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 事 判 決 書
(2006)深南法刑初字第56號
公訴機關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曾智峰,男,1981年3月23日出生,身份證號碼:440202198103230338,漢族,中專文化,原住廣東省韶關市湞江區和平街道辦事處和平路125號502室,捕前系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訊公司)員工,暫住深圳市南山區白石洲西一坊12號1403房,因本案于2005年7月26日被抓獲,同日被刑事拘留,2005年9月2日被逮捕,現羈押于深圳市南山區看守所。
辯護人譚家慧,廣東天匯律師事務所律師。
辯護人朱輝,廣東嘉輝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人楊醫男,男,1983年3月23日出生,身份證號碼:370302198303230230,漢族,大學文化,原住河南省商丘市梁圓區平原中路55號,捕前無業,暫住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太和二街2號,因本案于2005年7月28日被抓獲,同日被刑事拘留,2005年9月2日被逮捕,現羈押于深圳市南山區看守所。
辯護人馬越,廣東融關律師事務所律師。
辯護人林杰兵,廣東融關律師事務所律師。
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檢察院以深南檢刑訴字(2005)第892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曾智峰、楊醫男犯盜竊罪,于2005年11月28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周靜出庭支持公 訴,被告人曾智峰、楊醫男及其辯護人譚家慧、朱輝、馬越、林杰兵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曾智峰于2004年5月31日進入深圳騰訊公司,后被安排到公司安全中心負責系統監控工作。2005年3月初,被告人曾智峰因購買QQ號碼在淘寶網上認識了被告人楊醫男,二被告人遂合謀竊取他人QQ號碼出售獲利。2005年3月至7月間,由被告人楊醫男將隨機選定的他人的QQ號碼通過互聯網發給被告人曾智峰,曾利用公司離職同事使用的“ioioliu”帳號進入后臺系統查詢被告人楊醫男提供的QQ號碼密碼保護資料即證件號碼和郵箱,然后將查詢到的資料發回給被告人楊醫男,由被告人楊醫男將QQ號碼密碼保護問題答案破解,將QQ號碼的原密碼更改后出售給他人。二被告人共計賣出QQ號碼160余個,獲贓款70000余元。被告人曾智峰、楊醫男出售的QQ號碼還拖帶價值2654元的Q幣及網絡游戲幣。
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曾智峰、楊醫男秘密竊取他人QQ號出售獲利的行為已構成盜竊罪,且數額巨大,訴請法院依法懲處。為證實其指控,公訴機關當庭出示了書證、物證、鑒定結論、現場勘查筆錄、被告人供述等證據。
被告人曾智峰辯稱其不知道賣了多少錢,不知道QQ號里有沒有及有多少Q幣。
被告人楊醫男承認其行為錯誤,但認為《刑法》沒有規定其行為應負刑事責任。
被告人曾智峰的辯護人朱輝提出以下辯護意見:1、QQ號不屬于刑法第264條規定的“財物”,存儲于QQ號中的Q幣及網絡游戲幣也不具有財產屬性,不是財產,且根據互聯網相關管理法規及騰訊公司QQ號使用須知的規定,私下買賣QQ號屬非法交易,不受法律保護;2、公訴機關指控的“獲贓款7萬余元”證據不足;3、本案的鑒定結論的委托人是騰訊公司不妥,應由司法機關來委托鑒定;4、不能排除2005年3月后有其他人使用“ioioliu”帳號,也不能排除有其他人使用過曾智峰的工作電腦。綜上,被告人曾智峰的行為不構成盜竊罪,請求法庭依法宣告被告人曾智峰無罪。
被告人曾智峰的辯護人譚家慧提出以下辯護意見:1、被告人曾智峰的行為不構成盜竊罪;2、QQ號及拖帶的Q幣、游戲幣既不是私有也不是公有的財產或網絡虛擬財產,QQ號沒有使用和交換價值;3、曾智峰秘密竊取他人QQ號的行為違反公司規章制度,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故楊醫男匯給曾智峰的款項39100元不是非法獲利。請求法庭依法宣告被告人曾智峰無罪。
