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是政府在進行城市道路建設和其他公共設施建設項目時,為安置被拆遷戶而興建的住房。即因城市規劃、土地開發等原因拆遷,并安置被拆遷人或承租人的住房。由于安置對象的特殊性,這類房屋的銷售不僅受到法律法規的規范,也受到當地政府相關政策的制約。根據相關法規和政策,安置房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配套商品房或重大市政工程中因居民搬遷而建的中低價商品房。如黃浦江兩岸的世博拆遷。根據相關規定,被安置人取得此類配套商品房的,房屋產權屬于個人,但取得所有權后5年內不能上市交易。另一種是因房地產開發等拆遷,拆遷公司通過其他渠道或代安置群眾購買低價商品房。這種商品房和普通商品房沒有區別。屬于被安置人的私有財產,不受轉移期限的限制。它可以自由上市交易。這時,會有人質疑,這兩種房子的交易風險有多大?
雖然第一類安置房的交易在法律上受到限制,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安置房與普通商品房的價差較大,安置房的交易市場實際上已經形成,甚至還有批量購買此類房屋轉賣“牛”牟利的。雖然買賣雙方先簽訂買賣合同,辦理付款和房屋交接手續,但5年后辦理房屋過戶手續的做法并不違法,屬于法律行為;那么在漫長的5年里,很有可能是出賣人當面違約房價上漲會帶來巨大的利益,購房者的權益也會受到侵害。這只是風險的一方,另外拆遷安置房面臨二次拆遷等不確定因素,導致買賣雙方發生糾紛。
與第二類安置房相比,它們安全得多。但由于房屋屬于不動產,我國《物權法》第九條規定,不動產權利的設立、變更、轉讓、消滅,應當依法登記后生效,未經登記不得生效,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所以對于購房者來說,購買安置房還是不能馬虎。購買安置房需要關注安置房是否取得了房屋所有權證。如果沒有,人民法院一般會因為爭議房屋沒有權屬證明,認定安置房買賣合同無效。如果有,相當于普通商品房的銷售。除這兩種情況外,還有第三種情況,即買賣雙方簽訂合同時,拆遷安置房沒有權屬證明,但發生糾紛時,房屋已經領取了權屬證明(包括可以領取但出賣人故意不領取)。此時法院一般認為買賣行為有效,買受人可以請求法院強制過戶。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稅務局能否直接申請強制執行
2020-11-13重婚生子可以上戶口嗎
2020-12-12新三板定增對象
2020-12-16行政處罰多久可以取
2020-12-18山西銀監會非法集資條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6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勞動合同續訂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01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人身保險合同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0-12-01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買保險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28重復保險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17保險受益人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2021-03-17平準保險費 LevelPremium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