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榮華,男,1956年3月19日出生,漢族,遼中縣人,無業,住所地遼中縣遼中鎮南門街四委。
委托代理人王光躍,沈陽遼中律師事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遼中縣人民政府(以下簡稱遼中縣政府),住所地遼中縣遼中鎮政府路126號。
法定代表人賀程鵬,該縣縣長。
委托代理人肇志新,遼寧眾志城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孟凡倫,遼中縣規劃和國土資源局工作人員。
第三人蘇岱山,男,1931年8月出生,漢族,遼中縣委統戰部退休干部,住所地遼中縣遼中鎮西街六委。
委托代理人蘇文秀,男,1953年7月5日出生,漢族,遼中縣物價局司機,住所地同上(系第三人之子)。
委托代理人蘇文紅,男 ,1968年9月12日出生,漢族,遼中縣委組織部干部,住所地遼中縣遼中鎮南街四委二組(系第三人之子)。
原告劉榮華訴被告遼中縣政府土地處理決定一案,于2002年8月6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于2002年8月7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2年9月18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劉榮華及其委托代理人于海峰、王光躍,被告遼中縣政府的委托代理人肇志新、孟凡倫,第三人蘇岱山的委托代理人蘇文秀、蘇文紅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完結。
被告遼中縣政府于2002年3月26日作出遼中政[2002] 8號《關于蘇岱山與劉榮華土地使用權爭議的處理決定》:㈠、按實際勘丈的120平方米土地使用權確認給蘇岱山所有,核發土地使用證;㈡、按實際勘丈的153.4平方米土地使用權確認給劉榮華所有,核發土地使用證(待劉榮華上繳房地產交易稅后辦理)。
原告劉榮華訴稱,我于1993年12月30日以16500元價格購買了張景玉的兩間住房,建筑面積為42平方米,土地使用面積為252平方米。2000年5月份,東側鄰居蘇岱山建房時強行侵占我的土地使用面積98.6平方米,我要求土地部門對該土地確權,但縣政府根據縣土地局編造的結果作了一個決定,將我的土地使用權非法分割給他人,為此我向沈陽市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復議,市政府沒有認真調查,毫無根據地維護了遼中縣政府的決定。我認為兩級政府對此事作出的決定,都是在證據不足,適用法律、法規錯誤,濫用職權的情況下作出的, 故依據《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請求人民法院撤銷遼中縣人民政府遼中政[2002]8號《關于蘇岱山與劉榮華土地使用權爭議的處理決定》,并要求確認張景玉持有的遼中國用字[92]第110305233號國有土地使用證合法有效。并向法庭提供如下證據材料: 1、張景玉土地使用證,用以證明該土地使用證合法有效;2、2001年3月13日收條一張,用以證明土地局向原告索要有關證件目的不明確,有欺騙性質;3、2000年8月20日遼中縣規劃土地管理局通知一份,用以證明土地局通知原告拿房證去變更手續,但是沒變更就將土地割分給蘇岱山了。
被告遼中縣政府于2002年8月12日向本院提交了答辯狀,并在庭審中辯稱,原告所述與事實不符,1992年3月蘇岱山將自有的四間房的兩間賣給張景玉,同年4月張景玉背著蘇岱山到土地管理部門變更了土地使用權,并取得土地使用證,1993年張景玉將從蘇岱山手里買來的兩間房又賣給了原告劉榮華,劉榮華持有張景玉的土地使用證。后蘇岱山向有關部門申訴反映其土地使用權被侵犯,遼中縣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和勘丈結果,于2001年7月26日依法廢除張景玉的土地使用權證,收回了土地使用權,被告在原告、第三人均沒有土地使用證的情況下,作出的關于土地使用權爭議的處理決定是正確的,請人民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起訴,維持被告的決定,原告要求確認張景玉持有的遼中國用字[92]第110305233號國有土地使用證合法有效,不是本案的審查客體,故不作答辯。