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一些人會由于一時沖動的行為而構成犯罪,對人身安全和社會造成危害。過失犯罪是指由于疏忽大意而導致的犯罪。刑法中對于過失犯罪做出了詳細的規定,那么過失犯罪是否構成累犯呢?下文對累犯過失犯罪有哪些法律規定這個問題做出了詳細的回答。
一、過失犯罪的定義
過失犯罪是故意犯罪的對稱,指的是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犯罪。
二、過失犯罪兩種形式
①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了這種結果;
②過于自信的過失,行為人已經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結果。
三、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
1、行為人主觀上必須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是持根本否定態度心理。
2、行為必須發生了危害結果,從刑法分則的規定看,這些結果一般都是較為嚴重的結果。刑法第330條和第332條除外(由于過失犯罪是結果犯,只有特定結果發生了,才成立犯罪)。
3、必須有處罰該類過失犯罪的分則性明確規定。
①在客觀上已經發生法定的危害社會的結果;
②主觀上存在過失。至于如何判斷行為人是否應該預見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最主要的是根據案件的具體體現,認真查明和分析行為人的年齡、教育程度、專門知識、工作經驗、技術水平、擔任的職務、所負的責任等,綜合全面考慮,進行正確判斷。
四、過失犯罪是否構成累犯
不能,累犯要求前罪和后罪都必須是故意犯罪。這是對應第65條第一款的但書的,也就是說,過失不存在累犯,累犯的主觀方面排除過失。這反應的是立法上控制累犯的范圍,重點就是在于懲治那些主觀上處于故意而實施犯罪的行為。
根據上文,我們可以知道過失犯罪是指由于自己的大意疏忽和過于自信而導致的犯罪。過失犯罪不構成累犯,因為累犯必須是故意犯罪,才可以構成。但是過失犯罪,也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并不會由于是過失犯罪而減輕和從輕處罰。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頭腦清晰,不要沖動犯罪。
犯過失致人死亡罪可以判緩刑嗎
過失致人死亡罪要賠償多少錢
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司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營業執照年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1擔保合同能獨立存在嗎
2021-02-27違章最遲什么時候處理
2020-12-23子女贈予父母的房產可以變更回來嗎
2020-11-30仲裁授權委托書是怎樣的
2020-12-27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2021-01-29民政管土地糾紛嗎
2020-12-18毛坯房驗房的十三個步驟
2021-02-02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男子墜亡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1-03-24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哪幾種
2020-12-28平安保險雇主責任保險
2021-01-11土地出讓金屬財政收入嗎
2021-02-02工業土地分割轉讓嗎
2021-01-26土地流轉合同幾年一簽
2021-02-01征地拆遷中怎樣維權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