應屬于土地所有人即國家所有,相當于出讓金的一部分。土地成本價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平均成本。因此,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價格應為土地成本價,包括征地費、土地開發費、相關稅費、利息和利潤。收入減少法。收益折減法是在估算未來土地預期凈收益的基礎上,將土地預期凈收益按一定折減率折算為評估期內日收益之和的方法。目前,《土地估價條例》對如何計算土地凈收益和出讓地價作出了明確規定,但對劃撥土地凈收益的計算方法沒有明確規定。因此,可以通過調查被評估土地所在區域國有企業的租金水平間接計算。國有土地租賃的租金水平由土地出讓金水平決定,是國家權益在土地收益中的體現。因此,劃撥土地的凈收益可以用土地凈收益減去國有土地租賃的租金得到。經過區域因素和個別因素的比較修正,得出待分配土地的凈收益。劃撥土地使用權的最終價格等于劃撥土地凈收益除以土地出讓利率。
市場比較法。可以預見,隨著企業對劃撥土地權益認識的提高和劃撥土地抵押、轉讓的增多,劃撥土地交易案件將逐年增多。通過對交易情況、交易日期、交易區域和個別因素的修正,得出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價格。
從出讓土地使用權價款中扣除出讓金間接計算。目前,許多地方通常對土地征收土地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會決議需要多少股東通過
2021-03-17拆遷糾紛一般往哪個部門反映合適
2020-12-18離婚損害賠償無過錯方如何舉證
2020-12-21銀行貸款逾期不還會坐牢嗎
2020-12-16交通事故確定書可否重新確定
2021-03-06剝奪政治權利作為一種附加刑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2020年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2-03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出差嗎
2020-11-29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1保險標的是什么意思
2021-01-03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保險公司經辦人擅改簽單日期導致的保險合同糾紛的理賠
2021-01-17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車輛修復理賠 保險公司應謹慎
2020-11-26游客要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嗎
2021-03-15撞死人保險賠償多少萬
2020-12-04什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欺詐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