并向本院舉出如下認定事實的證據材料:1、1989年5月18日遼中縣人民政府土地登記申請書審批表及所附材料,用以證明蘇岱山是原土地使用權人;2、蘇岱山的沈遼房字第007273號房屋所有權證及附圖,用以證明劉榮華的東鄰是蘇岱山,且與劉榮華、張景玉的買賣房屋契約相吻合;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二條、第十六條、《土地登記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行業標準》,用以證明被告有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定職權,適用法律正確; 4、沈陽市人民政府沈政復字[2002]13號行政復議決定書,用以證明復議機關已經維持了被訴具體行政行為;5、遼中縣人民政府遼中政[2001]35號關于廢除張景玉國有土地使用證的批復;6、遼中縣規劃土地管理局遼規土[2001]1號關于廢除張景玉國有土地使用證的請示;7、蘇岱山2000年8月16日的申訴信; 8、關于張景玉與蘇岱山宅基地糾紛案的調查報告及附圖;9、關于對蘇岱山與劉榮華土地使用權爭議的核查和現場勘丈情況的說明,用以證明原告與第三人現在居住的房屋實際占地面積; 10、張景玉2001年5月10日的申請書,用以證明廢除張景玉的土地使用權證是其本人要求的;11、1992年蘇岱山、張景玉的房屋買賣契約;12、1993年12月25日張景玉、劉榮華的房屋買賣契約;13、廉明勤的證實一份;14、張景忱的說明材料二份;15、郭福海證實一份;16、遼中縣公證處公證書一份;17、2000年8月20日遼中縣規劃土地管理局通知一份,未提出證明目的。第5-8號證據是廢除張景玉國有土地使用證的過程,用以證明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是經過調查,且有事實根據的;第11-13號證據用以證明蘇岱山、張景玉、劉榮華的房屋買賣關系存在;第14-16號證據用以證明張景玉用假契約變更了蘇岱山的土地使用權證。
第三人蘇岱山于2002年8月18日向本院提交了答辯狀,并在庭審中辯稱,被告所述的情況屬實,同意被告意見。另外,因為農村房子是趟房,巷道改變了土地的使用面積,所以現在勘丈的土地面積與原土地使用正地面積有出入,現政府的處理決定是正確的。
在本庭審查時,原告對被告提交的第3號、第11-13號、第15-16號證據沒有異議;對被告提交第1號證據有異議,認為是假的,是為訴訟活動準備的;對被告提交第2號證據有異議,認為該房屋所有權證無效,因為此時蘇岱山沒有土地使用權證;對被告提交第4號證據有異議,認為市政府沒有進行實際調查研究,只是走程序,沒有解決實質性問題;對被告提交第5-8號證據有異議,認為遼中縣土地局的調查結果是錯誤的,第三人無權申訴,因為土地使用權已經隨房產轉移;對被告提交第9號證據雖有異議,但當庭表示不要求重新勘丈;對被告提交第10號證據有異議,認為張景玉變更土地使用證是正常的,且張景玉、劉榮華的房屋買賣契約中沒有提兩家共用一個房證的問題,要求被告提供那份假協議;對被告提交第14號證據有異議,認為張景忱說謊,與張景玉說的不一致;對被告提交第17號證據有異議,認為該通知有欺詐性,說明土地局有不作為的行為,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益。被告對原告提交的證據本身沒有異議,但是對其證明目的均有異議,且原告提供的第1號證據不是本案審查的范圍。第三人的意見同被告。
經本庭質證,本院對被告提交的第11-13號證據,因原告和第三人無異議,對其證明目的予以采信。被告提交的第1-2號證據,原告雖然有異議,但沒有證據,故對上述證據的證明目的予以采信。被告提交的第3號證據系規范性依據,能夠證明其具有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定職權,且適用法律正確,對該證據的證明目的應予采信。被告提交的第4號證據,能夠證明其證明目的,予以采信。被告提交的第5號證據,說明縣政府在廢除張景玉的土地使用證同時,收回了土地使用權,原告與第三人都沒有土地使用權,能夠證明其證明目的,故予以采信。被告提交的第9號證據,原告雖有異議,但當庭表示不要求重新勘丈,故對其證明目的予以采信。被告提交的第6-8號、第10號、第14-17號證據及原告提交的第2-3號證據,因廢除張景玉土地使用證的批復不是本案的審查范圍,故不予認證。原告提交的第1號證據已經被廢除,故對其證明目的不予采信。
依據上述有效證據,認定以下事實:1989年5月,遼中縣政府批準發給第三人蘇岱山《國有土地使用證》,確定土地使用面積為252平方米,該土地上有兩間房,建筑面積為42平方米。1992年3月,蘇岱山將252平方米土地使用面積上的四間房中的兩間(建筑面積為42平方米)賣給張景玉,同年4月,張景玉將蘇岱山252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證變更在其名下。1993年12月張景玉將該房又賣給了原告劉榮華,劉榮華持有張景玉的土地使用證。2000年蘇岱山翻建房屋后得知張景玉將其所有的兩間房的土地使用權一同作了變更,遂向有關部門申訴反映其土地使用權被侵犯,被告遼中縣政府于2001年7月26日依法廢除張景玉的證號為110205233號土地使用權證,收回土地使用權。原告認為第三人是在原告有使用權的土地上翻建房,為此雙方發生爭議,被告遼中縣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和勘丈結果,于2002年3月26日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
