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2000)高刑終字第185號
原公訴機關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于水,男,34歲(1966年3月2日出生),漢族,出生地吉林省雙陽縣,大專文化,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進出口核銷處主任科員,住北京市海淀區恩濟莊82號院2號樓3門205室(戶籍所在地北京市西城區阜城路18號國家外匯管理局集體戶);因涉嫌非法經營于1998年8月21日被羈押,同年9月25日被逮捕;2000年3月29日被取保候審。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常超,男,46歲(1954年4月10日出生),漢族,出生地河南省永城縣,大學文化,中儀新技術貿易公司總經理,曾任中儀英康經營中心董事長、中儀英康進出口公司總經理,住北京市海淀區雙榆樹西里2樓1305號;因涉嫌非法經營于1998年9月3日被羈押,同年10月8日被逮捕;2000年3月29日被取保候審。
辯護人權紹寧,北京市浩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辯護人史翠君,北京市浩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人羅勇,男,42歲(1958年2月9日出生),漢族,出生地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大學文化,瑞得(集團)公司辦公室秘書,住北京市朝陽區雅寶路7號樓1405號(戶籍所在地北京市西城區西長安街東牛角胡同14號);因涉嫌非法經營于1998年8月21日被羈押,同年9月25日被逮捕;現羈押于北京市看守所。
辯護人王浩,北京市北方律師事務所律師。
辯護人楊健,北京市北方律師事務所律師。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指控原審被告人羅勇、于水犯非法經營罪;常超犯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一案,于二○○○年三月二十九日作出(2000)一中刑初字第1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于水、常超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上訴人、原審被告人,聽取辯護人的意見,認為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判決認定:
1997年1月至1998年8月,被告人羅勇受瑞得(集團)公司及北京瑞得科技貿易發展公司的指派,以瑞得(集團)公司的名義,為公司辦理進口計算機業務的手續。在瑞得(集團)公司與中儀經緯進出口公司簽訂委托代理進口協議后,被告人羅勇假冒外商簽名,以George Luo(喬治·羅)在合同號為97FM2500502HK、97FM2500504HK、97FM2500506HK三份外貿合同上外商簽名處簽字,以此三份虛假外貿合同欺騙售匯銀行開具信用證,通過中儀經緯進出口公司從中國銀行總行、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為北京瑞得科技貿易發展公司騙購外匯美元447.685萬元后匯至境外,將境內瑞得(集團)公司自有外匯美元365萬元非法轉移至境外。1998年5、6月間,被告人羅勇在辦理國家外匯管理局規定的進口付匯報審手續時,用報關金額為250萬美元的6張報關單(經鑒定是偽造的報關單)及羅勇編造的報審金額為812萬美元的核銷表到國家外匯管理局報審了上述三筆所付外匯。
1998年5、6月間,被告人于水擔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進出口核銷處主任科員,負責進口付匯核銷報審工作。當被告人羅勇請求被告人于水以少報多,用250萬美元的報關單報審美元812萬元的付匯金額。以逃避國家外匯管理局審查時,被告人于水違反有關法規,私自將被告人羅勇提供的虛假核銷表中的數據輸入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計算機系統內,并在羅勇提供的報關單和核銷表上蓋上“已報審章”,予以報審。
1997年至1998年5月,被告人常超在擔任中儀英康經營中心董事長并直接負責中儀經緯進出口公司工作期間,在代理瑞得(集團)公司進口計算機業務時,為本單位的利益,不按國家經濟主管部門有關規定履行職責,在不見外商、不見進口產品、不見供貨貨主并放任瑞得(集團)公司自帶客戶、自帶貨源、自行報關的情況下,代表中儀經緯進出口公司與瑞得(集團)公司簽訂代理進口協議、簽訂并同意其負責管理的其他職員簽訂外貿合同。瑞得(集團)公司利用上述所簽虛假合同從售匯銀行騙取外匯美元447.685萬元匯至境外,美元365萬元被非法轉移至境外。為此,中儀經緯進出口公司獲取代理費人民幣32萬余元及人民幣102萬余元的付款允諾。
