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蚌行初字第2號
原告戚新堤,男,1957年4月11日出生,漢族,下崗工人,住懷遠縣糧油購銷加工服務中心四樓。
原告李愛玲,女,1966年4月20日出生,漢族,下崗工人,住懷遠縣糧油購銷加工服務中心二樓。
兩原告的共同委托代理人程龍光,安徽乳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懷遠縣人民政府(以下簡稱縣政府)。
法定代表人張孝成,縣長。
被告懷遠縣城鎮房屋產權登記發證辦公室(以下簡稱縣發證辦)。
法定代表人葉華林,主任。
兩被告的共同委托代理人崔淮遠,懷遠縣人民政府法制辦主任。
第三人懷遠縣糧油購銷加工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服務中心)。
法定代表人崔玉州,主任。
第三人李廷珍,女,1964年2月9日出生,漢族,下崗工人,住懷遠縣糧油購銷加工服務中心二樓。
委托代理人邵正平(系李廷珍丈夫),男,1962年8月26日出生,漢族,懷遠縣糧食局糧油批發交易市場職工,住址同上。
原告戚新堤、李愛玲訴懷遠縣人民政府、懷遠縣城鎮房屋產權登記發證辦公室房屋權屬行政確認一案,原告于2004年1月6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4年2月11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戚新堤、李愛玲及其委托代理人程龍光,被告懷遠縣人民政府、懷遠縣城鎮房屋產權登記發證辦公室的委托代理人崔淮遠,第三人李廷珍其及委托代理人邵正平到庭參加訴訟。第三人懷遠縣糧油購銷加工服務中心經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戚新堤、李愛玲訴稱,原告分別于1991年和2000年經原東廟鄉糧站領導和服務中心領導集體研究同意居住現服務中心樓房至今。2003年服務中心將樓房賣給第三人李廷珍所有,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益。故請求:1、判令撤銷被告頒發給李廷珍的懷私字第310665號私有房產證。2、判令被告支付本案訴訟費和交通費。
兩原告向法庭提供的證據有:1、東廟鄉糧站證明,證明居住該房是經單位領導同意的;2、民事起訴狀,證明原告知道李廷珍辦理房屋產權證的時間。
被告懷遠縣人民政府和懷遠縣城鎮房屋產權登記發證辦公室未向本院提交答辯狀。
被告懷遠縣城鎮房屋產權登記發證辦公室在法定期限內向法庭提舉了以下證據:1、懷遠縣糧食局懷糧辦(2003)26號文件“關于對糧油購銷加工服務中心要求銷售房屋報告的批復”;2、懷遠縣糧油購銷加工服務中心的證明;3、懷遠縣糧油購銷加工服務中心與李廷珍簽訂的房屋轉讓協議書;4、懷遠縣私有房產所有權登記申請表和房屋所有權具結書。以上證據證明房屋轉讓的事實依據以及辦證程序是合法的。
第三人李廷珍未向法庭提供證據和書面陳述意見。
案經庭審質證認定:原告對被告縣發證辦提舉的證據真實性不持異議,但對證據證明的內容提出質異。認為被告的證據不能證明房屋買賣是合法的,服務中心的授權并不能代表其親自到場辦理房屋轉讓手續,協議書與房地產交易審批表中的金額填寫不實,且沒有記載土地使用權的來源,轉讓合同不符合法律規定,登記申請表和具結書也不合法。被告辯駁認為,轉讓協議與交易表中的金額因填寫有誤,房屋所有權轉讓行為不違反法律規定。本院認為,被告的辯駁理由成立,應予采信。被告對原告提供的證據提出異議,認為東廟糧站的證明在時間上與事實不符,張巨亮是1991年8月調入東廟糧站的,戚新堤稱在同年4月已同意其居住該房顯然不屬實;民事訴狀不能證明原告不超過法定訴訟時效。原告辯駁認為,原告所舉證據證明的內容是指經站領導研究同意原告居住房屋的,并未講是經張巨亮個人同意的。本院認為,原告的辯駁理由成立,應予采信。
本院根據采信的證據,確認以下案件事實:原告戚新堤于1991年經原東廟鄉糧站領導同意居住原服務中心綜合樓四樓西側四間房屋(現實際使用7間);原告李愛玲于2000年居住該樓二樓東側兩間房屋,兩原告沒有與原產權單位簽訂房屋租賃協議,也沒有交納房屋租金。2003年6月16日,服務中心與第三人李廷珍簽訂了房屋轉讓協議,將建筑面積1127。86平方米的原服務中心綜合樓,轉讓給李廷珍所有。被告縣發證辦為李廷珍頒發了加蓋有被告縣政府印章的懷私字第310665號私有房產證。2003年9月16日,李廷珍向懷遠縣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兩原告返還私有房屋后,兩原告遂提起行政訴訟。
庭審辯論中,當事人圍繞本案爭議的焦點,即兩原告是否具有訴訟主體資格、是否超過法定期限以及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了辯論。原告認為,原告居住該房至今,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原告在收到民事起訴狀時才知道被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起訴沒有超過法定期限;被告頒發的私有房屋產權證上加蓋有被告縣政府的印章,縣政府具有被告訴訟主體資格;縣政府在法定期限內沒有舉證,應視為沒有證據,其頒發的私有房屋產權證應當撤銷。被告縣政府認為,產權證上蓋的公章是套印的,與平時使用的公章不一樣,而且中院在另一案件中已對縣政府的訴訟主體資格作出裁定,其不應作為本案的被告;縣發證辦與縣政府提供的證據是一致的,無需重復提供。被告縣發證辦認為,原告既不是居住房屋的所有人也不是承租人,沒有證據證明其權利受到侵害,原告不具有訴訟主體資格,起訴也超過了訴訟時效;被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合法。第三人同意被告的辯論意見,同時認為其購買房屋沒有過錯,應當依法保護其合法權利不受侵犯。
本院認為,兩原告所舉證據只能說明原告居住單位房屋的事實,但沒有證據證明其依法取得對居住房屋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原告居住事實不能對抗單位依法處分房屋所有權的法律行為。被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與兩原告沒有行政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并未侵犯其合法權益,兩原告的訴訟請求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案經院審判委員會討論,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第(四)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戚新堤、李愛玲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一百元整;由戚新堤、李愛玲各負擔5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趙曉兵
審判員 劉蘭
審判員 匡偉
二○○四年四月五日
書記員 劉俊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擔保書(法人)
2020-10-14認可和解協議裁定書
2020-10-14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變更、撤銷原裁定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按一審程序再審維持原判用,樣式一)
2020-10-14人民法院假釋執行通知書(宣告假釋用)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報請核準死刑案件報告(高級人民法院用)
2020-10-14批準逮捕決定書回執
2020-10-14不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表
2020-10-14×××公安局提請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意見書
2020-10-14×××公安局通緝令
2020-10-14訊問筆錄
2020-10-14×××公安局調取證據清單
2020-10-14×××看守所暫予監外執行罪犯監督考察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要求說明不立案理由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