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行 政 裁 定 書
(2004)佛中法行再字第2號
抗訴機關廣東省人民檢察院。
原審上訴人(一審原告)佛山市城區工聯貿易部(下稱城區工聯貿易部)。住所地佛山市忠義路55號11座501房。
法定代表人許曉珊。
委托代理人許東初,佛山市城區工聯貿易部工作人員。
委托代理人華青春,廣東匯聯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上訴人(一審被告)廣東省佛山食鹽專賣局(下稱食鹽專賣局)。住所地佛山市華遠東路發展大廈12樓E.
法定代表人伊偉基,局長。
委托代理人馮靖、李建玲,廣東金信方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申訴人城區工聯貿易部因與被訴人食鹽專賣局行政強制措施及行政賠償一案,本院于2003年9月18日作出(2003)佛中法行終字第1號行政裁定,該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城區工聯貿易部仍不服,向佛山市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廣東省檢察院以粵檢行抗字(2004)2號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抗訴,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以(2004)粵高法立申字第330號函指令本院對此案再審,本院遂于2004年6月17日作出(2004)佛中法行再字第2號行政裁定,裁定該案進行再審。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經再審查明:2000年5月26日,食鹽專賣局以涉嫌違法調運鹽產品為由,在佛山東貨場查封了收貨人為佛山市交通倉儲公司轉黃強的鹽產品110噸,當場作出(佛)鹽政[2000]第415號《鹽政執法抽樣取證、先行登記保存物品證據通知書》以及(佛)鹽政[2000]第223號《關于對抽樣取證、先行登記保存物品的處理決定》,但該兩份行政文書均未向相對人明示訴權。同年6月27日,食鹽專賣局發布佛鹽專(2000)第11號公告,公告內容:“我局于2000年5月26日在佛山東貨場查封了收貨人為佛山市交通倉儲公司轉黃強從湖北調運的鹽產品110噸。上述收貨人應于2000年7月12日前到我局(佛山市華遠東路發展大廈12字樓E)協助調查,逾期我局根據《廣東省鹽業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三)項的規定,作無主貨物依法收繳”。同年7月13日,食鹽專賣局作出佛鹽政(2000)055號《關于對無主貨產品的處理決定》,將上述110噸鹽產品予以收繳。2002年7月23日,城區工聯貿易部向原佛山市石灣區人民法院起訴,要求法院撤銷食鹽專賣局非法扣押、保存、沒收原告工業鹽的行為,歸還其被非法扣押、保存的工業鹽或賠償損失。城區工聯貿易部向法院起訴時提供了由佛山市交通倉儲公司和黃強于2000年5月30日分別出具的證明,證明所扣的鹽產品系城區工聯貿易部委托佛山市交通倉儲公司與黃強代辦的貨物。城區工聯貿易部并證實黃強為其職員。
一審判決認為:由于被告食鹽專賣局于2000年5月26日作出的(佛)鹽政[2000]第415號《鹽政執法抽樣取證、先行登記保存物品證據通知書》以及(佛)鹽政[2000]第223號《關于對抽樣取證、先行登記保存物品的處理決定》,均以“佛山市交通倉儲公司轉黃強”為當事人,而原告城區工聯貿易部起訴時提供了佛山市交通倉儲公司與黃強出具的證明各一份,均證明被告所查處的鹽產品是由原告托該公司及黃強代辦的貨物,因此,原告與該批鹽產品之間存在利害關系。盡管被告就該批鹽產品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并非直接以原告為當事人,但原告仍有權對被告就該批鹽產品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根據城區工聯貿易部起訴的事實、理由和證據,其并不知道食鹽專賣局在轉移封存鹽產品后,經公告對有關鹽產品作出了按無主貨收繳處理的決定,其在訴訟中知道了該處理后,也沒有對此補充相應的訴訟請求。因此,本案的審查范圍只限于原告所請求撤銷的被告非法扣押、保存、沒收其工業鹽的行為,這實際包括了被告以下的系列具體行政行為:被告依據(佛)鹽政[2000]第410號《協助執行扣押貨物通知書》所作出的扣押行為;被告依據(佛)鹽政[2000]第415號《鹽政執法抽樣取證、先行登記保存物品證據通知書》所作出的抽樣取證、先行登記保存物品證據行為;被告依據(佛)鹽政[2000]第223號《關于對抽樣取證、先行登記保存物品的處理決定》所作出的轉移封存處理決定。至于被告對該批鹽產品按無主貨收繳處理的決定,非本案審理范圍,故雙方在對該行為的有關主張,不予采納。