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履行是指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合同債務,債務轉讓是指債權人或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達成債務轉讓的協議,兩者在形式上相同,但是有本質區別,那么債務轉讓與第三人履行有什么區別呢?請閱讀下面的文章進行了解。
【案情】
原告乙公司
被告甲公司
甲公司與乙公司有長期業務往來。2001年10月,雙方對賬,甲公司尚欠乙公司貨款5萬元,甲公司承諾該款于2002年3月付清。到期后,甲公司未能還款。在乙公司向甲公司催款過程中,甲公司與丙公司簽訂了一份還款協議,言明甲公司欠乙公司的貨款5萬元由丙公司于2002年8月前償還給乙公司。協議訂立后,甲公司將其與丙公司簽訂還款協議的事實通知了乙公司。2002年5月,乙公司收到丙公司給付的2萬元。2002年8月,丙公司未能按約將剩余的3萬元償還給乙公司。乙公司于2002年10月訴至法院,要求甲公司償還剩余貨款。
【審判】
法院判決由債務人甲公司償還剩余貨款3萬元。
【評析】
在本案中,要明確應當由哪一方承擔付款責任,首先應當明確本案中甲公司所欠乙公司的債務是否已發生了轉讓,或者說,丙公司給付乙公司2萬元的行為究竟是作為合同當事人的行為,還是第三人的履行行為。
一、第三人履行與合同債務轉讓的概念與區別
第三人履行是指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合同債務。合同債務轉讓有廣義、狹義兩種含義。廣義的債務轉讓是指債權人或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達成債務轉讓的協議,由第三人代替原債務人承擔全部債務。狹義的債務轉讓又稱為并存的債務承擔,是指原債務人并沒有脫離原有合同關系,而是由第三人加入合同關系,并與原債務人一起共同向同一債權人承擔合同義務。
在廣義的債務轉讓中,原合同關系之外的第三人(債務受讓人)得以承受債務,并得向債權人履行債務,這在形式上與第三人履行相同,但兩者有本質的區別。一方面,廣義的債務轉讓是合同主體的變更,原債務人退出合同關系,而由第三人取代成為債務人,即第三人成為合同的當事人,其所履行合同的行為是依據合同所應履行的義務。債權人也得以直接請求該第三人履行合同。在該第三人不履行合同或不適當履行合同時,應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而在第三人履行情形下,原債務人和債權人之間的合同關系并不發生變化,第三人并不是合同的當事人,并不直接對債權人承擔債務。其履行合同的行為是基于法律規定或約定而代替債務人履行合同的行為,債權人不得直接請求第三人履行合同。在第三人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合同時,第三人并不對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而應當由債務人承擔違約責任;如果第三人已經全面、正確、適當地清償了合同債務,合同債務即消滅;如第三人僅為部分履行,債權人又已受領的,合同債權則發生部分消滅的后果;對未消滅的部分債權,合同債務人仍應承擔責任。另一方面,根據法律規定,債務轉讓應當取得債權人的同意,未經債權人同意,債務不發生轉讓,債務人不因此退出其與債權人的合同關系,第三人也不因此承擔債務。但債務是否由第三人履行,并不總是需要債權人的同意,如在法定代理人為代為履行第三人時,法定代理人作為第三人履行債務便是根據法律規定而直接發生的。
二、如何區分第三人履行與合同債務轉讓
由于債務轉讓和第三人履行的性質和法律后果的截然不同,在司法實踐中對兩者正確加以區分,就顯得尤為必要。
(1)協議的存在。
債務人和第三人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協議,是區分債務轉讓和第三人履行的一個重要方面。第三人可基于法律規定或者是基于無因管理而代為履行,即第三人履行并不一定要求其與債務人之間有合同關系的存在。但債務轉讓必須由債務人與第三人達成協議。因此,如果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沒有協議存在,則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必然沒有債務轉讓行為發生。當第三人履行時,其行為就可能為第三人履行。
(2)協議的內容。
在債務轉讓和第三人履行兩種情形下,債務人與第三人都有可能達成一定的協議,協議內容的不同,是區分債務轉讓和第三人履行的基礎。如果協議的內容明確為轉讓債務,則可認定債務人和第三人之間可能發生債務轉讓。如果協議內容明確為委托第三人履行合同,第三人則為履行輔助人,此時不發生債務轉讓。
(3)債權人的同意。
我國合同法第八十四條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債權人的同意是發生債務轉讓的前提。只有債權人同意,才能發生債務轉讓的效果。如果債權人沒有表示同意,即使債務人和第三人有債務轉讓的協議,債務也不因此發生轉讓。第三人因此而履行債務的行為,并不是對其所承擔債務的履行,而只是作為履行輔助人代替債務人對債務的履行。有必要強調的是,債務轉讓相當于原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合同的變更,并在債權人和第三人之間成立新合同,債權人的同意應當是以明示的方式作出,否則不能認為債權人已經同意。同時,債權人的同意必須是對債務轉讓的同意,而不能僅是對第三人履行債務的同意。如果債權人只是同意接受第三人的履行,即使債務人與第三人有轉讓債務的協議,也不能由此推定債權人已同意債務轉讓。
上述案例中,盡管甲、丙兩公司簽訂的還款協議中有債務轉讓的意思表示,但該還款協議并沒有得到債權人乙公司的明確同意。因此,甲、丙兩公司的還款協議對乙公司無約束力。丙公司不能成為合同當事人而對乙公司承擔債務。丙公司給付乙公司2萬元的行為應認定是第三人代為履行,根據我國合同法第六十五條中“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第三人不履行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的規定,甲公司應對剩余貨款承擔償還責任。
綜上,第三人履行與合同債務轉讓可以從三個方面區分一是協議的存在,二是協議的內容,三是債權人的同意。希望以上內容對您了解第三人履行與合同債務轉讓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方離婚答辯狀范文
2021-01-31在我國訴訟離婚需要準備什么證件
2021-02-04離婚怎么辦,協議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21四川離婚率為什么那么高?
2020-12-11協議離婚程序是什么,具體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11女方單方面提出離婚需要哪些條件
2020-11-26凈身出戶離婚協議書范文
2021-03-09離婚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6新婚姻法離婚財產的分配規定有哪些?
2021-02-10離婚后撫養費不給怎么辦?
2020-12-03法定監護人怎么確定,法定監護人公證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02父母作為法定監護人可以放棄監護權嗎
2020-12-08出生證明的名字可以改嗎
2021-02-02出生證明委托書怎么寫
2020-12-23變更撫養權起訴狀范文
2021-03-19子女撫養費是否可以變更,子女撫養費變更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4探視權可以接回家住嗎?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3-02監護權糾紛怎么解決
2020-12-15小孩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0-12-07上海市獨生子女費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