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005)渝一中民再字第1412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原審反訴原告)宜賓天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原公司),住所地四川省宜賓市下江北中元路1號。
法定代表人肖池權,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劉幸源,男,宜賓天原股份有限公司法律事務部管理員,住四川省南溪縣羅龍鎮杉木6-27號。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原審反訴被告)重慶凈龍化工廠(以下簡稱化工廠),住所地重慶市九龍坡區含谷鎮凈龍村。
法定代表人周興倫,廠長。
委托代理人喻長修,男,重慶市九龍坡區白市驛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委托代理人周水清,男,1950年9月10日生,漢族,重慶凈龍化工廠副廠長,住重慶市九龍坡區含谷鎮凈龍村。
宜賓天原股份有限公司因貨款糾紛一案,不服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法(2005)九民再字第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初審判決認為,2004年5月,被告對原告供給的5.18噸二水氯化鈣樣品經檢測,各項指標及外包裝符合國家標準。故此雙方口頭達成購銷二水氯化鈣協議。由原告每月向被告提供二個火車皮且符合國家標準的二水氯化鈣,到站宜賓北站,每噸單價630元。同年5月13日,被告因生產急需,電話通知原告改用汽車送貨,原告未予應允。5月15日,被告在未派員跟車的情況下,由其聯系的川Q09749和川Q10600貨車從原告處運走60噸二水氯化鈣。原、被告訴爭60噸二水氯化鈣系用廢舊的雞、鴨、魚等飼料袋包裝的,外包裝袋上無生產廠家,產品名稱、商標、凈重等標識,其包裝、標志均不符合國家及原告制定的標準,且部分二水氯化鈣已變質。被告據此拒絕收貨,同時用電話通知了原告退貨。5月17日原告派員與被告就此事協商未果。從2004年5月15日至8月16 日,60噸二水氯化鈣堆放在被告所有的242.25平方米的倉庫內。由于存放于被告倉庫內的產品潮解揮發,致使被告不能使用該庫房存放其它生產原料,按被告租用他人庫房所對付的每平方米6元計算,產生保管費4360.50元。原判認為,原、被告口頭達成的買賣二水氯化鈣協議,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原告根據國家制定的二水氯化鈣的包裝、標志、標準,系雙方買賣二水氯化鈣合同的質量要求條款。二水氯化鈣系易潮解產品,國家對其外包裝有明確的規定。原告作為生產二水氯化鈣的廠家,熟知外包裝對產品質量的重要性及國家頒布的包裝、標志、標準,而在履行合同中,擅自改變標的物的外包裝,違反約定的包裝方式,致使產品化解變質,實現合同的目的落空,原告之行為屬違約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故原告要求被告支付60噸二水氯化鈣的價款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給付催收價款的差旅費的訴訟請求,僅有其口頭陳述而無相關依據予以證明,且因原告存在違約行為,故本院不予主張。原告要求被告支付 5.18噸二水氯化鈣的價款及逾期利息,理由正當,本院予以主張。因原告所供二水氯化鈣的包裝、標志不符合國家頒布行業標準要求,被告依法有權拒絕接受,故對被告反訴要求原告提走現存放于被告庫房內的二水氯化鈣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被告在驗收60噸二水氯化鈣時,發現該產品外包裝及內在質量均不符合約定,并及時通知了原告。