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東民終字第58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反訴原告)張景瑞,男,1968年3月18日生,漢族,東營市渤海農場一分場職工,住該場。
委托代理人王中祥,山東眾旭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反訴被告)張盛江,男,1958年11月23日生,漢族,東營市河口區(qū)河口街道辦事處劉坨村村民,住該村。
委托代理人唐子桐,男,1947年12月22日生,漢族,勝利石油管理局河口社區(qū)干部,住河口社區(qū)河康小區(qū)。
原審第三人印永勝,男,1959年7月6日生,漢族,農民,江蘇省連云港市人,住河口區(qū)養(yǎng)殖場。
原審第三人于明春,男,1950年4月12日生,漢族,農民,江蘇省連云港市人,住河口區(qū)養(yǎng)殖場。
原審第三人王青奎,男,1962年1月17日生,漢族,農民,江蘇省連云港市人,住河口區(qū)養(yǎng)殖場。
原審第三人卞光山,男,1958年1月26日生,漢族,農民,江蘇省連云港市人,住河口區(qū)養(yǎng)殖場。
原審第三人江寶山,男,1954年4月8日生,漢族,農民,江蘇省連云港市人,住河口區(qū)養(yǎng)殖場。
原審第三人葛井龍,男,基本情況不詳,住河口區(qū)養(yǎng)殖場。
原審第三人葛井付,男,基本情況不詳,住河口區(qū)養(yǎng)殖場。
原審第三人葛少圓,男,基本情況不詳,住河口區(qū)養(yǎng)殖場。
原審第三人陳司才,男,基本情況不詳,住河口區(qū)養(yǎng)殖場。
原審第三人王前州,男,基本情況不詳,住河口區(qū)養(yǎng)殖場。
上訴人張景瑞因與被上訴人張盛江及原審第三人印永勝、于明春、王青奎、卞光山、江寶山、葛井龍、葛井付、葛少圓、陳司才、王前州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口區(qū)人民法院(2001)河民初字第96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張景瑞及其委托代理人王中祥,被上訴人張盛江及其委托代理人唐子桐到庭參加訴訟。原審第三人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2001年1月16日,被上訴人與河口采油廠豐盛公司簽定了土地承包合同,約定由被上訴人以16000元的價格,承包豐盛公司養(yǎng)雞場響流溝以北600畝土地。同年3月,被上訴人又將此土地承包給了上訴人,為此上訴人(乙方)與被上訴人(甲方)簽定了土地承包合同(草案),約定:1、2001年3月12日交承包費10000元;2、甲方為乙方租房3排,費用由乙方承擔(合款3000元); 3、土地打完水,乙方交清全部地價;其他事宜另定。2001年3月7日,上訴人交給被上訴人承包押金2500元,同月12日,上訴人交給被上訴人承包費 10000元。被上訴人口頭承諾負責聯(lián)系住房、打水、接電等事宜,費用由上訴人負擔。合同簽定后,上訴人又將此土地承包給原審第三人種植。因原審第三人無錢抽水澆地,被上訴人墊付澆水費4000元。因第三人急需澆水種棉花,上訴人租用他人的抽水機澆水,并支付澆水費14000元。雖然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對土地承包費的數(shù)額各執(zhí)已見,但依據(jù)上訴人的在一審中的答辯狀及其提供的證人證言,能認定土地承包費為27500元。
原審法院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定的土地承包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合同合法有效。被上訴人主張上訴人應償付其澆水、住房、照明用電等聯(lián)系費用3000元,證據(jù)不足,不予支持。被上訴人主張其為原審第三人交的計劃生育押金2000應由上訴人負擔,因該押金收據(jù)在被上訴人手中,應由被上訴人負責辦理退費手續(xù)。被上訴人主張上訴人應支付其違約金 10000元,理由不充分,不予支持。被上訴人主張其為原審第三人墊付的4000元澆水費應由上訴人償付,因缺乏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上訴人反訴主張因被上訴人沒有協(xié)調好飲用水,導致原審第三人印永勝喝污水中毒,被上訴人應賠償醫(yī)藥費、誤工費,與本案不屬同一法律關系。上訴人反訴主張因被上訴人沒有及時澆地,其租用他人的抽水機澆地,被上訴人應償付上訴人支付他人的澆水費14000元,因缺乏事實依據(jù)和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上訴人與原審第三人之間的關系,屬承包關系并非合伙關系,原審第三人應退出本案的訴訟。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第一百一十一條、第一百三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上訴人支付被上訴人土地承包費15000元;二、駁回被上訴人的其他訴訟請求;三、駁回上訴人的反訴請求。案件受理費2000元,實際支出費1000 元,由上訴人負擔2000元,被上訴人負擔1000元。
