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28日,被保險人李先生向一家保險公司投保了金額為1萬元的一年期人身意外傷害保險。2005年2月12日,李某因扁桃體炎到醫院治療。醫院按照醫療程序操作,對被保險人進行了青霉素皮試,結果為陰性。然后根據醫生開的藥量為其注射青霉素。經過兩天的治療,被保險人出現過敏反應。雖然他被醫院救出,但治療無效死亡。醫院出具的死亡證明是:遲發性青霉素過敏。被保險人的受益人應當持住院證明和保險合同向保險人提出申請。
[本案爭議]
對于本案中藥物過敏導致的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有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被保險人是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死亡的,因為被保險人的保險只是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本案本案不屬于“意外傷害”范疇。因此,保險人不應負責支付保險金。
另一種觀點認為,雖然被保險人在治療過程中死亡,但青霉素遲發性過敏對醫院和被保險人來說都是突發事故。因此,青霉素過敏引起的死亡可以作為中醫死亡而不是疾病。在這種情況下,排除被保險人因病死亡的可能性,只能認定為意外死亡。因此,保險人應當按照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的約定履行給付保險金的義務。問:那么,在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中,藥物過敏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律師點評]
首先,經過律師的認真分析,后一種意見是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本案符合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定義人身保險業務中死亡或殘疾是給付保險金的條件。意外保險有三層含義:1。必須有客觀事故,事故原因是偶然的、偶然的、不可預測的。被保險人必須有客觀事故造成的死亡或殘疾的結果。事故的發生與被保險人的人身傷亡有著內在的必然關系,即事故的發生是被保險人受傷的原因,而被保險人的受傷是事故的后果。對于被保險人來說,醫院按照醫療程序注射的青霉素類藥物可以認定為“外部”因素。由于皮試反應正常,被保險人接受了青霉素注射治療。被保險人在治療兩天后出現過敏反應,這是不公平的。被保險人很難預測,醫院也不知道。因此,該事件對被保險人有“突發”因素;被保險人治療的目的是治療扁桃體炎癥,他沒想到會因青霉素過敏反應而死亡,這顯然對被保險人具有“非故意”性質。而被保險人死于青霉素過敏,這是客觀事故。兩者之間有著內在的、必然的關系。綜上所述,被保險人死亡完全符合“意外傷害”保險的范圍。根據對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應當有利于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原則,由于保險合同一般由保險人事先擬定,是補充合同,保險合同條款主要是格式條款。保險合同訂立時,投保人只能接受或者不接受,使被保險人處于被動地位。因此,《保險法》第三十一條規定:“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保險合同條款發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作出有利于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因為被保險人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中沒有“按醫囑注射毒品,導致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的免責內容。因此,如果受益人因被保險人按醫囑注射青霉素,導致被保險人意外死亡,向人民法院提起人身損害賠償訴訟,人民法院一定會作出有利于受益人的解釋。本案符合保險人承擔責任的條件。在事故保險中,保險人承擔責任的條件包括:被保險人在保險有效期內發生事故;被保險人在責任期內殘疾或者死亡;被保險人的殘疾或者死亡與事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被保險人投保一年人身意外險。從本案來看,被保險人因青霉素遲發性過敏死亡,發生在保險有效期內,符合保險人承擔責任的首要條件;責任期是意外傷害保險的獨特概念,指從被保險人發生事故之日起的一段時間。本案中,被保險人因青霉素過敏延遲死亡時,顯然是在責任期內,符合保險人責任的第二個條件;我們來看看被保險人死亡與事故中青霉素過敏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被保險人使用其他藥物而不是青霉素,則杏仁核很可能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得到治愈。但現實情況是,醫院按照醫療程序運作,通過皮試,按照常規,醫院認定可以正常使用青霉素,然后按照醫生規定的藥物劑量注射青霉素。顯然,在這種情況下,青霉素過敏反應是被保險人死亡的直接原因,也是意外傷害的原因。這是因為我國醫療衛生部門尚未統一確認:對于某種物質具有過敏反應體質,這種過敏反應是一種疾病。如果青霉素過敏反應不是一種疾病,可以通過排除得出結論。由此可見,被保險人因青霉素過敏死亡符合“意外傷害”的因果關系和保險人責任的第三個條件。因此,保險人應當承擔給付保險金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條本法所稱保險,是指投保人按照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可能發生的保險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合同約定的意外事故,或者被保險人死亡、殘疾、患病或者符合合同約定的,在年齡、期限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是商業保險行為。第三十條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以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為基礎訂立的保險合同的條款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的理解進行解釋。對合同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作出有利于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第四十三條投保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殘疾或者疾病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投保人支付保險費滿兩年的,保險人應當按照約定將保險單的現金價值返還其他權利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殘疾或者疾病,或者故意殺害被保險人的,受益人喪失受益權。第四十六條因第三人的行為致使被保險人死亡、殘疾或者患病的,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支付保險金后,無權向第三人要求賠償,但被保險人或受益人仍有權向第三人索賠。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解除反擔保
2021-01-11監獄每年幾月份報減刑
2021-03-21冷暴力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1-01-24最新的離婚協議書范本
2021-03-14贍養糾紛案件
2020-11-28案外人無法通過執行異議之訴救濟時可不可以提起另案訴訟
2020-11-16房產贈與給未成年子女如何征稅
2021-01-01產假期間公司解散了怎么辦
2020-12-27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火災保險賠償賠償標準
2020-12-25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對未按規定期限辦理公司登記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8保險經紀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02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3-26如何購買車險才劃算
2021-03-24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行使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