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補償安置費繳納的有關規定。安置的農業人口,按照被征地耕地數量除以被征地單位人均在征地前占用耕地數量計算。
每一被安置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標準為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4-6倍。但被征收耕地每公頃最高安置補助不得超過被征收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5倍。”年產值的計算方法與土地補償費的計算方法相同。在安置補助中,被征收單位人均耕地面積和年平均產值各不相同。如果人均耕地少,單位年平均產值高,安置補助就高,否則就低。其他征地的安置補助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用耕地的安置補助標準規定。征地所得非耕地的安置補助費一般是通過將土地年產值乘以搬遷補貼的倍數略低于鄰近耕地的方式計算的;安置補助費不支付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的地基。沒有收入的非耕地。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制定移民安置補助標準時,對耕地和非耕地(如園地、魚塘、蓮藕塘、林地、牧地、草地、,一般在《土地管理法》的范圍內,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加以規定。被征地單位在確定安置補助時,應當有準確的應當享受安置補助的人口數字。為此,《土地管理法》規定,人口必須按農業人口計算,非農業人口不在計算之列。必須是擬征地前居住的人口,不包括擬征地后的戶籍。三。適當增加安置補助。按照上述規定計算支付的安置補助,不能維持需要安置的農民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自治區、直轄市的,但土地補償安置補助的金額不得超過被征收土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國務院可以提高特殊情況下征用耕地的土地補償和安置補助標準。安置補助用于安排征地富余勞動力就業和失業人員生活補助,不得挪作他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占用。二是計算公式
房屋拆遷安置費=搬遷補貼+無周轉房的臨時安置補貼+過渡期以外的臨時安置補貼+非住宅房屋停產停業造成的損失補償這是一種經濟補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征地造成經濟損失的補償。
2。青苗補償:因征地損害,由土地利用單位向在被征收土地上種植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補償。三。查封補償費:指土地使用單位因被征用土地的損毀而對被征用的房屋等設施進行查封,向業主支付的一種補償費。
4。安置補助:土地使用者對因征地而產生的剩余勞動力給予的補償。(2) 補償標準1。各種征地補償費的具體標準和數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征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準):根據當地統計部門核定的最基層單位的統計年報和物價部門核定的單價。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不能保持被安置農民原有生活水平的,可以增加安置補助。2013年3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刪除了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總額不超過被征收土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補償管理被征地單位征收補償費后,按下列方式處理:。土地補償費、依法應當向集體支付的安置補助費、集體所在地青苗、附著物補償費,由被征地單位管理和使用。
2。苗木、附著物的補償費屬于苗木、附著物所有人。三。安置補助的歸屬和使用:(一)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施的,應當交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二)被其他單位安置的,應當向安置單位支付安置費。(3)不需要統一安置的,經被安置人同意,支付給被安置人或者用于支付被安置人的保險費用。(4) 集體所有補償費用的收入分配方法:
1。
2。使用是公開的,由村民監督。
3。分配辦法經半數以上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批準,報鄉政府備案。(5) 賠償糾紛1。補償標準爭議:由縣級以上政府先行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地的人民政府裁決。
2。賠償費用分配糾紛:其性質是民事糾紛,當事人是村委會或農村集體經濟和村民,當事人可以通過民事訴訟解決。征地信息公開糾紛:屬于行政糾紛,可以通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解決。
以上是征地拆遷安置補償標準。一般說來,按照標準,農村征地補償與城市征地補償是不同的,這也是根據二者的性質作出的。相關工作組將根據征地拆遷的實際情況計算補償金,如果在這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也可以通過相關調解或訴訟程序解決糾紛。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您在線咨詢律師。我們會及時回答您的問題。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經濟犯假釋流程是什么
2021-03-05立約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0-11-23喪失繼承權會造成哪些影響
2020-12-06老人死后農村股份誰繼承
2021-01-14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29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實習期滿工傷 未簽合同的賠償
2020-12-09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上了老賴黑名單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01飛機延誤一天賠償多少
2021-02-23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保單的轉讓與質押規定
2021-01-12投保人對哪些人員具有保險利益?
2020-11-28失效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