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拆遷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首先,要對政府為公共利益征收國有土地上房屋的決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實質性審查。根據《行政訴訟法》,法院對政府部門強制執行的判決,主要審查主體是否具備資格、程序是否合法、證據是否充分、適用法律是否正確。只要合法性得到滿足,法院一般不會以合理性不足為由駁回政府的強制執行申請。但由于房屋征收問題的特殊復雜性,要求法院對政府征收決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雙重實質審查。沒有這樣的實質性審查,法院永遠無法進入執行程序。
法院的實質審查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 是否真的是為了公眾利益。《條例》第八條將六個方面界定為公共利益。其中,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是《條例》第八條第四款和第五款。即政府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和舊城改造。原因在于,被征收人抵制征收的行為,既不是國防、交通管理行為,也不是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行為,也不是科技、教育、體育、文化、衛生等公共事業行為,而是違法行為主要是征收后的商業開發行為。《條例》頒布后,地方政府引入商業開發的最有可能因素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城市更新。因此,在這個問題上,為了保證征收后土地利用的公開性,法院應當審查誰是征收后土地利用的主體,誰是可能的產權繼承人,土地利用的功能是什么,誰是征收后的受益人。(2) 排除商業因素的干預。根據條例精神,只要有任何商業因素,就不能稱之為公共利益的需要。比如,征收國有土地上的房屋,誰也不能從中獲利。這種利潤既包括政府將從政府獲得的土地以任何差額轉讓給使用者,也包括使用者將從政府獲得的土地再次出售或通過商業經營獲得利潤。物權法規定,政府只能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對公民的個人財產進行征收。這是國家通過法律對公民個人財產的合理“占有”。雖然有一頂公共利益的大帽子,看似有很高的法律依據,但如果處理不當,就違背了國家物權法保護公民私有財產的規定。因此,國家在征收公民個人所有的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時,不應當有任何私人利益。法院的審查標準是,房屋工程和舊城改造置換的土地使用權是否全部用于房屋工程,舊城改造置換的土地使用權是否用于公共目的。(3) 評估補償方案是否公平。以往的補償方式大多以房屋面積為基礎,而院落面積只給予很少的補償。更公平的補償方式應該是:補償價格=院落面積(含房屋面積)地價+房屋現行重置價格+院落內其他合法財產的補償+合理期限內被征收土地使用權的增值潛力。目前,政府和開發商熱衷于進行拆遷開發,即以高房價的形式取得平房區或低建筑面積的土地使用權,索取空間利益,進而從地價中謀取巨大利益。地價的利益不應屬于政府和開發商,而應屬于被征收人。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公平。
在實質審查過程中,法院可以就是否符合公共利益、賠償方案是否公平合法等問題進行聽證,以確保審查的公正性和權威性。(4) 審查征用程序的合法性。在實質審查的同時,法院還應審查征收程序是否合法。對不屬于公共利益、涉及商業因素、補償不足、不公平、征收程序違法的強制執行申請,法院應當裁定不予執行。二是要對拆遷風險進行深入評估,防止問題簡單化。
風險評估是工作前的必要準備。理性的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前必須進行投資風險評估;軍事戰略家在做出戰役決策前也必須進行風險評估。所有從事某些風險行業的人都不愿意虧本經營,這就要求他們對自己的業務進行風險管理,提高成功的幾率。
一些社會管理活動的失敗,是由于對潛在風險處理簡單,認識不足,導致矛盾激化,使被管理者通過組織自力更生,公開對抗公權力,而被管理者自力更生的不合理成分也不能完全排除。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損害黨和政府形象。
在強制執行政府征收國有土地上房屋的決定之前,我們需要確定執行爭議的焦點是否得到解決,被執行人的情緒,被執行人是否做好了抗拒執行的準備,強制執行過程中是否存在緊急情況的可能,法院的執行力是否有足夠的能力遏制緊急情況,強制執行是否有效,可能產生哪些影響,法院和有關部門是否有能力消除影響,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做出進一步的決策。
通過科學細致的評估,我們可以得出是否可以采取強制措施的結論。不必說可以執行的只是執行。經風險評估不宜立即執行的,應當暫停執行,并向政府提出司法建議,要求政府進一步解決強制征用尚未解決的實質性矛盾。時機成熟時,就開始實施。以確保順利實施。執行前風險評估的目的是:在強制拆遷的執行中,法院只提供一種執行權,不應承擔強制拆遷所帶來的各種社會風險和政治風險。三是在實施過程中,要加強協調工作,突出靈活化解矛盾,提高解決突發事件的能力。
對于進入執行程序的案件,仍然需要以協調雙方的矛盾糾紛為出發點。所謂矛盾糾紛的核心還是賠償數額。法院應當宣布征收雙方合理計算補償金額。補償金額不符合復核公式的(補償價格=院落面積(含房屋面積)地價)+房屋現行重置價格+院落內其他合法財產補償+合理范圍內被征收土地使用權增值潛力期間),法院應重視賠償,督促政府依法提高教育水平。如果被執行人的要求明顯高于法院的復核公式,說明被執行人不符合法律規定,明確要求高于被征收土地的實際市場價格也不符合法律規定。我們也可以從公共利益本身的社會價值來教育被執行人。被執行人仍拒絕執行的,法院應當在執行前請求政府將按照復核公式計算的賠償金額存入法院專戶。
在執行過程中,法院應把握一個規則,即能靈活解決的,應靈活解決。在所有靈活的手段被使用之后,它應該在充分和公平補償的前提下執行。它能充分化解強制拆遷的社會政治風險,達到最佳的社會效果。
在實施過程中,有必要適當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繼承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05交通事故賠償調解賠多少錢
2021-03-21婚姻法解釋一
2020-11-24船舶修理受傷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25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該如何定罪
2020-11-21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沒有區別
2021-02-09工程停工買賣合同可否解除
2021-01-18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水電安裝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0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涉及到勞動爭議的檔案保存期限為幾年
2020-12-19保險標的是什么意思
2021-01-03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醉酒肇事保險賠償嗎
2021-02-15汽車保險每年都交嗎?車險到期不買后果會怎樣
2020-12-30交通10級傷殘理賠多少錢
2021-02-03保險公司有哪些形式
2021-01-21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