而且明確提出退貨,原告未及時提走,致使庫房所存二水氯化鈣潮解污染庫房,被告不能使用其庫房存放其它生產原料,由此產生的保管費,理應由原告承擔,故對被告反訴要求原告賠償損失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據此,判決:一、被告宜賓天原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5日內支付原告重慶凈龍化工廠5.18噸二水氯化鈣價款3263.4元,并從2004年7月23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支付利息,息隨本清;二、駁回原告重慶凈龍化工廠的其余訴訟請求;三、原告重慶凈龍化工廠于判決生效后30日內自行提走堆放在被告宜賓天原股份有限公司倉庫內的60噸二水氯化鈣,逾期由被告宜賓天原股份有限公司自行處理。四、原告重慶凈龍化工廠于本判決生效后5日內賠付被告宜賓天原股份有限公司損失4360.5元。五、駁回被告宜賓天原股份有限公司的其余訴訟請求。
原再審判決認為,原、被告口頭約定買賣二水氯化鈣產品的協議,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對第二批以后的產品,協議約定的運輸工具為火車,提貨地點為宜賓北站。后被告擅自改變運輸工具和交付地,自行指派汽車到原告處提貨。原告雖對被告擅自改變約定的行為未予同意,但仍將與第一批相同質量的60噸二水氯化鈣交付給了被告,應視為原告對被告擅自改變約定行為的認可,是雙方對口頭約定中的部分條款的變更,沒有違反法律規定,本院予以確認。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原告處是標的物所有權的交付地和產品驗收地,按照雙方約定,原告在變更后的履行地將60噸二水氯化鈣產品交付給被告,已完成交付產品義務。受托人接收產品后未提出任何異議且將產品運到被告處,被告再次驗收過磅入庫,以示被告已接收產品,合同目的已經實現。依照《合同法》第一百六十條規定被告應向原告支付貨款,但被告接收產品后拒不支付貨款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原告要求被告支付65.18噸二水氯化鈣產品價款的請求理由正當,所例舉的證據予以采納,其請求本院予以主張。原告要求被告賠償因追收貨款造成的經濟損失1500元無證據證實,本院不予主張,其請求應予駁回。
關于誰委派提貨的問題,雙方均不承認是自己委派的駕駛員提貨。但從被告自認的因急需二水氯化鈣產品用電話通知原告改用汽車送貨,在原告未允許的情況下到原告處提貨的是宜賓運輸公司的貨車。據貨車駕駛員證實到原告處拉貨的是本公司電話通知的,且不認識原告的任何人員。從原告處拉貨到被告處,被告驗貨入庫等情況看,駕駛員到原告處提貨這一事實是受被告的委托。本院予以確認。
被告在反訴中提出,原告供應的第二批 60噸二水氯化鈣產品存在質量的問題,根據雙方約定,原告銷售給被告的二水氯化鈣產品應當符合國家標準。雙方的這約定是檢驗原告產品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對產品的檢驗期間,雙方沒有約定,根據《合同法》“沒有約定檢驗期間,應及時檢驗”的規定,被告在派人到原告處提貨時更應根據標準及時檢驗。而被告派去的人員在提貨時并未提出異議,也未拒收產品,而是將產品拉回被告處,被告過磅入庫,應視為驗收了原告的產品,事后被告才用電話告訴原告稱產品不合格,要求原告派人處理。原告為證實被告的說法,第三天派副廠長到被告處,被告本應會同原告派去的人員相互配合對該產品的堆放地即庫房予以確認,并查看產品后封存,取樣報國家質檢部門檢驗,確定產品是否有質量問題。但被告對原告派去的人員拒不接待,而僅憑被告方證詞稱產品有質量問題,缺乏證據證實。所列舉的證據1、2、 3是被告自行調查所作的筆錄屬單方言詞證據,不能證明產品的質量問題。證據4、6即“退貨函”,本應是被告行使告知義務。但二次“退貨函”均不是被告發出的,而是被告下屬供銷處發出的,對外本不具有法律效力。在訴訟中,被告作為證據提出,可視為被告對其供銷處發函行為的追認。但“退貨函”原告是否收到,被告未列舉證據證實。且“退貨函”僅是復印件,沒有原件核對,不能作為證據采用,故被告的告知義務不能成立。證據8、10、11、12,系被告內部各職能部門處理物品的操作程序,雖在通知,報告中提到處理的是原告的產品,但均是被告內部職能部門自認行為,并沒有證據證實是原告的產品,被告至今也沒有證據證實按照證據7中的規定進行檢驗,其處理程序與本案無關,對上述證據本院不予采納。對證據13是被告公證處作出的公證書等,均是根據被告一方提供的依據。該證據不能證明是原告的產品,其證據本院不予采納。對證據14、15,運輸產品的駕駛員對到原告處提貨交付給了被告這一事實,有被告的反訴狀印證,本院予以采納。