根據原告提供的佛山市交通倉儲公司與黃強于2000年5月30日出具的兩份證明,可以證實原告委托的代辦人佛山市交通倉儲公司與黃強至少在2000年5月30日前已經知道了被告對有關鹽產品所作出的扣押,抽樣取證、先行登記保存物品證據及轉移封存處理等具體行政行為,那么作為委托的原告也應當已經知道。由于被告食鹽專賣局的具體行政行為均不包含告知起訴期限或訴權的內容,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原告應當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超過2年的時間內提起訴訟,原告于2002年7月23日才提起本案訴訟,已經超過了起訴期限。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第(六)項的規定,裁定:駁回原告城區工聯貿易部的起訴;案件受理費100元,由原告承擔。
本院二審審理后認為:食鹽專賣局于2000年5月26日作出的(佛)鹽政[2000]第415號《鹽政執法抽樣取證、先行登記保存物品證據通知書》和(佛)鹽政[2000]第223號《關于對抽樣取證、先行登記保存物品的處理決定》,以涉嫌非法調運鹽產品為由,在佛山東貨場查封了收貨人為佛山市交通倉儲公司轉黃強的鹽產品110噸。由于該批鹽產品系城區工聯貿易部委托佛山市交通倉儲公司和城區工聯貿易部的員工黃強代辦的,故城區工聯貿易部對食鹽專賣局的上述行政強制措施不服而提起訴訟,具備原告資格。本案中食鹽專賣局作出的行政強制措施的時間為2000年5月26日,而該行為所針對的直接當事人佛山市交通倉儲公司和黃強至遲于2000年5月30已知道食鹽專賣局的行政行為,由于黃強系城區工聯貿易部的員工和該批被扣鹽產品的經辦人,故可視為城區工聯貿易部應當于2000年5月30日已知道食鹽專賣局的行政行為。城區工聯貿易部于2002年7月23日提起本案訴訟,已經超過了法定起訴期限。原審法院裁定駁回城區工聯貿易部的起訴正確。另外,城區工聯貿易部起訴時僅針對食鹽專賣局的行政強制措施而提出訴訟請求,在訴訟中知道食鹽專賣局已對該批被扣鹽產品作出處理決定后,未補充相應的訴訟請求,故原審對食鹽專賣局的處理決定不予審查也是正確的。上訴人城區工聯貿易部的上訴主張不成立,故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的規定,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二審訴訟費100元由上訴人承擔。
廣東省人民檢察院抗訴認為:終審裁定認定事實有誤、適用法律不當。(一)終審裁定以原告起訴時未主張為由,認定食鹽專賣局作出的《關于對無主貨產品的處理決定》不屬于本案審理范圍,是認定事實有誤。理由有二,一是在原審原告的訴訟請求中包含上訴請求。城區工聯貿易部要求法院撤銷食鹽專賣局非法扣押、保存、沒收原告工業鹽的決定,并要求食鹽專賣局歸還原告的工業鹽。其中撤銷沒收工業鹽的決定請求,既表明對《關于對無主貨產品的處理決定》進行審查包含在原告訴訟請求之內,法院應當進行審理。城區工聯貿易部在不知道行政行為的具體內容的情況下,只能籠統地要求撤銷沒收工業鹽的決定。如果不對食鹽專賣局收繳工業鹽的行為進行審查,就無法確定該批工業鹽是否應該歸還。二是《關于對無主貨產品的處理決定》是對城區工聯貿易部從外省調運鹽產品的實體處理,而對鹽產品所采取的扣押等措施只是行政強制程序,原審在本案只審查食鹽專賣局作出的行政強制措施程序,對實體不予審查,就無法判斷食鹽專賣局作出的行政強制措施行政行為是否合法。(二)終審裁定認為本案已超出法定起訴期限是法律適用不當。首先,城區工聯貿易部不知道食鹽專賣局行政行為的具體內容。食鹽專賣局作出的《鹽政執法抽樣取證、先行登記保存物品證據通知書》和《關于對抽樣取證、先行登記保存物品的處理決定》等兩份行政決定均以“佛山市交通倉儲公司轉黃強”為相對人并由黃強簽收,而不是以申訴人城區工聯貿易部為當事人。在黃強及佛山市交通倉儲公司提供證明“貨物歸城區工聯貿易部所有”之后,食鹽專賣局并沒有履行告知義務,告知城區工聯貿易部行政決定。沒有證據表明,城區工聯貿易部知道這兩份行政決定的具體內容。食鹽專賣局于2000年7月13日作出的《關于無主貨物的處理決定》,并沒有對外公告,權利人城區工聯貿易部未能知曉。因此,城區工聯貿易部并不知道該行政決定的內容。其次,本案起訴期限應從具體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計算五年,并未超出起訴期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二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做出具體行為內容的,其訴訟期限從知道或者應到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計算。對涉及不動產的具體行政行為從做出之日起20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5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币虺菂^工聯貿易部不知行政行為的具體內容,故本案起訴期限應從具體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計算5年,即自2000年7月13日起計算五年,城區工聯貿易部在2002年7月23日起訴,并未超過訴訟期限,終審裁定認定本案超出起訴期限有誤。
