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征用土地。可以依法征收或者征用土地,并給予補償。”換言之,國家只能以“公共利益”為目的征收土地。所謂公共利益目的,一般是指國家建設的需要。狹義上是指國家直接建設或公共利益的需要,如國防工程;建筑、公共電信、市政建設、交通、大型水利工程等,都是以公共利益為目的的建設活動。廣義上講,上述范圍包括其他有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強綜合國力的建設目的。例如,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設立集體企業,利用土地招商引資,或者經國家其他主管部門批準進行建設活動,都可以視為廣義的公共利益目的,從而可以視為國家目的取得土地的理由。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只有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批準征用土地。因此,在具體征收中,這些主體應當遵循比例原則和正當法律程序原則來判斷什么是公共利益的需要。第二,農村土地征收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對征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確保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期生活得到保障。
土地征收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農村村民房屋、其他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為被征收農民安排社會保障費。農用地征收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綜合地價確定。區綜合地價的制定,應當綜合考慮原土地利用、土地資源狀況、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需、人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每三年至少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農用地以外的土地、附著物、苗木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先改善生活條件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的意愿,通過重新整理宅基地、提供安置房或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補償因征收而引起的搬遷和臨時安置費用,以保障農村村民的居住權和合法財產權及住房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和其他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當地自然資源部門可查詢征地補償文件。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離婚與普通人離婚有何異同
2021-03-09加多寶賠償中糧,增資協議是什么
2021-02-14酒駕出車禍私了要多少錢
2021-02-05離婚時哪些是共同財產,哪些是個人財產,哪些是約定財產,如何處理
2021-02-25婚前財產公證程序
2021-02-16包辦婚姻自由婚姻二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同居期間購買的房產分手時如何分割
2020-12-12房屋貸款銀行要評估嗎
2021-01-07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如何書寫開發房地產協議書呢
2020-11-25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政府非法拆遷怎么處罰
2020-12-18法定代表人能否與另外一個單位有勞動關系
2021-03-03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飛機延誤什么時候給賠償
2021-01-25保險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1-01-22人壽保險理賠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私了后報保險算騙保嗎
2021-03-08掛假牌子車肇事保險賠嗎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