本院認為:
一、被告遼中縣政府具有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定職權。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第一款之規定,遼中縣政府對發生的土地使用權爭議,有權作出處理決定,故遼中縣政府具有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定職權。
二、被訴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
被告遼中縣政府提交的證據,能夠證明其在處理原告與第三人發生的土地使用權糾紛過程中,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被告根據第三人土地使用權被侵犯的申訴,廢除了張景玉的土地使用證,原告及第三人對此廢證行為都未提任何異議,在原告、第三人都沒有土地使用權的情況下,被告依據調查結果、實際勘丈情況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屬于確認土地使用權的行為,證據充分。原告在訴訟過程中變更了訴訟請求,撤回要求確認張景玉的土地使用證合法有效的訴訟請求,應予準許;原告提出第三人房屋產權證無效的主張,因產權證不是本案的審查客體,應另案告訴;原告要求被告提供張景玉的假協議,因廢除張景玉土地使用證的批復不是本案的審查范圍,故不予支持。
三、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適用法律正確。
被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二條、第十六條之規定,在原告與第三人的土地使用權發生爭議,且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意見時,對該爭議作出處理決定,適用法律正確。
四、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程序合法。
被告采取了受理、調查、實際勘丈、作出處理決定、交代訴權、送達的步驟,程序合法。原告主張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上加蓋的遼中縣政府的公章是假的,因沒有證據,故不予支持。
綜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正確,符合法定程序,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維持被告遼中縣人民政府作出的遼中政[2002]8號《關于蘇岱山與劉榮華土地使用權爭議的處理決定》。
訴訟費100元,由原告劉榮華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張 檸
代理審判員 唱 英 梅
代理審判員 張 宇 聲
二○○二年十月二十八日
書 記 員 王 東 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裁定書(減、免罰金用)
2020-10-14減刑、假釋申請書
2020-10-14辯護律師查閱、摘抄、復制案件訴訟文書、技術性鑒定材料登記表
2020-10-14保證書(取保候審的保證人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反訴并案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駁回自訴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調解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拘留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令(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高級人民法院報送罪犯×××死刑案件備案材料的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送達受理抗訴的人民法院)
2020-10-14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送達犯罪嫌疑人)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出庭通知書
2020-10-14扣押物品清單
2020-10-14×××公安局回避/駁回申請回避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拘傳證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