案發后,被告人于水、羅勇于1998年8月21日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同年9月3日,被告人常超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有:瑞得(集團)公司法定代表人錢英洪,中儀經緯進出口公司副總經理麻琳娜、業務員趙蕾、財務人員郭建軍,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副司長賈吉恒,大連港務局業務處工作人員林波,大連開發區運利集裝箱公司經理潘虹一的證言;中儀經緯進出口公司對外付匯197.685萬美元、365萬美元、250萬美元有關的委托代理進口協議、外貿合同、信用證及所附裝貨啟運單據、銀行手續、公司賬目憑證、對外付匯憑證,中儀經緯進出口公司收到手續費的說明及相應的記賬憑證等書證;北京海關所作工作說明,羅勇用于報審的六張報關單及海關證明材料,瑞得(集團)公司、北京瑞得科技貿易發展公司、中儀英康進出口公司、中儀經緯進出口公司的營業執照;羅勇、于水、常超的戶籍材料、身份證明、職務證明;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的對外付匯證明,北京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鑒定書,國家關于禁止辦理“四自、三不見”業務的有關文件、規定,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貿易進口付匯核銷監管暫行辦法及操作程序等規定,抓獲經過,中國儀器進出口總公司證明材料,瑞得(集團)公司證明材料等書證。
原審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羅勇身為國有公司的工作人員,無視國家外匯管理制度,以公司的名義,使用虛假外貿合同,向外匯指定銀行騙購外匯匯至境外并將境內的外匯非法轉移至境外,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逃匯罪,依法應予懲處。被告人于水身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正確履行其外匯監督職責,違反有關法規,為存在明顯逃匯等非法嫌疑的報審文件予以核銷,客觀上掩蓋了逃匯犯罪行為,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其行為已構成玩忽職守罪,依法應予懲處。被告人常超身為從事對外貿易經營活動的國有公司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為本公司的利益,在簽訂、履行外貿代理合同過程中,嚴重不負責任,致使其他公司利用其經手和同意簽訂的外貿代理合同大量騙購和逃匯,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其行為已構成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依法應予懲處。被告人羅勇在犯罪中系直接責任人員,鑒于其認罪態度較好,以及在犯罪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依法對其酌予從輕處罰;鑒于被告人于水犯罪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有悔罪表現,依法對其適用緩刑;鑒于被告人常超的犯罪情節,案發后能夠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認罪態度較好,依法對其適用緩刑。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指控被告人常超犯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的事實清楚,定罪正確,證據確實、充分、應予認定,但指控被告人羅勇、于水犯有非法經營罪的部分事實不清,定罪不當。被告人羅勇逃匯美元365萬元的事實沒予認定,原審法院根據經庭審質證、認證后確認的證據,對此部分事實予以確認。且被告人羅勇的行為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已構成逃匯罪;被告人于水沒有與被告人羅勇共謀騙匯的故意和行為,認定其系非法經營罪共犯不當,于水的行為符合玩忽職守犯罪的罪狀,應構成玩忽職守罪,原審法院依法對起訴書上述指控的罪名予以糾正。一審審理中被告人羅勇及其辯護人關于羅勇的行為不是個人行為,是公司行為的意見,原審法院酌予采納;羅勇的辯護人的其他辯護意見不能成立,不予采信。被告人于水及其辯護人關于于水沒有與羅勇共謀騙匯的故意和行為的意見,原審法院酌予采納;于水及其辯護人關于于水無罪的意見不能成立,不予采信。被告人常超及其辯護人關于常超無罪的辯護意見缺乏充分的事實和法律依據,原審法院不予采信。故認定羅勇犯逃匯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于水犯玩忽職守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2年;常超犯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2年;在案扣押之BP機一臺(Hotchion 673828證號 95B048),予以沒收;在案扣押66530美元發還中儀英康進出口公司。
于水上訴提出,原判定性不準,其在履行職責時沒有放棄監管,只是采取的方式不當;原判依據的管理規定是在事后才實施,與時效原則不符。常超上訴提出,其不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原判認定其同意別人簽訂合同與事實不符;其不存在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沒有給公司造成實際損失;其行為不屬于應受刑罰處罰的范圍。常超的辯護人的辯護意見為,常超不是公司法人代表,也不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常超對他人簽署兩份合同事先不知道,常超與瑞得公司簽署的三份協議系擔保性質的協議,經緯公司全額收回信用證款未受損失;常超簽署504HK合同的用匯系瑞得公司自有外匯非銀行購匯;且常超對偽造報關單、核銷之事均不知悉,常超的簽約行為與羅勇的騙匯行為無必然因果關系;常超簽約時不違反當時實行的法規,且其行為不適用騙匯的司法解釋;瑞得公司未支付三份合同的相關代理費,經緯公司不存在非法所得的問題。原審被告人羅勇的辯護人的辯護意見為,羅勇不是瑞得科貿公司的領導、決策人,工作系受公司指派,未從中獲利;羅勇取送文件并簽名是經外商授權的行為,故原審判決認定其“假冒外商簽名”不符合事實;原審判決認定羅勇“欺騙售匯銀行”、“編造外匯核銷表”的事實與實際不符,故請求宣告羅勇無罪。
