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
(2002)蘇行終字第011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洪,男,1966年11月16日出生,漢族,大豐市人,江蘇省鹽城愛江律師事務所律師,住大豐市黃海路77號大豐市種子公司三樓。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大豐市人民政府,住所地大豐市黃海路9號。
法定代表人丁宇,該市市長。
委托代理人張網鎖,男,大豐市拆遷管理辦公室干部。
委托代理人董愛軍,男,江蘇鹽城滌非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王洪因訴大豐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大豐市政府)2001年8月29日作出的大政限拆字(2001)1號限期拆遷決定一案,不服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2001年11月9日作出的(2001)鹽行初字第24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上訴人王洪,被上訴人大豐市政府的委托代理人張網鎖、董愛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經庭審舉證質證認定,2001年3月14日,大豐市人民政府第一招待所領取000159號建設拆遷許可證。同日,大豐市人民政府第一招待所與大豐市房屋拆遷事務所簽訂房屋委托拆遷協議書,委托大豐市房屋拆遷事務所對大華路北側、軍政巷東側地段房屋實施拆遷。2001年3月18日,大豐市拆遷管理辦公室發出拆遷公告,明確拆遷人、被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王洪的房屋在拆遷范圍內。在公告限定的拆遷期限內,王洪未辦理拆遷手續,大豐市房屋拆遷事務所向大豐市建設委員會申請裁決。2001年4月25日,大豐市建設委員會作出大建拆裁(2001)1號房屋拆遷裁決書,該裁決書要求王洪在收到裁決書十五日內辦理拆遷手續,搬家讓房。并規定王洪的過渡房自行解決,拆遷人按被拆遷人常住且在冊人口給每人每月50元的周轉費,周轉期一年等內容。王洪不服該裁決,于2001年6月29日向鹽城市建設委員會申請復議,2001年7月7日,鹽城市規劃建設局函復王洪該案不屬于行政復議受案范圍。2001年8月21日,王洪向鹽城市城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法院判令鹽城市城市規劃建設局予以復議。2001年8月29日,大豐市政府作出大政限拆字(2001)1號限期拆遷決定書,責令王洪戶在接到決定書之日起五日內搬出現住房,否則將依法予以強拆。王洪不服該限期拆遷決定,于2001年8月31日提起訴訟。
原審法院認為,根據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五條的規定,“在房屋拆遷公告規定的或者本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裁決作出的拆遷期限內,被拆遷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拆遷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作出責令限期拆遷的決定,逾期不拆遷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或者由房屋拆遷主管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王洪在拆遷公告限期拆遷的期間內及在裁決書限期拆遷的期間內,無正當理由拒絕拆遷,大豐市政府作出大政限拆字第(2001)1號限期拆遷決定,是正確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在拆遷裁決書作出后,王洪雖然已申請復議、提出訴訟,但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訴訟不是王洪拒不拆遷的正當理由。因此,大豐市政府作出的限期拆遷決定事實清楚,符合法律規定,王洪要求撤銷該決定及賠償損失的請求沒有法律依據,不予支持。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第(四)項的規定,判決維持大豐市政府大政限拆字(2001)1號限期拆遷決定,駁回王洪的要求行政賠償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500元由王洪負擔。
上訴人王洪上訴稱:2001年4月25日,大豐市建設委員會作出大建拆裁(2001)1號房屋拆遷裁決書并未對上訴人所拆遷房屋進行安置和補償,且安置房按等產權面積安置不合理。一審法院庭審程序嚴重違法。因此,請求本院撤銷一審判決,依法改判或發回重審。
被上訴人大豐市政府答辯稱:被上訴人的限期拆遷決定有事實與法律依據。此次拆遷的批準手續合法有效。拆遷主管部門及實施單位嚴格履行拆遷的法定程序,發出拆遷公告,明確拆遷人、被拆遷人、拆遷范圍和拆遷期限,王洪不愿意簽訂協議且拒不搬遷,拆遷人申請大豐市建設委員會作出裁決,拆遷的補償、安置、周轉事項均已確定。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五條及國務院法制辦國法秘函[2001]60號答復的規定,大豐市政府有權在王洪拒不拆遷的情況下對其作出責令限期拆遷決定。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請求本院駁回上訴,維持一審判決。