駕駛員受被告委托,到原告處提貨時有驗收產品的職責,但在提貨時,駕駛員對原告的產品并未提出異議,在被告過磅、卸貨入庫時也未指出原告的產品外包裝不合格,而事后又回憶說產品外包裝不合格,并指認被告所拍的照片上是原告的產品,這種證詞前后矛盾,本院不予采信。對證據16,貨車主人證實到原告處拉產品是駕駛員告訴他的,而駕駛員證實是公司電話通知他的,兩人說法不一,對該證據本院不予采納。對證據17,被告的職工,汪為明的反思材料,屬內部材料,不能證明原告的產品有質量問題,本院對該證據材料也不予采納。本院在原審、再審中均向原告發出限期舉證通知書,被告收到通知到本案審理終結時止,均未提供有效證據證實原告的產品有質量問題。故被告的反訴請求,缺乏證據支持,現所列舉的證據不能形成鎖鏈。其請求原告支付占用庫房的經濟損失的理由不能成立,其請求應予駁回。
原審判決確認原告供給被告的5.18噸二水氯化鈣產品之貨款的主張是正確的,應予維持。而對被告之反訴請求予以主張不當,依法予以糾正。據此,判決:一、維持本院作出的(2004)九民初字第1788號民事判決中的第一項;撤銷第二、三、四、五項;
二、原審被告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內向原審原告支付貨款37800元及利息(利息從2004年7月23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至付清本金時止);三、駁回原審原告要求原審被告支付因追收貨款所造成的差旅費損失之訴訟請求;四、駁回原告被告之反訴請求;原審訴訟費2312元,再審訴訟費 2312元,反訴訴訟費257元共計4881元,由原審被告負擔。原審原告在原審中預交的1200元,本院不予清退,由原審被告直付給原審原告。原審被告預交的257元,本院不予清退,原審被告所欠的原審、再審訴訟費3424元,限原審被告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5日內向本院繳納。
天原公司上訴理由及請求:一、原一審法院作出的(2005)九民監字第14號民事裁定書嚴重違反法定的關于再審立案的規定。因本案沒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原審法院裁定進入再審程序,這從民事法律原理上是無法解釋的,從而不難看出一審法院存在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二、再審判決違反法律和有關訴訟證據采信的規定,背離法律事實,全盤采納被上訴人單方證據,支持其再審訴訟請求。雙方此前對貨物買賣達成了口頭協議,不能簡單以運輸車輛是我司委派。三、被上訴人所供二水氯化鈣產品是2004年5月15日運抵后過磅,需說明的是依據我司的物資采購管理流程規定過磅不經檢驗。我司入庫前驗收即發現該產品的包裝及內裝貨物質量有問題即拒收,但因無被上訴人人員在場的情況下,只得同意暫存于庫房代為保管,等待被上訴人處理。這一事實,卻被一審法院認定為驗收入庫,其推斷既不合情理,也無任何證據予以支持。四、關于產品質量不合格問題,我司在當天電話告知被上訴人并要求其立即派員處理,這一事實已經被上訴人的書面回函及來員處理所證實;2004年5月17日被上訴人人員到我司解決其產品質量問題未果,原因是該產品并沒有入庫,根據我司管理流程,不歸使用部門處理以及對方人員拒不運回所致。五、我司反訴請求被上訴人供應不合格的產品而占用我司倉庫近250平方米,造成我司損失近4500元。請求撤銷原再審判決,維持原一審判決。
化工廠辯稱:一、2004年5月13日,天原公司因生產急需要求我廠用汽車送貨一批,我廠未同意,天原公司在同月14日委派兩輛貨車來我廠提運二水氯化鈣60T,有該車駕駛員代表天原公司在我廠的送貨單上簽字為證。若是我廠送貨,那么,送貨單何須兩駕駛員簽字驗收?豈不跟上一次一樣,由天原公司生產管理部直接驗收,因此,天原公司之說法不能成立。二、天原公司以60T二水氯化鈣以其包裝、質量不合格為由拒付貨款沒有事實依據,因天原公司在一審民事反訴狀中稱“2004年5月17日¨¨當天,化工廠到天原公司解決質量問題,由于雙方分歧較大,未達到一致處理意見。”在一審質證中又稱:“¨¨原告到被告處協商,但未找對部門即返回”,對此前后自相矛盾的說法,能證明什么呢?既然天原公司認為有包裝、質量問題,我廠來貴公司,就應共同去指認貨物的存放地點,共同封存取樣,確定有關質監部門進行檢測¨¨,憑其檢測結果來支持自己的主張。遺憾的是天原公司不予配合。故天原公司之上訴理由無事實依據,其請求于法無據,應予駁回。
