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奪與搶劫不同,對于搶劫行為只要實施了,那么就可以認定構成犯罪,畢竟法律中規定搶劫罪屬于行為犯。但搶奪就不一樣,在實施了搶奪行為的時候,如果沒有達到規定的立案標準,那此時也是不能認定構成犯罪。不過現實中也要區分清楚搶奪罪的既遂與未遂,那一般搶奪罪的既遂標準是什么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搶奪罪的行為表現
搶奪罪侵害的客體是公私財產的所有權。搶奪罪的犯罪對象是公私財物。
1、搶奪罪的犯罪對象僅限于可移動的財物。我國刑法對搶奪罪的對象沒有明確限定為可移動的財物,但從本罪系當場奪取財物這一特色來分析,搶奪的財物只能是可移動的財物。
2、搶奪罪的犯罪對象包括財物持有人合法取得的財物,也包括其非法取得的財物。
3、搶奪罪的犯罪對象不包括:槍支、彈藥、爆炸物;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國有檔案。對于軍職員來說,武器裝備和其他軍用物資,也不能成為本罪的犯罪對象。搶上述對象,按刑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二、搶奪罪的既遂標準是什么
搶奪公私財物。搶奪公私財物,必須要求數額較大,才構成犯罪,即數額較大是成立搶奪罪的法定條件。因此,如果行為人搶奪公私財物價值未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不構成犯罪,應當視為違反治安管理法規的行為。根據2002年7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奪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的規定,搶奪公私財物雖然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視為刑法典第37條規定的“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處罰”,免予刑事處罰:
第一,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作案,屬于初犯或者被教唆犯罪的;
第二,主動投案、全部退贓或者退賠的;
第三,被脅迫參加搶奪,要求行為人的行為不可能構成搶奪罪。例如,債權人多去債務人的財物以抵償債款或實現債權的行為,屬于民事糾紛,不應以搶奪罪論處。
其實只要就是看是否達到了規定是數額,而根據相關司法解釋中的規定,搶奪罪的數額較大標準其實也就是要求實際搶奪的財物數額在500元-2000元之間,如果數額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的話,那么此時也就不能認定構成此罪。
2020搶奪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年最新搶奪罪量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小企業的合同風險有哪些
2021-03-17中外合資商業銀行適用商業銀行法嗎
2021-02-21第三方網絡平臺主要涉及的法律
2021-02-11全責交通事故保全期限
2021-03-01合同雙方蓋章但還沒生效可以作廢嗎
2021-01-08拆遷公司和拆除公司有什么不同
2020-12-04判決書下來后多久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8哪些情況公司可以辭退試用期員工
2021-02-27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是否可以拒賠
2021-03-21投保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要不要賠償
2021-02-18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在公司上班十年沒上保險怎么賠償
2020-12-14車輛剮蹭對方全責走保險流程什么樣
2021-01-30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理賠案件有哪些環節
2021-01-21房屋建筑施工承包合同
2021-01-25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一戶多宅和違建能否得到賠償
2021-03-02外嫁女孩還能獲得拆遷補償嗎
2020-12-04工廠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7宅基地拆遷補償款如何繼承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