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讓期限是多久?土地使用權最長期限如下:
住宅用地(俗稱商品房用地):全國統一執行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工業用地(俗稱工廠、工業區):全國統一執行土地使用年限50年;全國統一執行土地使用年限50年;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全國統一使用年限50年;商業、旅游、娛樂用地:全國統一用地年限為40年;
綜合或其他用地:全國統一用地年限為50年。
土地轉讓是將土地轉讓給他人的行為,相應的權利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但土地轉讓有一定的期限。一般來說,土地出讓年限至少為40年,最長為70年。土地所有人有償或者無償將土地所有權轉讓給他人。支付的是生意,免費的是禮物或遺贈。土地流轉只能發生在土地私有制社會。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土地由私有制轉為公有制,不允許土地流轉。但是,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受讓人只有土地使用權,所有權仍然屬于國家或者集體。在土地家庭承包經營中,土地流轉是指承包人自行尋找標的物,第三人代替自己向發包人履行合同的行為。雖然轉讓合同的內容不變,但它改變了承包人,終止了原承包人與發包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確立了受讓人與發包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時,承包人與第三人應當簽訂書面協議。土地轉讓相關稅率:轉讓土地使用權的,按“轉讓無形資產”的稅目繳納營業稅,轉讓有限產權或者建筑物永久使用權的,稅率為5%,無償將房地產贈與他人的行為,視為出售房地產,按5%的稅率繳納營業稅。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農民集體和公民個人以及外商投資企業依照法定程序或者協議,對國有土地或者農民集體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受益和有限份額的權利。土地使用權是一個外延很廣的概念。這里的土地包括農用地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和閑置土地使用權。據市國土部門相關人士介紹,土地使用年限從開發商取得該地塊土地使用證之日起計算,即國家首次出讓該地塊的時間。此外,在現實生活中,土地使用權出讓期限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國務院規定的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長期限;二是出讓人與受讓人在合同中約定的土地使用權期限,但不得高于法定最長期限。在我國,對享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人,在出讓期限上有嚴格限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地收益差異較大。國家根據土地用途的不同,確定土地使用權的最長享受年限,體現了國家的土地政策。這也說明,土地使用權的出讓不是賣地,國家擁有土地使用權的最終處置權。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動產行政訴訟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5企業債權債務分析
2020-12-02交通十級傷殘最低賠償多少
2020-11-21什么是區塊鏈
2021-03-25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商鋪可以贈予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12法院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的條件
2021-02-02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房產贈與給兩個人怎么繳稅
2020-12-30自愿放棄社保提出離職有補償金嗎
2021-02-25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試用期離職拒不簽字怎么辦
2021-01-12員工上班玩手機公司可以辭退嗎
2021-01-06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車輛被扣貸款保險賠償嗎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