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事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一次性殘疾津貼。一級傷殘津貼=我的工資×27個月
2。二級傷殘津貼=我的工資×25個月
3。三級傷殘津貼=我的工資×23個月
4。四級傷殘津貼=我的工資×21個月
享受每月傷殘津貼(按月支付)
1。一級傷殘津貼=我的工資×90%
2。二級傷殘津貼=我的工資×85%
3。三級傷殘津貼=我的工資×80%
4。四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5%
(注:實際傷殘津貼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差額由工傷保險基金彌補)
二級、五級、六級傷殘津貼標準
一次性傷殘津貼
1。五級傷殘津貼=我的工資×18個月
2。六級傷殘津貼=我的工資×16個月
傷殘津貼
1。五級傷殘津貼=我的工資×70%
2。六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60%
(注:傷殘職工安排工作困難的,由用人單位按月支付,實際傷殘津貼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三,七至十級傷殘待遇標準
一次性傷殘津貼
<1,七級傷殘=本人工資×13個月<2,八級傷殘=本人工資×11個月<3,九級傷殘=本人工資×9個月<4,十級傷殘=職工工資超過7個月,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或者職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貼,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貼。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1喪葬補助=統籌區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一次性死亡補助=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供養親屬的撫恤金標準為:配偶=職工生前工資×40%;其他親屬=職工生前工資×30%。殘疾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間因工傷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一至四級殘疾職工停職、停薪期滿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搶險救災中外出工作或失蹤事故的處理標準。
2。工資從第四個月起停止發放,家屬撫恤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按月發放。
3。生活有困難的,可以先付一次性死亡撫恤金的50%。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五條勞動者因工致殘被認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應當保留勞動關系,辭退工作,享受下列待遇:
(1)工傷保險基金根據傷殘程度,支付一次性傷殘賠償金,標準為:一級傷殘27個月工資,二級傷殘25個月工資(2)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的實際數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3)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后,停止發放殘疾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認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用人單位和職工應當按照傷殘津貼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第三十六條職工因工致殘被認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下列待遇:(一)根據傷殘等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提取一次性傷殘津貼,五級傷殘按18個月工資,六級傷殘按16個月工資標準執行;
(2)與用人單位保持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安排適當的工作。安排工作有困難的,用人單位應當按月支付殘疾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按職工工資的70%,六級傷殘按職工工資的60%,用人單位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殘疾津貼的實際數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用人單位應當補足差額。
根據受傷職工的提議,職工可以解除或者終止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工傷一次性醫療補貼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殘疾一次性就業補貼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和一次性殘疾就業補助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第三十七條被認定為七級至十級的職工,享受下列待遇:
(一)工傷保險基金按照傷殘等級發放一次性傷殘津貼,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工資;
(2)因工致殘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滿,或者勞動者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金工傷一次性醫療補助,用人單位應當支付殘疾一次性就業補助。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和一次性殘疾就業補助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第三十八條工傷職工復發需要治療的,享受本條例第三十條、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工傷待遇。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公死亡的,其近親屬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領取喪葬費、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死亡撫恤金:(一)喪葬費為職工六個月統籌月平均工資(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職工工資的一定比例支付,主要由因工死亡的職工和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提供。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月30%,喪偶老人或孤兒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每月10%。經批準的受扶養親屬撫恤金總額不得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3)一次性工亡補助標準為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殘疾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間因工傷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一級至四級殘疾職工在停業留薪期限屆滿后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傷殘津貼、受扶養親屬撫恤金和生活護理費,由統籌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的變化進行調整。調整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時履行抗辯權是債權人與債務人同時履行嗎
2021-01-01事業退休人員違法犯罪如何處罰
2021-01-25違章建筑抵押有效嗎
2020-12-07無期徒刑關在什么地方
2020-11-17開車撞死狗跑了算不算肇事逃逸
2021-02-18婚后買房怎樣才能屬于個人財產
2020-12-16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未盡贍養義務能否受贈與
2021-03-11公司是否有權收回股權贈與
2020-11-09中國人之間結婚手續是什么
2021-03-13正在建造中的房屋可否作抵押物?
2020-11-13存單質押孳息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1-02-18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可否繼承
2021-03-06民事訴訟是要刑事案件完結之后才能受理嗎
2021-02-20勞動合同過期半年沒有續簽怎么辦
2021-03-14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保險公司是否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得賠償主體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