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以外的司法機關(如公安、公安、檢察、監獄管理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時,賠償案件的處理程序為:一審判決、二議決、三審判決。第一項決定是指賠償責任機關解決賠償糾紛的決定,第二項決定是指復議機關作出的復議決定,第三項決定是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作出的決定。《國家賠償法》第二十條規定,賠償請求人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第二十一條規定,賠償責任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規定給予賠償。法院外其他司法機關第一審判決關于賠償的規定,同人民法院的規定。(2) 復議國家賠償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規定給予賠償;逾期不賠償或者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數額有異議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第二十二條規定,復議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在司法賠償中,除了法院的賠償外,復議也是一個必要的程序。復議程序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包括賠償責任機關的決定程序和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的決定程序。但也有人提出,復議程序不應設定為必要程序,而應設定為任擇程序。賠償請求人應當自行決定是向復議機關申請復議后的賠償委員會作出賠償決定,還是直接向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作出賠償決定。這不是本文的重點。(3) 《國家賠償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申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復議機關逾期不作出賠償決定的,賠償請求人可以在三十日內提出賠償請求逾期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賠償責任機關作出第一次決定,復議機關復議后,賠償請求人仍不接受賠償的,依法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進入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程序。《國家賠償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中級以上人民法院設立賠償委員會,由人民法院審判員三人至七人組成。賠償委員會作出賠償決定,應當遵循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賠償委員會作出的賠償決定具有法律效力,必須予以執行。它決定了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作出的決定的法律效力,決定一經作出即生效。從本質上說,這一決定是不可上訴的最終決定。
人民法院高度重視各類案件的統計工作,重視案件的稱謂、簡稱及相關程序。法院以外的司法機關作出賠償判決,復議機關復議,不是人民法院的工作,也沒有反映在人民法院的司法統計中。人民法院處理的,由賠償委員會決定。一經作出決定,即具有法律效力,即為最終決定。上一級人民法院和上一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不予上訴。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的處理程序,簡稱第一審判決。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有對外擔保能否注銷
2020-11-22公司的注冊資本多意味著什么
2021-02-17交通事故定責期限
2021-02-13可以簽訂免息借款協議嗎
2021-02-21贈與合同成立要件是什么
2021-02-11車禍不夠傷殘如何賠償
2020-11-18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5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未簽訂勞動合同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1-12離職補償金標準含年終獎嗎
2021-01-02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員工被無故辭退如何維權
2021-03-18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的應該怎么做
2020-12-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淺析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欺詐行為的認定與救濟
2020-11-17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