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法律文書是檢察機關履行法律職能中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例如批準逮捕決定書、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理由通知書、起訴書、不起訴書、抗訴書以及糾正違法通知書等等。檢察法律文書是各級人民檢察院行使檢察權的重要文字憑證,也是核查案件的重要依據。檢察文書制作是檢察工作的重要內容, 它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檢察院的工作水平。
當前,為適應依法治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及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形勢和任務, 檢察機關的工作任務和執法標準都在發展, 并且隨著司法公開、檢務公開制度的建立健全,檢察法律文書公開度也有了提高,需要面向社會。因此,對檢察文書制作也應該以與時并進的眼光和標準重新審視, 加以改進和提高。最高人民檢察院也明確要求“增強法律文書的說理性,……強化對證據、案件事實的分析論證,提高檢察法律文書的制作質量。”據此,應當對制作檢察法律文書加以改進和規范,增強說理性,使之滿足工作需要。
一、檢察法律文書的現狀:三個不足
目前,在檢察法律文書的制作中,主要存在如下三方面不足:
1.在事實認定方面,敘述公式化,具體性不足。
主要表現為,有的法律文書在表述案件事實時,經常概念化、公式化地以結論代替情節,例如以“因瑣事如何如何”表達案件起因,以“不能正確對待某某糾紛”代替說理,以“膽大妄為”、“目無法紀”等詞語,形容犯罪動機和主觀惡性,貌似指控有力、觀點鮮明,實際則給人以空洞的感覺。
2.在證據采信方面,列舉形式化,針對性不足。
主要表現為, 什么事實有什么證據證明不詳細不具體,一般是列舉所認定的事實之后,籠統地把相關證據類別列出。對與所認定事實相反的證據,往往不說明不予采信的理由或依據, 使得證據缺乏針對性,無法與證明的對象相對應,給人以證據勉強的感覺。
3.在處理結論方面,內容簡單化,說理性不足。
主要表現為, 一些檢察法律文書無論內容還是格式的設置, 都沒有針對法律結論釋法說理的要求和空間。對案件涉及的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種犯罪、為何如此處理等法律問題則是只見結論。在批準逮捕決定書、或不(予)批準逮捕決定書等填寫式文書中沒有說理,在起訴書、不起訴書這樣可以有較大篇幅的敘述式文書中, 對案件涉及的法理問題也缺少說明,給人以結論武斷的感覺。
二、檢察法律文書的改進:三個要求
無論是批準逮捕決定書、不批準逮捕決定書,還是起訴書、不起訴書,以及其他法律文書,要起到反映審查意見, 對有不同意見的一方案件當事人解疑釋惑的作用,一定要具有案情說明、處理意見、法理分析三要素。這三要素都有自身特點和內容,應有明確的質量要求。
1.案情說明:要求敘事清楚,材料真實。
(1)行為描述。法律文書在敘寫行為事實時,應當做到:事實基本要素要齊備、關鍵情節要具體、因果關系要清楚、問題焦點要抓準、財物數量要準確、敘述案情平實有序、材料選擇真實典型。
要想使法律文書達到最佳效果,十分重要的一點是,制作人必須把握好說理技巧,通過說理表達出審查意見。其一,說理的內容必須緊緊圍繞案件的證據來展開,包括對證據合法性、客觀性、關聯性的分析判斷,強調證據基本品質的適格性,使人能充分了解案件事實和相關證據,以及作出結論的理由。其二,說理要有所側重,不在細枝末節上糾纏不休。重點要圍繞證據矛盾和沖突的解決,準確衡量各種證據的證明力以及證據之間的關聯性,從而確認有效證據、優勢證據等可以作為定案依據的證據。尤其應對公、檢存在重大分歧、犯罪嫌疑人翻供、前后供述不一致、供證有矛盾的問題充分說理,避免盲目性和隨意性。[1]
(2)取舍證據。在對證據是否采信說明理由方面,應說明:偵查機關或犯罪嫌疑人方提供的證據來源是否合法,是否有證明力,是否能夠形成證據鏈,是否予以采信。對不予采信的證據,應根據具體情況說明:或者證據來源非法,或者與案件沒有關聯性,或者證據相互矛盾,或者沒有其他證據佐證,不能夠形成完整的證據鏈等,故不予采信。
采信的證據應該與認定的事實相對應,使人對所認定的事實有哪些證據(或某證據的哪部分內容)予以證實能夠一目了然。
應該改變在認定事實的后面, 籠統地表述為:“上述事實,有證人證言、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陳述……等相關證據予以證實”的做法。