經審理查明:
1997年1月至1998年8月間,原審被告人羅勇以瑞得(集團)公司及北京瑞得科技貿易發展公司的名義,為該公司辦理進口計算機業務的手續,在瑞得(集團)公司、北京瑞得科技貿易發展公司與中儀經緯進出口公司簽署委托代理進口協議后,原審被告人羅勇在中儀經緯進出口公司與“瑞達國際企業有限公司”97FMZ-500502HK、97FMZ-500504HK、97FMZ-500506HK三份外貿合同外商簽名處,以George Luo(喬治·羅)的名義假冒外商簽名,以此三份虛假合同欺騙銀行開立信用證的手段,通過中儀經緯進出口公司從開證行中國銀行總行、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為北京瑞得科技貿易發展公司騙購外匯447.685萬美元匯至境外,將瑞得(集團)公司自有外匯365萬美元非法轉移至境外。
1998年5、6月間,原審被告人羅勇在辦理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貿易進口付匯報審手續時通過他人結識該局國際收支司進出口核銷處負責進口付匯核銷報審工作的上訴人于水,當羅勇請托于水用250萬美元的六張報關單(經鑒定系偽造的報關單)報審812萬美元付匯金額,以逃避外匯管理機關的監管時,上訴人于水違反相關法規,私自將羅勇提供的虛假核銷表中的數據輸入本部門計算機系統內,并在羅勇提供的報關單“貿易進口付匯到貨核銷表”上加蓋該局“進口付匯核銷監管已報審”章,予以報審。
1997年至1998年5月,上訴人常超在擔任中儀英康經營中心董事長,全面負責中儀經緯進出口公司及中儀英康進出口公司的經營、管理工作期間,在代理瑞得(集團)公司的前述進口計算機業務時,為本單位的利益,違反國家外貿進口代理的規定,代表中儀經緯進出口公司與瑞得(集團)公司簽署委托代理進口協議并簽訂97FMZ-500504HK號外貿合同,中儀經緯公司其他主管人員依前述委托代理進口協議簽訂97FMZ-500502HK、97FMZ-500506HK號外貿合同,瑞得(集團)公司利用上述所訂虛假外貿合同開立信用證后從售匯銀行騙購外匯447.685萬美元匯至境外,自有外匯365萬美元被非法轉移至境外。
案發后,上訴人于水、原審被告人羅勇于1998年8月21日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同年9月3日,上訴人常超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
以上事實有下列經原審法院開庭時舉證、質證的證據證明,本院予以確認:
1.瑞得(集團)公司法定代表人錢英洪的證言證實,其以瑞得(集團)公司的名義與中儀經緯公司的常超簽訂委托代理進口協議的經過;羅勇在公司的任職情況及辦理此項業務中的作用。
2.中儀經緯進出口公司副總經理麻琳娜的證言證實,其在該公司代理瑞得公司進口計算機業務時,在不知外商也未見外商的情況下簽訂外貿合同的情況。
3.中儀經緯進出口公司業務員趙蕾的證言證實,其所在公司代理瑞得公司進口計算機業務簽訂委托代理協議、外貿合同、開立信用證的情況及常超、麻琳娜、羅勇等人在此過程中的地位、作用。
4.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副司長賈吉恒的證言證實,付匯核銷具體程序、目的、方法、步驟以及“貿易進口付匯核銷監管暫行辦法”的制訂。
5.大連港務局業務處工作人員林波、大連開發區運利集裝箱公司經理潘虹一的證言,分別證實B/L No.HLC97020125提單上載明的YUN FENG海運船于1997年2月19日進入大連港,該船上沒有該提單載明的貨物;證實B/LNo.HLC97050665提單上載明的SUI SUN No.99海運船在1997年5月13日沒有到大連港。
6.中儀經緯進出口公司財務人員郭建軍的證言證實,對外付匯后郭向羅勇催要進口貨物報關單,羅勇只拿來250萬美元的六張報關單,郭建軍去外匯局辦理報審未成,后羅勇持該六張報關單找于水辦理的報審。
7.中儀經緯進出口公司、瑞得公司對外付匯197.685萬美元、365萬美元、250萬美元相關的委托代理進口協議、外貿合同、信用證及附隨單據、文件、銀行手續、公司賬目憑證、對外付匯憑證等書證證實,上述三份外貿合同的簽訂、信用證的開立及對外付匯后外匯被騙購、逃匯的運作過程。
8.北京海關工作說明證實,在對中儀經緯公司有關材料進行檢查時沒有外商給羅勇的委托書。
9.羅勇用于報審的六張報關單及海關證明材料、報關單鑒別證明書證實該六張報關單是偽造的;核銷表二份及文檢鑒定書證實核銷表系羅勇填寫。
10.瑞得(集團)公司、北京瑞得科技貿易發展公司、中儀英康進出口公司、中儀經緯進出口公司的營業執照等證實上述公司的性質、法定代表人、經營范圍等情況。
11.羅勇、于水、常超的戶籍證明、身份證明、任職情況證明證實上訴人、原審被告人的姓名、身份、職務等自然情況。
12.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的證明證實中儀經緯公司申請開立信用證及對外付匯情況。
