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3。雇主支付工人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工人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5。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違背真實意思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致使勞動合同無效,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免除法律責任,排除勞動者的權利,導致勞動合同無效,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訂立的勞動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導致勞動合同無效,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的
9。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10。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11。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二)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有12種:
1。用人單位建議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培訓或者調整后仍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用人單位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依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進行重組,并依法裁減人員。用人單位生產經營困難嚴重,依法裁減人員的
7。企業變更生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勞動合同變更后仍需裁減人員,用人單位依法制定裁減程序的
8。其他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經濟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用人單位依法下崗的情形。勞動合同期滿,勞動者同意續簽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同意續簽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終止定期勞動合同。因雇主被依法宣告破產,勞動合同終止。因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被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勞動合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在實踐中應當注意,用人單位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的前提是用人單位首先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如果勞動者自愿要求解除勞動合同,即勞動者自愿要求辭職,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得支付經濟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處理標準
2021-01-25債務融資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1-07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2020-11-15如何行使抵押權
2020-11-29公示催告申請后幾天催告
2020-12-05探視權如何強制執行
2021-03-13交通事故的法醫鑒定
2020-11-25城管強制拆除違建程序是什么
2021-03-04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外包勞務審計流程怎么進行
2021-01-21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權
2020-11-20勞動關系沒有終止仲裁時效有幾年
2020-12-18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司機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照樣得賠
2021-03-04保險公司的車險有差別嗎
2021-03-12保險理賠打官司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30什么是出口保險理賠
2020-12-30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九條
2020-12-31職工的基本保險有哪些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