2.處理意見:要求考量情理,妥當公允。
處理意見實際上是前面經過案理分析后得到的結果,應該是水到渠成的結論。一般來說,前面的案情說明、法理分析質量高,那么得出相應的處理意見是很自然的。這里筆者只想強調一點,就是注意情理問題的論述, 即司法審查中的情理考量問題。
和諧社會是合乎情理的法治社會,雖然法中濫情,會導致人治的結果,但不講情理的法不可能是良法,只能導致畏懼與厭惡,不會贏得人們的信服。法之嚴肅必須與情理相結合,法的權威才能真正樹立。講情理,基于司法人員對客觀事實的分析、判斷,必須有事實根據, 不是憑空設想或憑借司法人員的個人情感好惡。
在講情理過程中,還應注重“地方性知識”和“背景性知識”的適度運用。我國是一個地域差異明顯的國家, 各地在習俗、觀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同, 這一現象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人們對一些事件的看法、處理思路以及行為方式。因此,在不違背法律原則和立法意圖的情況下, 適度考慮并運用上述知識進行政策闡述,也有一定的必要性。
3.法理分析:要求辨法說理,有說服力。
理由是法律文書的靈魂, 檢察法律文書應該富有極高的理論內涵,內容準確而全面,表述嚴謹而客觀,推理科學而嚴密。需要把握下面兩點:
(1)法律辨析以準確為本。司法審查中的定性就是把查明的事實(客觀事實)解釋成法律規范設定的事實(規范事實)。因而,法律文書說理的重點就在于:為什么把客觀事實解釋成、抽象成某一法律規范設定的事實, 即證明客觀事實與法律規范設定的事實之間存在同一性的置換關系,[2] 同時還要否定存在其他的置換關系。當然,法律適用絕不僅僅是僵硬地“按圖索驥式”地套用法律規定。在詳細列舉案件處理意見所依據的法學理論、具體法律內容的前提下,凡是在適用法律方面存有爭議的案件,法律文書中還應詳細說明沒有采納不同法律內容的理由。而這一切都必須做到準確,否則,一切論述辨析都將失去意義。
(2)法理分析以精當為佳。為此,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應當講究法理的邏輯性。說理要以案件事實和法律適用為基礎, 充分論證和闡明法律規定與案件事實之間的內在聯系,使事實、理由相互聯系,脈絡清晰,層次分明,客觀公正。二是要講究法理的規范性。法理分析的語言應當準確、簡潔、嚴謹、樸實,應當做到語法正確,結構嚴謹,不用方言土語,不用與案情無關、于說理無助的修飾詞,切忌模糊,拖拉冗長,華而不實。[3]
三、加強釋法說理的三個效用
檢察法律文書的改進必須強化釋法說理,重點是“三理”:事理、法理和情理。其中,事理是前提,就是在清晰認定事實真相的基礎上明辨是非。否則,事實不清,是非不明,甚至歪曲事實,所說的理也就成了“歪理”。法理是核心。在引用法律條文的基礎上,還要闡述、解釋作出各類決定和提出檢察建議的理由,深入淺出闡釋決定以及意見、建議等內含的法理。情理是歸宿,法律說到底是情理的體現,把法律說透,就是揭開法理深奧的面紗,露出情理的真實面容。強化釋法說理可以起到三方面的效用:
1.檢察機關的職能作用進一步發揮。
檢察機關依法作出的決定、提出的建議必須以社會的理解、接受和認同為歸宿,否則失去民眾支持,這些決定、建議便會失去存在的根基,無法取得實效。細節成就完美。通過加強釋法說理,檢察法律文書可以成為翔實的說理論文,成為普通公民可以用來學習的法律教材。如果我們的法律文書說理透徹、分析精辟、語言精當、法情交融,使人有如“與看好詩詞一樣悅心”的感覺,那么在保障訴訟順利進行、化解矛盾、教育當事人,修復被破壞的社會關系等方面,一定會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2.檢察人員的素質進一步提高。
釋法說理是對檢察人員素質的全面考驗,旨在杜絕憑經驗、憑感覺草率定案的現象。充分釋法說理的論證過程, 有助于承辦人的歸納概括能力、分析評議能力、認證裁決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的提高。
3.檢察機關威信進一步增強。
檢察機關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行使法律監督職能。檢察機關自身的執法質量是開展法律監督的重要前提。加強釋法說理,可以使我們的每一個決定,都建立在充分論證和縝密思考的基礎上,保證法律監督工作具有充分的、正當的理由。從這個角度看,加強釋法說理,規范檢察法律文書是落實高檢院“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執法水平和辦案質量”的有效途徑。釋法說理的加強,不僅能有力地促進辦案質量的提高,還將通過良好的執法效果,取信于民,在社會上鞏固檢察機關的良好形象,增強檢察機關的公信力。