在庭審中,被告人曾智峰的辯護人提交了以下從互聯網上下載的證據材料:1、騰訊公司簡介、騰訊公司關于QQ號的介紹、QQ號申請步驟及使用須知、QQ號申訴制度,擬證實QQ號長時間不使用,將被收回,騰訊公司有權隨時中斷服務,而無須通知用戶,另證實Q幣的交換價格在現實中很多不超過5毛錢;2、騰訊公司《員工保密協議》,證實所保密的范圍與內容,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擬證實曾智峰的行為違反公司規章制度,公司規定不能使用他人的帳號,曾智峰使用了他人的帳號,只是違反公司規定,并未觸犯國家的刑律;3、騰訊公司《員工保證責任協議》,擬證實被告人曾智峰的行為只是違反公司規定;4、用戶與騰訊公司之間《關于騰訊QQ產品的法律協議》,擬證明騰訊公司明示產品風險由用戶自擔,騰訊公司不承擔責任;騰訊公司有權隨時收回QQ號;QQ號屬于第一次申請用戶,用戶必須自我保密。據此辯護人認為,QQ號所有權不清,曾智峰的行為不符合盜竊罪的構成要件,應按違反公司規定處理。
被告人楊醫男的辯護人提出以下辯護意見:1、依照我國現有法律規定,QQ號不是財產,楊醫男的行為沒有侵犯刑法規定的盜竊罪的客體;2、從犯罪的客觀方面看,由于QQ號的價值無法客觀估定,故公訴機關以楊醫男供述的銷售QQ號金額作為認定楊醫男構成盜竊罪并量刑沒有法律依據;3、本案事實不清,公訴機關出示的證據無法明確認定兩被告人到底竊取了多少個QQ號。到底銷售了多少個QQ號,被盜的QQ號是誰的,被盜的每一個QQ號賣了多少錢等都不是確定的;4、公訴機關的證據無法證明被告人楊醫男的犯罪事實:公訴機關出示的4份鑒定結論中,沒有一份能證明楊醫男的具體重設密碼數字、以及共盜竊的160余個號、重設密碼的號、拖帶的Q幣和游戲幣的QQ號具體是哪些;5、楊醫男在主觀上沒有非法占有Q幣、游戲幣的主觀故意,Q幣、游戲幣不是現行法律規定的財物,且楊醫男沒有最終的控制權,故僅有證據證明QQ號中拖帶有Q幣、游戲幣不足以認定被告人楊醫男的行為是盜竊行為;6、QQ號不具備刑法有關盜竊罪的犯罪對象的基本特征,依照罪刑法定的原則,被告人楊醫男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綜上,請求法庭依法宣告被告人楊醫男無罪。
被告人楊醫男的辯護人提交了以下材料:1、新浪網文章《私下買的QQ號被封 網民狀告騰訊公司》,擬證明QQ號不是財產,不具有財產的性質;2、《深圳特區報》文章《虛擬世界亟須法律保護》,該文援引某學者觀點認為虛擬世界法律空白仍須填補;3、新華網文章《大肆盜賣QQ號該當何罪?盜竊虛擬財產被捕》,擬證明QQ號的性質沒有相關的法律條文規定;4、南粵警察網文章《深圳市警方破獲國內首例盜賣QQ號案件》,內容為某司法人員認為目前還沒有相應的法律條文對“網絡盜竊”這一新的現象進行規范;5、騰訊公司關于QQ號的用戶須知,證明騰訊公司禁止QQ號的售賣,該公司認為QQ號的所有權屬騰訊公司,騰訊公司可以完全控制QQ號,這種控制與現行法律界定的財產所有權的控制有別。
經審理查明: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11日。1999年2月,該公司推出即時通信軟件——騰訊QQ軟件。騰訊QQ軟件能夠為注冊用戶提供文字語音通訊、傳送文件、視音頻交流、電子郵箱、網絡硬盤、網絡游戲等功能。用戶向騰訊公司提出申請,在接受由騰訊公司擬定的有關協議后,由騰訊公司向用戶派發QQ號,并由用戶自設密碼,用戶憑QQ號獲得本人對QQ軟件的使用權。依據該協議,騰訊QQ號的使用權僅屬于初始申請注冊人,并禁止轉讓、繼受、售賣;用戶若有違反協議或長期不使用QQ號碼,騰訊公司有權無條件將號碼回收。
被告人曾智峰于2004年5月31日受聘入職騰訊公司,后被安排到公司安全中心負責系統監控工作。2005年3月初,被告人曾智峰通過購買QQ號在淘寶網上與被告人楊醫男互相認識,二被告人遂合謀通過竊取他人QQ號出售獲利。2005年3月至7月間,由被告人楊醫男將隨機選定的他人的QQ號(主要為5、6位數的號碼)通過互聯網發給被告人曾智峰。被告人曾智峰本人并無查詢QQ用戶密碼保護資料的權限,便私下破解了騰訊公司離職員工柳某使用過但尚未注銷的“ioioliu”帳號的密碼(該帳號擁有查看QQ用戶原始注冊信息,包括證件號碼、郵箱等信息的權限)。被告人曾智峰利用該帳號進入本公司的計算機后臺系統,根據被告人楊醫男提供的QQ號查詢該號碼的密碼保護資料,即證件號碼和郵箱,然后將查詢到的資料發回給被告人楊醫男,由被告人楊醫男將QQ號密碼保護問題答案破解,并將QQ號的原密碼更改后將QQ號出售給他人,造成QQ用戶無法使用原注冊的QQ號。經查,二被告人共計修改密碼并賣出QQ號約130個,獲利61650元,其中,被告人曾智峰分得39100元,被告人楊醫男分得22550元。
上述事實,有以下證據予以證實:1、法人授權委托證明書、證人陸春豐(系深圳騰訊公司員工)的證言、騰訊公司報案書,證實其受公司委托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司接到客戶舉報后經過查詢發現被告人曾智峰盜竊QQ號碼的事實經過,證實“ioioliu”帳號的權限;
