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18條,如果死因不明,能否要求侵權人賠償?
首先,如果被侵權人死亡,其近親屬有權要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為了充分保護應給予最大救濟的近親,原則上,請求人應當是與被害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或者與被害人有密切關系的近親,或者其他依靠被害人生活的近親屬,如子女、父母等。其次,被侵權單位分立、合并的,權利繼承單位有權要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分離是指原單位一分為二,合并是指兩個單位合二為一。單位的分立、合并,都涉及到分立、合并前單位享有的侵權請求權在分立、合并后由誰行使的問題。在分立、合并過程中,各單位通常通過合同約定權利的繼承人。未作安排的,依照《合同法》、《公司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由誰有權繼承。繼承人確定后,有權要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第三,被侵權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權人醫療費、喪葬費等合理費用的人有權向侵權人要求賠償,但侵權人已經支付的除外。在司法實踐中,支付被侵權人死亡前醫療費等合理費用的,不一定是被侵權人本人,而是其親屬、朋友或者他人;至于喪葬費,由于被害人已經死亡,只能由其親屬、朋友或者他人支付。如果支付這些費用的人是被侵權人的近親,這些近親當然可以要求侵權人賠償這些費用。如果支付這些費用的人不是他的近親,而是他的朋友、其他人或某個單位,實際支付費用的人也可以作為獨立請求人請求侵權人賠償這些費用。
但是,如果侵權人已經賠償了被侵權人的近親屬的這些費用,實際支付這些費用的主體就不能再向侵權人索賠,只能要求被賠償的近親屬返還這些費用。第二,在人身損害賠償的計算中如何計算侵權損害賠償金,我國制定的一般原則是:具體損失采取‘差額賠償’,抽象損失采取‘定型賠償’。”“具體損失”是指能夠以交換價值計算的損失,如被害人的實際支出或實際減少的收入,如醫療費、誤工費、交通費、營養費等;而“抽象損失”是指因經濟原因只能抽象評估的未來收入損失喪失勞動能力或者被害人死亡。如:對殘疾人生活補助金和死亡補償金采取定型補償,設定固有標準和期限。
此外,賠償金以一次性賠償和定期賠償的形式支付。一般以一次性補償為主,定期補償為輔。其中,賠償義務人要求以定期賠償的形式支付殘疾賠償金、被扶養人生活費、殘疾輔助器具費的,應當提供相應的保障。如果照顧期、輔助器具的支付期或者殘疾賠償金的支付期超過原期限,債權人仍然不好的,可以申請法院責令賠償義務人繼續支付5年至10年的相關費用。
以上是小編關于死因是否不明,能否向侵權人索賠的回答。我相信你看完后會有更深的理解。我希望你能及時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或想知道更多,您可以咨詢法律網站。祝你生活愉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舉報人能否申請行政復議
2020-11-21用AI換臉技術偽造他人的臉惡搞是否侵權
2021-01-01利用區塊鏈信息服務從事違法活動如何處罰
2020-12-09先干活后簽合同違法嗎
2021-02-16民事訴訟須知
2021-02-04解除收養關系協議書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3-23公司同城搬遷離職是否有賠償
2021-02-21培訓班的安全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6勞動者月中入職當月是否有工資
2020-11-22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8手寫無勞動關系模板是怎樣的,手寫是否有效
2021-03-03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對方酒后駕駛保險公司會不會賠付
2021-02-06責任無法認定如何理賠
2021-01-10道德危險 MoralHazard
2020-12-19我有一塊出讓土地可以申請建房嗎
2021-01-09土地轉讓金按面積的多少算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