13.北京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鑒定書證實,委托代理進口協議是常超和錢英洪所簽;外貿合同中方簽字是常超、麻琳娜所簽,“外商”是羅勇用英文George Luo所簽。
14.國家外經貿部及有關局關于在出口企業及外貿公司代理進口業務中禁止“四自三不見”及采取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禁止的其他手續代理進口業務的相關文件、規定。
15.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貿易進口付匯核銷監管暫行辦法及操作程序等規定。
16.抓獲經過和中國儀器進出口總公司、瑞得(集團)公司的證明材料等書證證實上訴人、原審被告人被抓獲及平時表現情況。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對上述證據未提出異議,亦未提出新的證據。上訴人常超的辯護人向二審法庭提供的莊立林等人的證言及瑞得(集團)公司出具的未收取代理費的書證與檢察機關向原審法院提供的證據并不矛盾,本院對上述證據予以確認。
對于上訴人于水上訴提出原判認定其具有玩忽職守行為不準確,其在履行職責時沒有放棄監管,只是采取的方式不當的辯解,經查,上訴人于水身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負責外匯進出口核銷監管職責,當羅勇請托其用少量報關單核銷大量對外付匯時,在其發現六張報關單可疑時不僅放棄查證監管而且將該公司的假核銷表錄入計算機數據庫內并加蓋報審章的行為,已客觀上掩蓋了逃匯犯罪行為,故原判以玩忽職守罪對其定罪準確。
對于常超上訴提出其不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原判認定其同意別人簽訂合同與事實不符。其辯護人所提常超不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常超對該兩份合同簽署事先不知道的上訴理由及辯護人的辯護意見本院酌予采納;對于常超上訴提出其不存在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沒有給公司造成實際損失的辯解及辯護人提出經緯公司全額收回信用證款未受損失的辯護意見,經查,常超代表中儀經緯進出口公司與瑞得公司簽署委托進口協議并簽訂涉案的97FMZ-500504HK號外貿合同過程中疏于審查,中儀經緯公司其他主管人員依委托代理進口協議簽訂了二份外貿合同,該三份合同及對應開出的信用證合同間接導致對方公司依此騙購外匯和逃匯,雖未給其所在公司造成實際經濟損失,但因其失職行為而致使國家外匯流失,使國家利益遭受損失,故上訴人的辯解及辯護人的辯護意見本院不予采納。對于常超的辯護人提出常超與瑞得公司簽署的三份協議系擔保性質的協議;常超簽訂的合同系瑞得公司自有外匯付匯;常超對瑞得公司逃匯行為不明知的意見,經查,常超代表中儀經緯公司而非中儀英康經營中心簽署的三份委托代理進口協議;中儀經緯的業務人員據此擬制三份外貿合同、開出信用證,故該委托代理進口協議不是單純的擔保性質的協議;常超簽署的504HK合同的用匯系瑞得公司自有外匯非銀行購匯的理由與原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并不矛盾;常超簽署三份委托代理進口協議、簽訂一份外貿合同后,其雖對后續行為不知悉,但該協議間接導致騙購外匯和逃匯行為的發生,故不影響其由于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犯罪的成立,對其辯護人的上述意見,本院不予采納。常超的辯護人還提出瑞得公司未支付三份合同的相關代理費,中儀經緯公司不存在非法所得問題的理由本院酌予采納。
對于原審被告人羅勇的辯護人所提羅勇非瑞得公司的領導和決策人,僅是公司普通職員,工作系受公司指派未從中獲利的辯護意見,經查,羅勇系瑞得公司職員,其實施了在虛假外貿合同上假冒外商簽字,代表瑞得公司出具訂貨單,在信用證開立后,在部分銀行付款通知上簽字確認,事后提供假報關單、填寫核銷表,請托國家工作人員對其參與的逃匯、騙購外匯的數額予以報審核銷的行為,顯系單位犯罪的直接責任人員,原審法院以逃匯罪追究其刑事責任于法有據。羅勇的辯護人還提出羅勇取送文件并簽名是外商授權行為,經查,沒有證據證實;其辯護人還提出原判認定羅勇“欺騙售匯銀行”、“編造外匯核銷表”的事實與實際不符,經查,原判認定該節事實,既有羅勇在中國銀行發出的簽名同意承兌的即將付款通知書,亦有羅勇填寫假核銷表及北京市公安局對該核銷表所作的文檢鑒定書等證據證實,故辯護人的辯護意見缺乏證據支持,本院不予采納。
本院認為,上訴人于水身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正確履行其外匯監管職責,違反本部門的規定,為單位逃匯的報審文件予以報審核銷,掩蓋他人逃匯犯罪行為,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其行為已構成玩忽職守罪;上訴人常超身為從事對外貿易活動的國有進出口公司的主管人員,為本公司的利益,致使其他公司利用其簽訂的外貿代理協議、外貿合同逃匯并間接導致騙購外匯的發生,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其行為已構成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原審被告人羅勇身為國有公司的工作人員,無視國家外匯管理制度,以公司的名義,使用虛假的外貿合同、信用證合同,向開證銀行騙購外匯匯至境外并將企業自有外匯非法轉移至境外,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逃匯罪;依法均應予懲處。