3、入職員工登記表,證實被告人曾智峰于2004年5月31日入職深圳騰訊公司,所屬部門為安全中心;
4、騰訊公司安全中心值班表,證實被告人曾智峰具備作案時間的事實;
5、客服部離職員工登記表,證實“ioioliu”號碼原來由另外一個員工使用,該員工已離職,被告人曾智峰不具備使用“ioioliu”號碼的權限;
6、被告人曾智峰的供述其利用離職同事的號碼和密碼查詢被告人楊醫男提供的QQ號的證件號碼和電子郵箱,由楊醫男出售QQ號,然后提供報酬,其總共分到了大約5萬元左右;
7、被告人楊醫男的供述其共出售130個QQ號左右,共獲利7萬余元,并證實其在出售QQ號碼后,分多次在曾智峰提供的農行、工行帳戶內存錢,總共存入了將近5萬元左右;
8、中國工商銀行活期歷史明細清單,中國農業銀行活期一本通查詢子帳戶明細,中國郵政儲蓄賬號查明細,證實楊醫男將出售QQ號所獲贓款的一部分存入曾智峰在農業銀行、工商銀行開設的帳戶,并將自己所得的贓款存入郵政儲蓄帳戶的事實,帳戶金額反映,曾智峰帳戶上有39100元,楊醫男的帳戶上有22550元;
9、鑒定結論,粵安(2005)計鑒字第005號,第006-1號,第006-2號,證實被告人曾智峰在其同事離職后使用ioioliu號碼查詢QQ號碼保密信息,同時重設QQ號碼的密碼的事實;
10、扣押物品清單,證實扣押被告人曾智峰使用過的電腦主機、顯示器、鍵盤、鼠標各一件的情況;
11、抓獲經過,證實抓獲二被告人的時間、地點;
12、現場勘查筆錄,證實被告人曾智峰作案現場的自然狀況;
13、被害人任登輝、秦艷、劉曉華的陳述,證實二被告人的盜竊行為所造成的危害,印證楊醫男如何將QQ號出售給他人的事實。
上述證據均經過庭審示證、質證,查證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對被告人曾智峰的辯護人提供的證據材料,經查,其所提供的材料雖系從網上下載,但內容主要是騰訊公司對騰訊QQ軟件的有關介紹,系網上公開的資料,且在庭審質證過程中,公訴人對上述材料的內容并無提出實質性的異議及理由,故本院確認其真實性;被告人楊醫男的辯護人提供的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媒體或個人對案件的看法,不屬于《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種類,本院不作評判。
就庭審過程中控辯雙方對事實部分形成的爭議焦點,本院予以評判如下:
一、關于被盜QQ號的數量和銷售所得的金額
公訴機關指控二被告人盜賣的QQ號共計為160余個,但經庭審質證的證據顯示,被告人楊醫男供述其經手修改密碼并出售的QQ號有130個左右,其余30個由被告人曾智峰拿去,而被告人曾智峰對此未作供述,根據現有證據本院認定二被告人盜賣的QQ號數量為130個。
關于銷贓數額,經查,二被告人在偵查階段對銷贓所得及各自分得的金額有不同的供述內容,存在矛盾,不足以作為認定此案件事實的依據;證據8即銀行查詢資料反映的內容則相對客觀、真實、穩定,結合二被告人供述主要通過銀行匯款方式進行分贓的內容,本院認定證據8所證實的內容,即銷贓總額為61650元,被告人曾智峰分得39100元、被告人楊醫男分得22550元。
二、關于QQ號中拖帶Q幣數量及游戲幣數量的認定
公訴機關指控該事實的主要證據是由廣東安證計算機司法鑒定所出具的粵安「2005」計鑒字第007號鑒定書和由騰訊公司出具的《關于騰訊QQ游戲幣的說明》(以下簡稱《騰訊說明》),鑒定結論反映,“根據QQ賬戶信息數據庫的檢索,于2004年12月1日至2005年7月11日期間被管理賬戶ioioliu查看并重設過密碼的QQ號碼的Q幣總數為1864.08個、QQ會員總月數為277個月。”《騰訊說明》的主要內容為:騰訊游戲幣與騰訊Q幣的兌換比例為15000:1,即15000個游戲幣可以兌換成1個Q幣,Q幣的市場正常售價為人民幣1元/每個,騰訊公司查證的本案被盜游戲幣共有11850000個,折合790Q幣。兩者的Q幣數總計為2654.08個。
經審理認為: 1、從鑒定結論中反映的期間來看,是針對2004年12月1日至2005年7月11日期間被ioioliu查看并重設過密碼的QQ號碼,但公訴機關指控二被告人盜賣QQ號碼的時間為2005年3月至7月,且現有證據也不足以證實在2005年3月之前被告人曾智峰查詢用戶的QQ號資料。因此,2005年3月之前被查看并重設密碼的QQ號碼不應由二被告人承擔責任。
2、QQ用戶自密碼被修改之時起喪失對本人QQ號碼的使用和控制,因此,公訴機關指控二被告人盜竊Q幣的數量,應當是被告人在對每個QQ號重設密碼的當時所拖帶Q幣的數量。而每次重設密碼的時間是不等的,現鑒定時間為2005年8月18日,不能排除在重設密碼與鑒定時間之間可能存在著Q幣數量的增減,導致不能客觀反映本案的真實情況。
