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權能否繼承?是的。只有人身權不能繼承,財產權一般可以繼承。從法律角度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承包人應得的承包收入,依照繼承法繼承。林地承包人死亡的,其繼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內繼續承包。《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條規定,家庭承包人是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它意味著家庭承包經營權只能屬于整個家庭,而不能屬于家庭的一個成員。因此,當一個家庭成員去世時,作為包工頭的“戶”仍然存在,因此不存在繼承問題。此時,家庭中的其他人是承包經營的權利人,其他承包人應繼續經營,這有助于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當每一個承包土地的家庭成員都死了,也就是全家都死了,承包的土地就不允許繼承了,收回后應該由集體經濟組織重新分配,解決人多地少的矛盾。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條規定:“以招標、拍賣、公開征求意見等方式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承包人死亡,承包所得依照繼承法的規定繼承;合同期間,繼承人可以繼續承包。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將農村土地依法分為耕地、草原和其他農用地,將農村土地承包分為“家庭承包”和“其他形式承包”。“家庭承包”的承包人是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其他合同形式”,是指對荒山、溝壑、丘陵、灘涂等不適合家庭承包的農村土地,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征求意見等方式訂立的合同。承包人的主體可以是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也可以是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組織,也可以是個人。針對“其他承包方式”,該法第五十條明確規定:“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征求意見等方式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承包人死亡,依照繼承法的規定繼承其應得的承包權益;在承包經營期間承包期屆滿,繼承人可以繼續承包。”其實,這一規定是針對上述“四荒”作出的,不包括耕地。對于耕地,其繼承人在承包人死亡后能否在承包期內繼續承包,現行立法沒有明確規定。因此,我國《土地承包法》并不支持耕地承包經營權,而是確定了以“戶”為生產經營單位的耕地承包經營權模式。家庭成員土地承包權的性質是財產共有,即用益物權共有。因此,如果一部分家庭成員死亡,只要承包人所在的家庭還在,就不會有繼承的問題,其他家庭成員也會繼續承包。所謂承包地“生不加,死不去”。承包人死亡,承包人家庭死亡,因耕地不屬于家庭私有財產的,承包經營權不得繼承。承包經營合同因“戶”消失而終止,應由集體經濟組織收回或單獨承包,或嚴格用于解決新農村人口生活用地矛盾。但是,集體經濟組織在開墾耕地時,應當將土地收益補償給繼承人。綜上所述,土地承包權能否繼承的問題,在不同的春季解釋中是非常矛盾的,有的說可以,有的說不能,這需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建議委托律師。我希望我的回答能解決你的問題。如果您有任何問題,請前往律師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理解除合同不支付賠償金嗎
2021-01-03擔保法
2020-12-02法院辦取保開庭怎么判
2021-03-12監外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29欠條修改是否還有法律效力
2020-11-08違法取得贈與物贈與合同有效嗎
2021-02-09合同中隱藏小字算是欺騙嗎
2021-03-03多長時間內民間借貸能訴訟
2021-01-23買集資房有風險嗎
2021-02-27出售民間偏方治病出售民間偏方都構成銷售假藥罪嗎
2020-11-15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家庭財產保險對哪些情況的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08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8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30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改裝汽車應怎樣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