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個人隱私是否觸犯了互聯網上的法律?
在互聯網上發布個人隱私,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障礙、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構成犯罪,可以追究刑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的,應予撤銷:屬于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指向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障礙、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3) 二年內因誹謗、誹謗他人受到行政處罰的;(四)其他嚴重情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剝奪政治權利。前款所列罪行,除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以外,只在被告知后處理。
第一款行為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的,被害人會告知人民法院,但舉證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請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2。最新消息(《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032條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騷擾、泄露或者公開的方式侵犯他人的隱私權。
隱私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是和平的,不想被他人知道的私人空間、私人活動和私人信息。第一百零三條除經權利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一)以短信、電話、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騷擾他人私生活安寧的;(二)進入、窺視、監視他人隱私的,拍攝他人住宅、賓館房間等私人空間;
(3)拍攝、記錄、公開、偷窺、竊聽他人的私人活動;
(4)拍攝、偷窺他人身體的私人部位;(五)收集、處理他人的私人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犯他人隱私的。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如果在互聯網上公布個人隱私,造成被害人或其近親屬精神障礙、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將構成犯罪,可追究刑事責任。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你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一位專業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注冊申請的補正時限要求有哪些
2021-01-25如何提出交通鑒定費賠償申請
2021-01-28道路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3-15交通精神賠償最高限額是多少
2020-12-13行政處罰繳款期限為多久
2021-01-17無期徒刑概念及最少服刑年數
2021-01-24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事實婚姻如何認定
2020-12-02治安拘留可以去探望嗎
2020-12-06如何防范家庭冷暴力
2020-12-15精神病司法鑒定的程序
2020-11-28尋找債務人及其財產線索的方法
2021-02-13離婚損害賠償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2021-02-10效力待定合同未作表示視為拒絕追認嗎
2021-01-02偽造房產證,變賣他人房產會被判刑嗎
2021-02-23賣主去世房產怎么過戶
2020-12-04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工廠噪音粉塵大 近鄰如何維權
2021-01-19勞動合同期限怎么填
2021-01-02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水電安裝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