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惠中法行終字第8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李德興,男,1937年3月出生,漢族,香港居民,住香港大嶼山貝澳老圍村170號地下。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惠州市惠城區三棟鎮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張啟文,鎮長。
訴訟代理人:黃呈富,惠州市三棟鎮人民政府干部。
上訴人李德興因建房用地規劃調整行政決定一案,不服惠城區人民法院(2002)惠城法行初字第22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城市規劃區內的土地利用和各項建設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服從規劃管理”。第三十四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城市人民政府根據城市規劃作出的調整用地決定”,建設部發布的《建制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第十二條規定“建制鎮規劃區內的土地利用和各項建設必須符合建制鎮規劃,服從規劃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建制鎮人民政府根據建制鎮規劃作出的調整用地決定”。被告因市鎮規劃建設的需要,對原告原購買的土地作出必要的調整,符合上述規定,被告依據上述規定作出的惠三府行字(2002)1號 《關于對香港居民李德興在三棟鎮陶前村狗橋所購個人建房用地進行規劃調整的決定》事實清楚,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原告訴請撤銷惠州市三棟鎮人民政府惠三府行字(2002)1號《關于對香港居民李德興在三棟鎮陶前村狗橋所購個人建房用地進行規劃調整的決定》的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維持被告惠州市三棟鎮人民政府作出的惠三府行字(2002)1號《關于對香港居民李德興在三棟鎮陶前村狗橋所購個人建房用地進行規劃調整的決定》。一審案件受理費100元由原告李德興負擔。
上訴人李德興不服一審判決,上訴稱:一、被上訴人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主要證據不足,適用法律依據錯誤。1、被上訴人提供的證據(一)及附圖(惠州市惠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惠城府辦函[1992]30號《關于實施三棟鎮總體規劃問題的批復》及三棟鎮總體規劃圖)不能證明我在91年購買的1138.5平方米土地及其中的210平方米土地被規劃成公共道路和綠化用地的事實;2、被上訴人未提供調回約330平方米土地給我的證據;3、被上訴人沒有證據證明李強、李志杰、李國強三戶使用的土地是我的;4、被上訴人提供的證據(三)(三棟鎮狗橋住宅小區平面用地規劃圖、紅線圖)兩份圖紙是相互矛盾的;5、被上訴人作出的行政決定再次引用2001年3月13日的行政決定為依據不合法;6、被上訴人作出的行政決定程序和內容均不合法,依法應當撤銷。二、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主要證據不足。1、原審判決認定上訴人于1991年4月9日所購買的位于惠州市三棟鎮陶前狗橋1138.5平方米土地是屬于三棟鎮陶前管理區革新村所有的事實不清,有一部分土地是屬于曬布嶺村所有;2、原審判決認定上訴人及李強、李志杰、李國強在動工建房時,因上訴人購買的土地有部分與他人發生爭議,被上訴人對爭議雙方發出停建通知書的事實不清;3、原審判決認定被上訴人于1998年8月在緊靠我未被調整的土地旁另外劃出土地給我作補償,合計為1258.97平方米的事實不清,沒有證據證明。三、被上訴人作出的行政決定違反了國土法第十三條和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四、原審法院沒有通知李強、李志杰、李國強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違反法定程序。
上訴人李德興在一審期間提供的證據有:1、惠三府行字(2002)1號《關于對香港居民李德興在三棟鎮陶前村狗橋所購個人建房用地進行規劃調整的決定》;2、1991年4月9日《土地使用通知書》;3、惠州市惠城區三棟鎮人民政府《答辯狀》;4、照片;5、惠州市惠城區三棟鎮人民政府1993年10月22日通知》;6、《三棟鎮狗橋住宅小區平面規劃圖》;7、惠州市國土局惠城區國土分局[1993]0251號文。
被上訴人惠州市惠城區三棟鎮人民政府口頭答辯稱:上訴人陳述的部分是事實,部分不是事實,答辯人作出的行政決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法院依法判決。
被上訴人惠州市惠城區三棟鎮人民政府堅持一審期間提供的證據。
經原審庭審質證,本院對雙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予以認定。
