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的法律責任主要有侵權民事責任、違法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三個方面。民事侵權責任一般是指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財產和人身,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合同詐騙罪具有侵權民事責任的主客觀要件。從客觀要素的角度來看:
1。侵權損害事實。欺詐的結果是人身和財產的利益受到欺騙,即造成惡劣的后果和惡劣的狀態。從金錢的角度看,詐騙的性質是損害被害人動產的保值增值;從精神損失的角度看,詐騙干擾受騙人意志的自由表達,導致受騙人人格和威望的退化。
2。欺詐是非法的。這就是說,欺詐者做了法律不允許破壞或干涉他人意志自由的事情。三。欺詐是破壞事實的原因。因為詐騙,受害人的經濟利益不好,精神受到損害。從主觀要件來看,合同詐騙罪是故意的,表現為行為人具有行為能力和主觀過錯。合同詐騙侵權責任的主要方式包括返還財產和損害賠償:
首先,返還財產可以由受害人主張,并決定是否有利于受害人返還,從而達到減少受害人“財產損失和浪費”的目的。二是被害人因欺詐行為未能實現規避預期的決策失誤,或者因欺詐行為未能實現預期利益或者不能充分實現預期利益的,應當賠償損失。三是對被害人的精神損害給予適當補償。根據民事協商調解的原則,這一責任制度將最大限度地保護被害人的權益,體現法律的尊嚴。其次,非法行政責任合同詐騙的介入,使對方意思按照詐騙人設計的方式運作,對方表達的意思其實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行為人的意思。它破壞了合同當事人的平等地位、平等交換原則、交易的自愿性和社會信用。合同欺詐使參與交易的人感到不安全,使市場缺乏穩定的信用支持。
合同詐騙的行政法律責任是承擔一定的懲罰性經濟義務,通過經濟處罰強制教育;二是對嚴重違法行為吊銷營業執照,禁止市場進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第三,合同詐騙罪的刑事責任屬于民法和合同法的調整范圍,是一種民事責任。但是,如果合同詐騙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和刑罰性三種性質,行為人不僅要承擔民事責任,還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鑒于一些合同詐騙具有很強的破壞性,詐騙所得的非法利益達到一定程度,我國1997年刑法第224條增加了合同詐騙罪的規定。合同詐騙罪是指在合同簽訂、履行過程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騙取對方財物的行為。它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事違法性,應當受到刑法的制裁。
通過對上述條款的解釋,我們知道欺詐性合同的法律責任有三種。許多人認為,以欺詐手段訂立的合同只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事實上,本案中的合同也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希望以上內容能解決您的問題。如有不明問題,律師協會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罪與醫療事故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9行政訴訟原告如何申請陪審團
2021-01-19父母讓孩子干活算使用童工嗎
2021-01-05三方協議只有兩方簽字是否成立
2021-02-11婚前債務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0-12-01繼承開庭到判決多長時間
2021-02-05指定管轄權不服要怎么辦
2021-02-08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危險駕駛罪怎么判刑
2021-03-06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20對冤假錯案怎么處理
2021-01-09有撫恤金能辦理低保嗎
2020-12-09老師打傷學生學校承擔什么責任嗎
2021-01-02競業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多久
2020-11-29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差別
2020-12-13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勞動爭議調解的程序
2021-02-16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