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的法律責任主要有侵權民事責任、違法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三個方面。民事侵權責任一般是指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財產和人身,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合同詐騙罪具有侵權民事責任的主客觀要件。從客觀要素的角度來看:
1。侵權損害事實。欺詐的結果是人身和財產的利益受到欺騙,即造成惡劣的后果和惡劣的狀態。從金錢的角度看,詐騙的性質是損害被害人動產的保值增值;從精神損失的角度看,詐騙干擾受騙人意志的自由表達,導致受騙人人格和威望的退化。
2。欺詐是非法的。這就是說,欺詐者做了法律不允許破壞或干涉他人意志自由的事情。三。欺詐是破壞事實的原因。因為詐騙,受害人的經濟利益不好,精神受到損害。從主觀要件來看,合同詐騙罪是故意的,表現為行為人具有行為能力和主觀過錯。合同詐騙侵權責任的主要方式包括返還財產和損害賠償:
首先,返還財產可以由受害人主張,并決定是否有利于受害人返還,從而達到減少受害人“財產損失和浪費”的目的。二是被害人因欺詐行為未能實現規避預期的決策失誤,或者因欺詐行為未能實現預期利益或者不能充分實現預期利益的,應當賠償損失。三是對被害人的精神損害給予適當補償。根據民事協商調解的原則,這一責任制度將最大限度地保護被害人的權益,體現法律的尊嚴。其次,非法行政責任合同詐騙的介入,使對方意思按照詐騙人設計的方式運作,對方表達的意思其實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行為人的意思。它破壞了合同當事人的平等地位、平等交換原則、交易的自愿性和社會信用。合同欺詐使參與交易的人感到不安全,使市場缺乏穩定的信用支持。
合同詐騙的行政法律責任是承擔一定的懲罰性經濟義務,通過經濟處罰強制教育;二是對嚴重違法行為吊銷營業執照,禁止市場進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第三,合同詐騙罪的刑事責任屬于民法和合同法的調整范圍,是一種民事責任。但是,如果合同詐騙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和刑罰性三種性質,行為人不僅要承擔民事責任,還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鑒于一些合同詐騙具有很強的破壞性,詐騙所得的非法利益達到一定程度,我國1997年刑法第224條增加了合同詐騙罪的規定。合同詐騙罪是指在合同簽訂、履行過程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騙取對方財物的行為。它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事違法性,應當受到刑法的制裁。
通過對上述條款的解釋,我們知道欺詐性合同的法律責任有三種。許多人認為,以欺詐手段訂立的合同只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事實上,本案中的合同也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希望以上內容能解決您的問題。如有不明問題,律師協會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股票能成為股東嗎
2021-02-22前后矛盾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13侵權涉及非法建筑如何賠償
2021-02-02什么是合同解除權
2021-01-13男方不給撫養費要坐牢嗎
2021-01-19協議管轄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13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證券監督管理條例具體有哪些
2020-12-15保管人要履行的保管義務是什么
2020-12-25顧客如果喝醉酒在超市摔倒,誰來擔責
2020-12-24房屋中介交易應該注意什么
2021-03-01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建工險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1-01-15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車險新規:車險費率改革后,這些情況也納入責任賠償范圍
2021-02-14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