經審理查明,1991年4月9日,經被上訴人批準,上訴人李德興購買了位于惠州市惠城區三棟鎮狗橋的土地,面積為1138.5平方米。惠州市惠城區三棟鎮國土所給上訴人頒發了《土地使用通知書》。1993年9月21日,根據上訴人及李強、李國強、李志杰的申請,惠州市國土局惠城區分局分別作出批復,同意出讓位于惠州市惠城區三棟鎮陶前管理區革新村的408平方米的土地給他們四人建房(其中上訴人的使用面積為108平方米)。1993年10月22日,上訴人及其他三人在動工建房時,由于上訴人購買的土地中,有部分與他人發生爭議,被上訴人對爭議雙方發出停建通知書。根據惠城區人民政府常務會議通過的《三棟鎮總體規劃》的要求,上訴人購買的土地有部分需調作為公共道路,綠化用地和排水溝用地。1998年8月,被上訴人在緊靠上訴人購買的未被調整的土地旁,另外劃出土地給上訴人作為補償,補償的土地與未被調整的土地,合計面積為1258.97平方米。1998年7月14日,被上訴人發給上訴人和其他三人《建筑許可證》,準許上訴人及其他三人在惠城區國土分局批準出讓的408平方米土地上建房。1999年4月7日,上訴人及其他三人分別領取了上述合計408平方米建房用地的《國有土地使用證》。但是,上訴人認為其購買的土地除已建房用的108平方米外,還有另一塊即其于1991年4月9日購買的1138.5平方米土地,被上訴人仍未規劃給他,因而向被上訴人提出要求解決1138.5平方米土地問題。2001年3月13日,被上訴人作出《關于香港居民李德興在三棟鎮陶前村狗橋購買個人建房用地有關問題的行政處理決定》,對上訴人請求的有關問題作出處理決定和答復。上訴人不服,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2002年3月12日,原審法院作出(2001)惠城法行初字第07號行政判決:撤銷被上訴人于2001年3月13日作出的《關于香港居民李德興在三棟鎮陶前村狗橋購買個人建房用地有關問題的行政處理決定》;由被上訴人重新對上訴人的個人建房用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上訴人不服該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2002年7月31日,本院作出(2002)惠中法行終字第18號行政判決,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2002年9月5日,被上訴人重新作出惠三府行字(2002)1號《關于對香港居民李德興在三棟鎮陶前村狗橋所購個人建房用地進行規劃調整的決定》。上訴人又不服,向原審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實施的三棟鎮總體規劃,經過了惠城區人民政府的批準,其有權依照建設部《建制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根據建制鎮規劃調整用地。因上訴人所購土地其中的210平方米被規劃作公共道路、綠化用地,被上訴人在其所購土地旁調整回330平方米土地給其建房是合法的。對于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以同一事實和理由重新作出與原具體行政行為完全相同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問題,本院認為,被上訴人作出的惠三府行字(2002)1號《關于對香港居民李德興在三棟鎮陶前村狗橋所購個人建房用地進行規劃調整的決定》,處理結果與原具體行政行為不相同,認定的主要事實有改變,不屬于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對于上訴人認為原審法院沒有通知李強、李國強、李志杰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違反法定程序的問題,本院認為,被上訴人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與李強、李國強 、李志杰沒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李強、李國強 、李志杰不應作為本案的第三人,原審法院未通知李強、李國強 、李志杰參加訴訟并不違反法律規定。綜上所述,上訴人上訴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采納。被上訴人作出的惠三府行字(2002)1號《關于對香港居民李德興在三棟鎮陶前村狗橋所購個人建房用地進行規劃調整的決定》認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原審法院予以維持是正確的,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二審訴訟費100元由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池志勇
審 判 員 劉 燁
代理審判員 鄧耀輝
二00三年四月七日
書 記 員 曾曉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申請執行書
2020-10-14浙江省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倒塌房屋爭議裁定書
2020-10-14刑事自訴案件反訴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按二審程序再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或者不予核準有特殊情況的假釋用)
2020-10-14勘驗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縣人民檢察院糾正違法通知書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三)
2020-10-14×××公安局拘留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對保證人罰款/沒收保證金復核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逮捕證
2020-10-14×××公安局凍結/解除凍結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鑒定聘請書
2020-10-14×××公安局提請復核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立案理由審查意見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回避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傳喚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