綜上,本院認為,公訴機關指控二被告人盜賣QQ號碼并非法獲利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本院予以認定,但指控盜竊Q幣及游戲幣的數量證據不充分,本院不予認定。辯護人提出本案事實不清的意見部分有理,本院對其合理部分予以采納。
就庭審過程中控辯雙方對適用法律形成的爭議焦點,本院予以評判如下:
根據《刑法》規定,盜竊罪的犯罪對象是“公私財物”。我國《刑法》第九十一、九十二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公私財產的含義及其種類有明確的規定。因此,對刑法意義上財物的認定只能建立在現有法律規定的基礎上。從現有法律規定來看,財物通常具有經濟價值,并且其經濟價值能夠以客觀的價值尺度進行衡量。
QQ號碼是一種即時通信服務代碼,其表現形式是多個阿拉伯數字的組合,是由用戶向騰訊公司申請,并在接受有關協議后,由騰訊公司派發給用戶。注冊用戶通過QQ號碼及設定的密碼確定用戶在互聯網上的身份,并通過騰訊公司提供的QQ軟件在互聯網中實現與他人文字、語音、視頻交流和網絡游戲等功能,其本質上是一種網絡服務,并且這種服務自申請QQ號碼時起通常就是免費的。公訴機關未提供證據證實本案的QQ用戶在申請QQ號碼和實現QQ軟件功能過程中向騰訊公司是否支付和支付了多少費用,也沒有證實QQ號碼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經濟價值并屬于刑法意義上的財物。
公訴機關指控盜竊罪的主要法律依據是《刑法》第九十二條第(四)項規定的“依法歸個人所有的股份、股票、債券和其他財產”。控方認為“其他財產”是指《刑法》第九十二條所列財產以外的所有其他財產,并將QQ號碼歸為“其他財產”。辯方則認為“其他財產”僅指與股份等并列而未羅列的其他財產權利憑證,QQ號碼不屬于“其他財產”。
本院認為,罪刑法定原則是《刑法》的基本原則,《刑法》第九十二條規定中的“其他財產”應當包含哪些內容,只能由立法機關通過立法來確定。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對“財物”的內涵和外延均有明確的界定,但尚未明文將QQ號碼等網絡帳號納入刑法保護的財產之列。據此,公訴機關指控中的QQ號碼不屬于刑法意義上的財產保護對象,公訴機關指控二被告人犯侵犯財產罪的法律依據不充分,本院不予支持。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所提QQ號碼不具有財產屬性的意見有一定道理,本院對其合理部分予以采納。
現實生活中,互聯網正日益成為許多人重要的通信聯絡工具。從騰訊QQ軟件的功能來看,主要是對外聯絡和交流。因此,以QQ號碼作為代碼所提供的網絡通信服務才是其核心內容。公訴機關在庭審中出示的被害人陳述的內容,對此也予以了證實。被害人劉曉華陳述其“經常要用QQ和一些同行、朋友、同事交流來談工作,(QQ號碼)丟失后,和很多聊友都聯系不上,嚴重影響了工作。”被害人秦艷陳述“(QQ)是我的主要聯系方式,平時和朋友語聊、發送文件,是我生活、工作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有些朋友只有QQ這一種聯系方式,與同事之間主要通過QQ來交流,(丟失后)造成我永遠都聯系不上他們。”本案中,無論從騰訊QQ軟件的主要功能還是本案被害人所感受到的被損害的內容來看, QQ號碼應被認為主要是一種通信工具的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條規定:“隱匿、毀棄或者非法開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互聯網的普及,書信在通信方式上的統治地位逐漸削弱,而以互聯網為媒介的電子郵件和其他文字、語音、視頻日益成為重要的通信聯絡方式。為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于2000年12月28日通過的《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第四條第(二)項規定:“非法截獲、篡改、刪除他人電子郵件或者其他數據資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本案中,二被告人作為熟悉互聯網和計算機操作的QQ用戶,篡改了130余個QQ號碼密碼,使原注冊的QQ用戶無法使用本人的QQ號與他人聯系,造成侵犯他人通信自由的后果,其行為符合上述法律規定。