經再審查明,2004年5月,天原公司與化工廠口頭約定由化工廠供給天原公司二水氯化鈣產品,每噸單價630元。同年5月12 日,化工廠供給天原公司二水氯化鈣產品5.18噸,包裝上均有廠名、產品名稱及產品標志等包裝袋包裝,經天原公司驗收合格。后雙方又口頭約定,由化工廠每月向天原公司提供二個火車皮的符合國家標準的二水氯化鈣產品,每噸單價630元,產品到站為宜賓北站,5月13日,天原公司因生產急需二水氯化鈣產品,便用電話通知化工廠改用汽車送貨,化工廠接到電話通知,未同意天原公司的要求。5月14日中午,天原公司自行聯系的川Q09749和川Q10600號兩輛貨車到化工廠處提貨?;S組織裝卸工人為天原公司指派來的兩輛貨車上搬運與第一批相同質量及相同包裝的二水氯化鈣產品共計60噸?;S將60噸貨單交給提貨人即貨車駕駛員,并由提貨人簽收。5月15日,產品運到天原公司處,經天原公司過磅計量為60噸,并卸貨存放于天原公司的倉庫內。后天原公司電話告之化工廠稱,產品的外包裝和質量存在問題,要求化工廠派人解決。5月17日化工廠派副廠長周水清和工作人員借用桂科的小車到天原公司處,天原公司對化工廠派來的人員拒不接待,也未讓化工廠人員查看存放于天原公司倉庫內的二水氯化鈣產品,也未對化工廠供給的產品進行封存,化工廠于當天返回。2004年5月21 日化工廠又向天原公司去函,函件中對雙方約定購銷二水氯化鈣產品,天原公司自提產品及到天原公司處解決問題的經過作了說明,并提出要求天原公司對產品質量進行檢驗,天原公司收到函件后未作答復。化工廠遂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天原公司支付貨款41063.40元及利息和追收貨款造成的經濟損失1500 元,并由天原公司承擔訴訟費用。在原審審理中,天原公司提出反訴,認為化工廠供給的二水氯化鈣產品質量存在問題,要求化工廠拉回產品并承擔占用倉庫的損失費4500元。
另查,2004年5月14日提貨人杜躍強、羅金友簽名的送貨單兩份。證明供給天原公司的二水氯化鈣為60噸。原審中,天原公司請求出庭作證的證人貨車駕駛員杜躍強作證,證明到化工廠處拉貨是公司領導通知的到化工廠處拉貨到天原公司處,天原公司收貨過磅入庫及所拉的貨有雞、鴨、魚飼料袋包裝產品的情況。
天原公司之供銷處于2004年5月17日發給化工廠的“退貨函”復印件一份。函件的內容認為天原公司已嚴格按 HG/T2327-92標準檢測,化工廠的產品從外包裝到內在質量不合格,要求化工廠務必于5月19日18時前將送來的60噸貨物全部退走,否則按廢品處理。桂科的證詞證明2004年5月17日原告的副廠長和工作人員借用他的小車到被告處的情況。
2004年5月21日,化工廠發給天原公司的告知函復印件一份。證明雙方口頭約定購二水氯化鈣,天原公司指派貨車員到化工廠處自提產品。5月17日化工廠派人到天原公司處,天原公司未接待,同時要求天原公司對產品進行化驗檢測等情況。
天原公司自行調查駕駛員所作出的調查筆錄一份。證明其在化工廠處拉貨,并從天原公司自拍的照片上確認是化工廠的產品情況。
上述事實,有送貨單、提貨單、雙方函件和有關證人證詞及當事人之陳述等庭審質證,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天原公司與化工廠口頭約定買賣二水氯化鈣產品的協議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內容未違反國家法律禁止性規定,應為有效。關于雙方對第二批產品之質量、包裝以及是否系天原公司要求并委派駕駛員提取發生爭議的問題。結合本案相關證據和供需雙方情況作如下評析:由于天原公司系需化工廠所產產品之用戶,天原公司在購買第一批產品驗收認可無異議后,電話要求化工廠供給第二批二水氯化鈣產品。第二批貨物由天原公司所在地的運輸車輛提貨并交付給了天原公司,有運輸車輛駕駛員之證詞證明了這一事實,并證明了天原公司需求第二批產品這一客觀意愿。第二、第二批產品如有質量或包裝問題,天原公司理應拒收或應在化工廠派員來協調處理時予以協商處理。但從雙方在原審中所提供證據看,證明了化工廠在此情形下是持積極態度,故雖雙方對第二批產品發生質量或包裝問題未予妥善處理之責任在于天原公司,其所造成之經濟損失理應由天原公司自行承擔。第三、關于天原公司反訴要求化工廠賠償給其造成損失費4500元的問題,經審理認為,由于化工廠所供之產品已經天原公司接收并入庫,且后化工廠來人處理其不予協同處理,對該產品占用之倉庫費亦應由天原公司承擔,故其反訴請求于法據,不予主張。綜上,上訴人天原公司之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其請求依法不予支持。原再審判決認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判決并無不當,應予以維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維持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法院(2005)九民再字第9號民事判決。
