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一般是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或者是精神病人。他們必須要有監護人來承擔代理他們的民事行為。我國法律對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由誰來擔任做出了具體的規定,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提供相關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一、什么樣的人可以被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構成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條件為“未滿十周歲”和“完全不能辨認自己的行為”。即年齡和認識判斷能力,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構成不需要二者都具備,年齡和認識判斷能力是“或”的關系,只要二者具備其一即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由誰擔任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
首先應當由其父母擔任,如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按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
①祖父母、外祖父母;
②成年的兄、姐;
③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或者民政部門。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
按照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
①配偶;
②父母;
③成年子女;
④其他近親屬;
⑤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此外,與精神病人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擔任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也可以擔任監護人。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沒有上述范圍的近親屬或近親屬喪失監護能力的,有關單位或居委會、村委會可以從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近親屬、朋友中指定監護人。當近親屬對于由誰擔任監護人發生爭議時,有關單位、組織可以進行調解并從他們中間指定監護人。
4、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因故暫時無法行使監護權,可將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擔。受委托擔任監護人的人為委托監護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別規定之外,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仍由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承擔,但委托監護人對此確有過錯的,應承擔連帶責任。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回答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由誰來擔任這個問題的相關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監護人的職責在于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財產和人身安全進行監護,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如果沒有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監護人不得接受被監護人的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孩子歸誰
2021-02-26離婚協議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20涉外協議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12-05假離婚買房什么意思,虛假離婚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24家暴離婚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5上海離婚率高的影響有哪些?
2020-12-15有房產離婚起訴狀怎么寫
2021-01-10訴訟離婚后財產分割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9離婚答辯狀怎么寫有利 如何規范書寫
2020-12-26變更監護人的情形,怎樣變更監護人
2020-11-08訴訟離婚孩子撫養權起訴狀
2021-03-15子女撫養費協議范文
2021-02-08出生證明公證認證怎么辦理?
2021-02-27離婚孩子撫養權變更條件及手續是什么
2021-01-13婚前財產的法律規定
2021-03-132020年最新婚前財產協議的范本
2021-01-27離婚后哪些屬于個人財產
2021-02-12離婚房屋析產手續如何辦理
2021-03-07婚后共同財產的種類都包括哪些
2021-01-06個人婚前財產如何認定?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