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保險市場上,人身意外險是一種重要的保險類型,壽險合同中經常出現保險人對被保險人的意外死亡承擔賠償責任的規定。因此,如何理解“事故”一詞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保險公司通常將“事故”定義為外部的、不可預見的、意外的和非預期的客觀事件。但是,這一定義并不能解決造成事故和結果事故這一保險條款和《保險法》所指的事故。也就是說,事故分為原因事故和結果事故。究竟哪個事故應該由保險公司賠償?
法院判決的第一起自殺案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原因事故是保險公司應該賠償的事故,但結果事故不屬于。恐怕這種觀點有問題。筆者認為,造成事故與結果事故以及賠償的關系應是:造成事故的,結果應是事故,因為原因和結果都是事故,保險公司應賠償。這一觀點與法院認定的事故并無不同。例如,如果有人走在路上,被村里頑童的導彈意外打傷,保險公司應該賠償。此時,頑童導彈擊中人為原因。對于平時在路上行走的被保險人來說,受傷原因是意外。而這一原因造成的傷害結果也出人意料,因為沒有人會指望在正常的道路上行走時會受傷。
問題的關鍵是,如果原因不是意外,例如,原因行為是被保險人故意造成的,但結果超出了被保險人的預期,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筆者擬將致因行為分為兩種情形:第一種情形是致因行為不是意外事故,但被保險人不是保險人,保險人已經意識到如果他實施了該行為,他將處于危險之中。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保險公司可以拒絕賠償。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貝勒(馬塞爾)海登有限公司1978年,一名員工喝了很多酒,然后開車上路。在一個拐角處,汽車開得太快,失控,導致了一場車禍。該雇員購買了意外傷害保險,因此向保險公司索賠。保險公司不承認事故為意外傷害。法院認為,被保險人醉酒駕駛是故意的,被保險人可以意識到醉酒駕駛會使自己處于危險狀態。雖然對被保險人來說,事故的結果出乎意料,但故意酒后駕車和明知危險狀態存在這兩個理由足以支持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第二種情況是,原因行為屬于非事故行為,但被保險人實際上并不期望如果自己實施該行為,會處于危險境地。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保險公司應支付。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案例(1893)。在這種情況下,被保險人彎腰撿起一個孩子扔下的子彈時扭傷了膝蓋。由于他的膝蓋過去從未出現過任何問題,被保險人認為是意外事故,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認為,被保險人俯身撿起子彈的行為是其主動故意行為,屬于故意行為,不應賠償。法院判決,雖然被保險人彎腰撿起子彈是一種無心、故意的行為,但其從來沒有打算或預期撿起子彈的行為會扭傷膝關節。也就是說,雖然原因行為是故意的,但結果卻超出了被保險人的預期。被保險人不知道自己處于危險之中。保險人應當對故意行為進行賠償。該案已成為英美法系事故認定的經典案例。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行拆除屬于什么行為
2021-01-15刑事賠償復議申請書的內容包含有哪些
2021-01-16有限合伙企業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3-13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1-01-29母親能追要多年的贍養費嗎
2020-12-14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聘用中國雇員勞務合同范本
2020-11-11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用人單位提前辦理離職手續是違法解雇嗎
2020-12-31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保險合同轉讓的程序有哪些
2021-02-17意外死亡保險理賠的標準
2020-12-04“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交通事故保險合同外的賠償應該誰來承擔
2021-01-21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改草案都有哪些增改
2021-03-03保險代理公司管理規定制度有什么
2021-01-02保險費的實質是什么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