本案上訴案件受理費1312元,其他訴訟費1000元,合計2312元,由上訴人宜賓天原股份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黃 虹
審 判 員 林 華
代理審判員 唐代忠
二00五 年 十二 月 八 日
書 記 員 李 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肖志銀律師,畢業于省部共建大學法學院大法學專業,曾系“春暉行動”貴州民族大學分校副會長,南明區民商事案件調解中心兼職調解員,現為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及貴州省律師協會會員。 辦案經驗豐富且擔任多家政府、公司專業法律顧問,如:黔南州惠水縣羨塘鎮人民鎮府、清鎮市住建局、清鎮市公共住宅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貴州世紀中意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貴州弘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貴州鑫華凱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等。 執業以來辦理案件近300余起,均取得良好效果,其中重大法律服務案例有:碧桂園貴州地區商業套案、貴州德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套案、貴州弘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套案、潘華與貴州大地永樂置業有限公司合同糾紛案、曾圣蓉與貴州廣播電視臺返還原物糾紛、貴州結廬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租賃合同糾紛案、清鎮市公共住宅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生命權糾紛等。
高級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復核死刑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書
2020-10-14查詢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支持刑事抗訴意見書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回執)
2020-10-14接受刑事案要件登記表
2020-10-14×××看守所釋放證明書
2020-10-14×××看守所健康檢查筆錄
2020-10-14×××公安局鑒定聘請書
2020-10-14×××公安局詢問通知書
2020-10-14犯罪嫌疑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書
2020-10-14×××看守所暫予監外執行罪犯監督考察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辯護律師收集案件材料許可證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起訴書(單位犯罪案件適用)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起訴決定書(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請抗訴報告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