四、檢察法律文書改進的保障
檢察文書的改進和規范既有利于規范承辦人個體的行為,又有利于改進檢察機關的業務管理。
1.規范檢察法律文書內容。
檢察法律文書增加釋疑說理內容, 不能隨心所欲,而是要有所遵循,要講究格式規范。對不同的法律文書,要有相對統一的要求,明確哪種法律文書向誰釋疑說理,在文書的哪部分進行釋疑說理等內容。不批準逮捕決定、批準逮捕決定怎么說理, 不起訴書、起訴書又如何說理,是在文書之內說理,還是另附說理文件。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應該通過規范來解決。只有解決了這些形式上的要件,才能使釋疑說理得到保障。
2.提高檢察工作人員能力。
只有人的能力水平得到提高, 法律文書的質量才有保障。文書制作者應該具備綜合歸納事實的能力、全面分析證據的能力、法律適用能力、運用政策的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要通過專業培訓,刻苦學習和實踐, 不斷提高每一個司法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承辦人不僅要深入研習法律,精通法律條文,理解法律精神,而且要對社會民情有深刻了解,對人倫心理能透徹把握。
3.健全文書質量考核機制。
為了保障檢察法律文書質量, 促進檢察人員增強業務能力, 有必要將檢察法律文書質量納入考核范圍,作為平時考核的基礎內容,列入辦案人員業務檔案。在考核方式上,以事后考核為主,不定期檢查已辦結的案件文書;在考核內容上,可以將文書形式是否合乎規范、文書內容是否準確、文書論理是否充分,作為重點。以此引領檢察文書的正確發展方向,激勵承辦人不斷提升內在素質。
參考文獻:
[1][3]李清。略談審查逮捕意見書的科學制作[EB/OL].Http://www.hbjc.gov.cn/web/infolist.aspxAstyle:0106.
[2] 劉星。 司法中的法律論證資源辨析:在“充分”上追問――基于一份終審裁定書[J] 法制與社會發展, 2005 ,(1 )。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方工 馮英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裁定書(受理申訴后不予確認用)
2020-10-14民事起訴狀
2020-10-14上海市___人民法院案件委托執行情況告知書(樣式)
2020-10-14高級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死刑緩期執行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復核類推案件發回重審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律師進行刑事辯護工作細則
2020-10-14刑事附帶民事訴狀
2020-10-14減刑、假釋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減刑執行通知書(死刑緩期執行、無期徒刑減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決定書(退回減刑、假釋建議書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再審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取保候審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拘留決定書
2020-10-14應當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見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終止審查決定書
2020-10-14詢問證人筆錄
2020-10-14檢查證
2020-10-14出入境管理解除拘留審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指定管轄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