本院再審認為:城區工聯貿易部起訴要求撤銷食鹽專賣局非法扣押、保存、沒收原告工業鹽的行為,其中撤銷沒收工業鹽的行為的請求,即是要求對食鹽專賣局作出佛鹽專(2000)第11號公告和《關于對無主貨產品的處理決定》并依該決定收繳該批產品的行為進行審查,因此,食鹽專賣局作出《關于對無主貨產品的處理決定》并據此對鹽產品按無主貨進行收繳的行為屬于本案的審理范圍。根據原一審法院對佛山市交通倉儲公司所作調查并結合佛山市交通倉儲公司與黃強于2000年5月30日出具的兩份證明,可以認定城區工聯貿易部委托的代辦人佛山市交通倉儲公司和黃強在2000年5月26日已經知道了食鹽專賣局對有關的鹽產品所作出的扣押、抽樣取證、先行登記保存物品及轉移封存處理等具體行政行為。黃強為城區工聯貿易部的職員,又是該批產品的經辦人員,因此,城區工聯貿易部也應當已經知道食鹽專賣局上述具體行政行為。城區工聯貿易部作為被扣押貨物的貨主,其又在2000年5月30日要求黃強及佛山市交通倉儲公司針對食鹽專賣局扣押貨物出具證明,雖然城區工聯貿易部并沒有將兩份證明遞交給食鹽專賣局以協助處理被扣押產品,但其在得知所屬的鹽產品被食鹽專賣局扣押后,應當是關注該批產品的處理,而食鹽專賣局在2000年6月26日因無當事人前來接受處理而發出公告:若該批所扣鹽產品的當事人于2000年7月12日前不到食鹽專賣局協助處理,根據《廣東省鹽業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三)項的規定,所扣貨物將作無主貨物依法收繳。作為被扣產品的貨主城區工聯貿易部則不可能不知道這一公告的內容,因此,可以認定城區工聯貿易部在2000年7月13日食鹽專賣局作出《關于無主貨物的處理決定》時,就應當知道該局對所扣押的鹽產品作無主貨收繳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內容。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知道或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起訴期限應當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兩年內。城區工聯貿易部于2002年7月23日才提起訴訟,已經超過了訴訟期限。原二審裁定認為食鹽專賣局對該批鹽產品按無主貨收繳處理的決定非本案審理范圍的認定不妥,應予糾正,但城區工聯貿易部要求撤銷沒收該批鹽產品的行為的訴訟請求亦同樣超過了訴訟期限,依法應予駁回起訴。故原二審裁定駁回城區工聯貿易部的起訴的處理是正確的,應予維持。廣東省人民檢察院的抗訴認為本案未超訴訟期限、原終審裁定認定本案超出訴訟期限是錯誤的,該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一條、第七十六條規定,裁定如下:
維持本院(2003)佛中法行終字第1號行政裁定。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 判 長 甄 建 中
審 判 員 李 少 鋒
審 判 員 黃 雪 鵠
二○○四年八月四日
書 記 員 黃 志 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裁定書(分配基金用)
2020-10-14財產保全擔保書(法人)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減刑、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再審后的上訴、抗訴案件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報請核準死刑案件報告(高級人民法院用)
2020-10-14刑事確認復查決定書
2020-10-14勘驗/檢查筆錄
2020-10-14接受刑事案要件登記表
2020-10-14×××公安局不立案理由說明書
2020-10-14×××公安局拘留證
2020-10-14×××看守所收監執行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要求復議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辯護律師收集案件材料許可證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換押證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案件證人名單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起訴決定書(樣式二)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