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建立勞動關系后,用人單位就要按時發放工資,繳納社保,努力提高員工待遇。而作為員工,要忠于職守,在崗位上盡心盡責,高標準完成單位分配的任務。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員工責任心不強,工作期間擅自離職,從而給單位帶來了一定損失。那么員工擅自離職造成損失,單位如何追償?接下來小編為大家重點介紹下有關知識。
一、勞動者因職務行為導致用人單位遭受損失的,單位如何追償損失?
用人單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量:
1、用人單位的損失必須以實際發生為準,對于可通過其他途徑進行救濟的債權如拖欠貨款,不宜由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
2、在認定勞動者過錯時,應考量損害的發生與勞動者崗位職責之間的關聯程度,如勞動者被用人單位指派從事超出其崗位職責范圍的工作而導致損害發生,則不宜由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
3、在確認過錯程度時,要將企業經營風險、管理人員過錯與勞動者崗位職責、過錯進行全面綜合衡量。
4、在確認賠償金額時,要考慮勞動者的工資收入、過錯程度綜合認定。
5、在要求勞動者實際履行賠償義務時,根據相關規定,只能要求勞動者進行限額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資部分不得低于最低工資標準。
二、員工擅自離職造成損失應該如何賠償?
1、如果勞動者沒有提前30天書面通知單位辭職,可能需要賠償單位由此造成的損失(如果合同中有約定),如臨時招聘新人所要花費的招聘費用。
2、如果簽訂了培訓協議,需要根據協議約定向單位支付因提前離職所應支付的違約金。
3、如果簽訂了保密協議,并且勞動者違反了保密協議的保密約定,需要向單位支付違約金。
4、如果勞動者未與原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而直接到新單位工作,給原單位造成損失的,原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與新單位一并支付其損失。
綜上所述,員工不想繼續工作的話,要提前三十天通知到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要求。如果未經批準擅自離職,則要承擔員工擅自離職造成損失的賠償責任,按照合同條款支付違約金。單位追償損失的時候,要以實際損失為準,并考慮員工過錯程度及工資收入等情況。這里小編提醒大家,即便是很不想工作了,也要通過正常手續離職,切不可擅自離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協議離婚財產分割的規定
2020-12-25離婚訴訟流程及費用是多少?
2021-03-07夫妻離婚房貸未還清房產過戶費用是多少?
2021-03-24夫妻訴訟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1感情破裂離婚起訴書怎么寫?
2020-11-26離婚了孩子能改姓嗎?需要哪些手續?
2021-03-05子女撫養費起訴狀應該怎么寫
2021-02-14離婚后孩子監護權能變更嗎?
2021-03-24拒付撫養費被拘15天還不付撫養費會怎么樣?
2021-02-21雙方離婚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0-11-16離婚房產過戶費用是多少?
2020-11-26婚前房產需要公證嗎?
2020-11-27最新婚前房產協議書范本
2021-02-15婚外情離婚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2-15婚姻法關于房產的規定有哪些?
2021-02-20法定繼承人有哪些 法定繼承人的繼承順序是怎樣的
2020-12-20房屋遺產稅何時開始征收?
2021-01-09遺囑是否需要公證?
2020-12-12轉繼承中的代位繼承是怎樣的
2021-01-09放棄房產繼承權公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