本案上訴人提出上訴后,原審法院已將一審中所有證據隨案移送本院。
庭審中,當事人對以下事實無異議,本院經審查后依法予以確認:
1、2001年3月14日,大豐市政府第一招待所領取000159號建設拆遷許可證。同日,大豐市政府第一招待所與大豐市房屋拆遷事務所簽訂房屋委托拆遷協議書,委托大豐市房屋事務所實施拆遷。
2、2001年4月25日,大豐市建設委員會作出大建拆裁(2001)1號房屋拆遷裁決。王洪對此不服于2001年6月29日向鹽城市建設委員會申請復議。同年7月7日,鹽城市建設委員會函復王洪該案不屬于行政復議范圍。2001年8月21日,王洪向鹽城市城區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法院判令鹽城市規劃建設局予以復議。鹽城市城區人民法院于2001年11月27日作出[2001]城法行初字第49號行政判決,責令鹽城市城市規劃建設局受理王洪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
3、2001年8月29日,大豐市政府作出大政拆字(2001)1號限期拆遷決定書,責令王洪戶在接到決定書之日起五日內搬出現住房,否則將予以依法予以強拆。王洪不服此限期拆遷決定書,于2001年8月31日提起行政訴訟。
合議庭在聽取當事人意見后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是:大豐市政府于2001年8月29日作出大政拆字(2001)1號限期拆遷決定是否合法,王洪拒絕拆遷有無正當理由。
庭審中,各方當事人分別進行了舉證、質證,闡述了各自的觀點,并圍繞本案的爭議焦點進行了辯論,發表了辯論意見。
本院認為,根據國務院1991年3月22日頒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五條的規定,在大豐市建設委員會于2001年4月25日作出大建拆裁(2001)1號房屋拆遷裁決后,被拆遷人王洪在此裁決作出的拆遷期限內,無正當理由拒絕拆遷的,大豐市政府可以作出責令限期拆遷的決定。而正當理由的界定,一方面在于保障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在于保障拆遷活動的正常進行。從《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四條第二款“在訴訟期間如拆遷人已給被拆遷人作了安置或者提供了周轉用房的,不停止拆遷的執行”的規定可以看出,正當理由的要求旨在防止被拆遷人不會因房屋被先行拆遷而導致無處居住的情況出現。本案中大建拆裁(2001)1號房屋拆遷裁決已經對王洪的安置補償方案作了規定,并且提供了專門費用以保障其周轉用房。在此情況下,王洪以房屋拆遷裁決內容違法及正在對裁決申請復議為由拒絕拆遷,應當認定為無正當理由。大豐市政府作出的大政限拆字(2001)1號責令限期拆遷決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準確,程序合法。上訴人王洪的上訴請求及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依法不予支持。因本案僅對被訴的大政限拆字(2001)1號責令限期拆遷決定的合法性進行審查,上訴人王洪如認為被上訴人大豐市政府及其所屬部門在此次拆遷過程中存在其它違法行為,可依法通過其它途徑另行解決。綜上,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00元,由上訴人王洪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齊 鳴
審 判 員 耿寶建
審 判 員 蔣學群
二ΟΟ二年三月一日
書 記 員 陳 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按一審程序再審改判用)
2020-10-14保證書(取保候審的保證人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死緩期間故意犯罪一審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二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報請核準假釋案件的報告(有特殊情況假釋用)
2020-10-14提請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報告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調查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市××區人民檢察院執行逮捕通知書
2020-10-14拘留決定書
2020-10-14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逮捕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詢問通知書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指定管轄決定書(送達被指定管轄的人民檢察院)
2020-10-14接受刑事案要件登記表
2020-10-14×××公安局鑒定聘請書
2020-10-14×××公安局詢問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駁回申請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報請許可采取強制措施報告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