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富君走私毒品案
法公布(2003)第24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刑事判決書 (2002)刑復字第73號
被告人張富君,男,1964年4月18日出生,漢族,
安徽省臨泉縣人,大專文化,農民,住臨泉縣黃嶺鎮前林村41號。2000年2月16日被逮捕?,F在押。
安徽省
阜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阜陽市
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張富君犯走私毒品罪一案,于2001年10月22日以(2001)阜刑初字第114號刑事判決,認定被告人張富君犯走私毒品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宣判后,張富君不服,提出
上訴。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02年3月25日以(2002)皖刑終字第127號刑事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并依法報請本院核準。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復核。現已復核終結。
經復核確認:1999年12月25日,被告人張富君安排鄧陽秀、 鮑學昌、李娜布、高書榮(均為同案被告人,已
判刑)先后出境到達緬甸聯邦國勐片。同月27日晚,經陶玉龍(同案被告人,巳判刑)聯系,張富君購買海洛因700余克,后在其父親經營的旅店里讓鄧陽秀、鮑學昌、李娜布、高書榮將上述海洛因分包成12個小包。次日上午,鄧陽秀、鮑學昌、李娜布、高書榮將海洛因藏入體內,在張富君帶領下入境,從
云南省景洪縣乘飛機抵達
昆明市,而后轉乘從昆明到
鄭州的飛機。29日上午,張富君等人到達鄭州機場后,被布控的公安人員抓獲,并查獲鄧陽秀、鮑學昌、李娜布、高書榮從體內排出的海洛因共712.9克。
被告人張富君歸案后,協助公安機關將同案被告人陶玉龍抓獲。
上述事實,有查獲的海洛因及
鑒定結論、飛機票及中緬邊境地區出入境通行證、證人證言和同案被告人的供述證實。被告人張富君亦曾供認,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被告人張富君雇傭他人攜帶海洛因712.9克從緬甸進入我國境內的行為,已構成走私毒品罪。走私毒品數量大,應依法懲處。被告人張富君購買毒品,雇傭并帶領他人攜帶毒品走私入境,在
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但其歸案后協助公安機關抓獲同案被告人陶玉龍,有重大立功表現,依法應從輕處罰。
一審判決和
二審裁定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準確。審判程序合法。但量刑不當。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百八十五條第(三)項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二款第(一)項第四十八條第一款、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四款、第六十八條第一款、第五十七條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
撤銷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2002)皖刑終字第127號刑事裁定和安徽省阜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01)阜刑初字第114號刑事判決中對被告人張富君的量刑部分;
二、被告人張富君犯走私毒品罪,判處死刑,
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本判決送達后即發生
法律效力。
審 判 長 任憲成
審 判 員 朱偉德
代理審判員 董 蓓
二○○二年六月五日
書 記 員 李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