原審法院鑒于羅勇認罪態度較好,以及在犯罪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依法對其酌予從輕處罰適當;鑒于于水犯罪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有悔罪表現,依法對其適用緩刑適當。原審法院根據羅勇、于水、常超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所作出的判決,定罪正確,對羅勇、于水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鑒于常超的犯罪情節較輕及本案的具體情節可對其免予刑事處罰。于水上訴提出,其行為發生在1998年6月初,原判依據的法律是在此后才實施,與時效原則不符的上訴理由,經查,于水的行為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原審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有關規定定罪量刑正確。常超及其辯護人提出原判適用法律不當的辯解和辯護意見,經查,常超的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條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第七條的規定,原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二條第一款及相關司法解釋,對其定罪及適用法律正確,但其辯護人所提常超的行為不適用騙匯的司法解釋的理由正確,本院酌予采納。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二條第一款、第一百九十條、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第一百六十七條、第七十二條第一款、第六十一條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第六條、第七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0)一中刑初字第1號刑事判決的第三項中對被告人常超的定罪部分及第一、二、四項,即:被告人羅勇犯逃匯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被告人于水犯玩忽職守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在案扣押之BP機一臺(Hotchion 673828證號 95B048)予以沒收。在案扣押美元六萬六千五百三十元發還中儀英康進出口公司。
二、撤銷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0)一中刑初字第1號刑事判決第三項中被告人常超的量刑部分。
三、上訴人常超犯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免予刑事處罰。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曹慶安
審? 判? 員? 李建新
代理審判員? 張久良
二○○○年八月四日
書? 記? 員? 槐? 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裁定書(終結船舶優先權催告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上級法院決定提審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刑事判決書樣式)
2020-10-14民事反訴狀(民事被告或刑事自訴案件被告人提起反訴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減、免罰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逮捕決定書(自行決定逮捕用)
2020-10-14報請核準假釋案件的報告(有特殊情況假釋用)
2020-10-14解除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回執
2020-10-14適用簡易程序意見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詢問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指令出庭通知書(送達再審該案的人民法院)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回執)
2020-10-14出入境管理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不予立案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拘留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逮捕證
2020-10-14×××公安局傳喚通知書
2020-10-14呈請報告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補充立案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