本院認為,被告人曾智峰、楊醫男采用篡改他人電子數據資料的方法,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情節嚴重,其行為構成侵犯通信自由罪,且系共同犯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但指控罪名不當,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二)項之規定:“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與人民法院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本院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予以糾正。辯護人所提不構成盜竊罪的辯護意見,予以采納,但認為不構成犯罪的意見不符合法律規定,不予采納。在共同犯罪中,二被告人通過內外勾結實施犯罪行為,各有分工,作用相當,故不區分主從犯。二被告人銷贓獲利6萬余元的行為雖不足以構成盜竊罪,但作為侵犯通信自由罪的量刑情節進行評價,并屬違法所得,依法應予追繳。二被告人在庭審中均承認自己的行為錯誤,有一定的悔過表現,本院量刑時亦酌情考慮。綜合全案事實情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條、第六十四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第四條第(二)項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二)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曾智峰犯侵犯通信自由罪,判處拘役六個月。
(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5年7月26日起執行至2006年1月25日止。)
二、被告人楊醫男犯侵犯通信自由罪,判處拘役六個月。
(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5年7月28日起執行至2006年1月27日止。)
三、追繳被告人曾智峰的違法所得39100元、被告人楊醫男的違法所得22550元,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當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審 判 長 王曉軍
代理審判員 張國輝
代理審判員 羊大雄
二○○六年一月十三日
書 記 員 王 凱 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訴訟委托代理合同
2020-10-14保證書(取保候審的保證人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調解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準許撤回上訴、抗訴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或者不予核準有特殊情況的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罰款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收監執行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減刑執行通知書(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減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證據收據(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向檢察、審判機關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二)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
2020-10-14擔保人保證書
2020-10-14×××公安局指定管轄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拘留證
2020-10-14×××公安局變更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提請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意見書
2020-10-14×××公安局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處理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