張景瑞上訴請求撤銷原判,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支持上訴人的反訴請求,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其主要理由是:一、原審判決認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的土地承包費為27500元是錯誤的。被上訴人承包給上訴人的土地實際能耕種的只有426畝,為此上訴人已與被上訴人協(xié)商好土地承包費為25000元。二、被上訴人違約未履行免費澆水的義務,也未履行聯(lián)系澆地所用的電機、電源、水源等義務,為此上訴人租用他人抽水機澆地,損失澆水費14000元,按雙方合同約定,上訴人不應向被上訴人支付剩余的承包費12500元,被上訴人還應賠償上訴人的澆水費損失14000元。
被上訴人張盛江辯稱:一、原審判決不正確。上訴人承包被上訴人的土地為600畝,承包費應為33000元。被上訴人為上訴人墊付的澆水費4000元及墊付的聯(lián)系澆水、水源、電源等費用3000元,上訴人應支付被上訴人。二、上訴人反訴主張賠償其澆水費14000元,應予駁回。三、因上訴人違約,給被上訴人帶來經濟、精神等方面的損失,上訴人應支付被上訴人違約金10000元。四、一、二審案件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本院經審理查明的事實與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基本一致。
本院認為,本案中,被上訴人將其從豐盛公司承包的土地發(fā)包給上訴人,上訴人又將該土地承包給原審第三人種植,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因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的土地承包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示,且不違背法律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故原審判決認定該合同合法有效是正確的。因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所簽定的土地承包合同中對承包費的數(shù)額及被上訴人是否免費為上訴人澆一遍水沒有作出明確約定,而且在事后雙方對此又未達成書面的補充協(xié)議,在雙方對該承包費數(shù)額及是否免費澆水問題上各執(zhí)己見且均未有充分證據(jù)證實各自主張的情況下,原審判決依據(jù)上訴人的一審答辯狀及相關證人的證言,綜合認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的土地承包費數(shù)額為27500元,依據(jù)雙方所簽定的土地承包合同及相關證據(jù),認定上訴人主張的被上訴人應為其免費澆水無事實依據(jù)和法律依據(jù)并無不妥。上訴人上訴主張承包費為25000元,稱因被上訴人未履行免費澆水義務而應賠償其支付的澆水費14000元,因未提交有效證據(jù)予以證實,且被上訴人對此也不予認可,故本院對上訴人的該兩項上訴主張不予支持。因被上訴人未在法定期間內對原審判決提起上訴,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guī)定》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之規(guī)定,對被上訴人在答辯中要求變更原審判決內容的諸項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基本清楚,適用法律亦無不當,應予維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000元,由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溫 剛
審 判 員 楊秀梅
審 判 員 劉國海
二00二年四月三日
書 記 員 劉蓬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答辯狀
2020-10-14變賣成交裁定書樣式
2020-10-14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樣式五)
2020-10-14取保候審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再審后的上訴、抗訴案件二審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死刑案件綜合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律師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函(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通緝通知書
2020-10-14拘留決定書
2020-10-14刑事拘留通知書
2020-10-14提請許可采取強制措施報告書
2020-10-14不起訴意見書
2020-10-14支持刑事抗訴意見書
2020-10-14提押證
2020-10-14出入境管理解除拘留審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解除監(jiān)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詢問通知書
2020-10-14刑事偵查卷宗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補充立案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