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民事責任年齡其實就是在說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其判斷依據是按照年齡段為依據。在2017年10月1日實行的民法總則中對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最低年齡從10歲已經降為8歲。下面律霸小編帶大家看看具體的相關規定內容,
根據我國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民法總則》第十七條至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兩種情況:
1、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
《民法總則》第19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特殊情況:《民法總則》第18條第2款規定“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
《民法總則》 第22條規定,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成年人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認定與撤銷:
成年人的限制行為能力由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
《民法總則》 第24條規定,被人民法院認定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這里的有關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最新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規定是什么?
民事行為能力,是民事主體能以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民法總則規定的民事行為能力年齡如下:
1、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2、八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他們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3、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按照規定應該是介于8周歲到18周歲的人,但如果已滿16周歲,同時以自己的勞動能力來養活自己,達到當地的基本生活水平的話,則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民事責任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區別是什么
民事責任承擔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協議書可以手寫嗎,有哪些注意問題
2021-01-06分居后起訴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31沒有戶口本,身份證怎么領取離婚證
2020-11-28離婚判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2-04離婚判決書下來后多久再起訴
2020-12-21怎么和軍人離婚,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0起訴離婚要花多少錢
2020-12-06離婚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22家暴離婚起訴狀范本2020
2020-11-22訴訟離婚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25涉外離婚案件管轄怎么確定
2020-12-03自愿離婚協議書內容是什么,自愿離婚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07異地協議離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1-02-26感情破裂離婚起訴書怎么寫?
2020-11-26私生子撫養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28起訴生父索要撫養費敗訴后怎么上訴?
2020-12-23監護權變更協議怎么寫,如何寫變更監護權協議書?
2020-11-12撫養權變更協議怎么寫,撫養權變更協議的范文?
2020-12-28誰有非婚生子女的撫養權?
2021-01-03增加子女撫養費答辯狀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