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佛中法民一終字第860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林惠珍,女,1958年12月13日出生,漢族,住佛山市高明區富灣鎮杜江村。
委托代理人杜新華,廣東群立弘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陳雄柏,廣東群立弘律師事務所律師助理。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杜端潮(又名杜細雄),男,1966年11月8日出生,漢族,住佛山市高明區富灣鎮杜江寨村。
委托代理人區立民,男,1960年9月25日出生,漢族,住佛山市高明區荷城蘇塘村。
原審被告佛山市高明區富灣鎮杜江村民委員會杜江村民小組。住所地佛山市高明區富灣鎮杜江村。
負責人杜志德。
上訴人林惠珍因征地補償款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人民法院(2004)明民一初字第19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己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2001年1月18日,原告以被告林惠珍的名義與另一被告杜江村民小組簽訂了一份“里魚田魚塘承包合同”,合同對承包期、租金及交租方式等作了約定。之后原告便對該魚塘進行耕養,2001年的魚塘承包款由原告直接交付給杜江村民小組,而此后每年的承包款皆由原告交給被告林惠珍再由其轉交給杜江村民小組,由該村民小組出具收據給林惠珍。從2003年11月起,富灣鎮政府征用杜江村民小組的土地,原告所耕養的里魚田魚塘亦在征用之范圍。鎮政府將所有征地補償款項(包括退還當年的承包款)劃到該村民小組帳上,補償款項的發放由該村民小組進行操作。同年12月,該村民小組公布了有關征地補償的事項。之后將里魚田魚塘當年的魚塘承包款5574元、青苗補償費15372元合共20946元發放給了合同簽訂者林惠珍。原告知情后,多次與村長交涉未果,認為兩被告的做法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權益,遂提起訴訟。
原審判決認為:原告以被告林惠珍的名義與被告杜江村民小組所簽訂的“里魚田魚塘承包合同”是在平等、合法的基礎上簽訂的,該合同是有效合同,該村民小組明知原告借林惠珍的名義承包本村的魚塘,一直以來并無提出異議,同時還收取原告所交的塘租,是對這一事實的確認。從原審法院采信的證據中均能證明魚塘的實際經營者是原告。該合同在履行過程中,魚塘被富灣鎮政府所征用,鎮政府以將相關的征地補償款項(包括退還當年的魚塘承包款)劃到該村民小組帳上并由其實際操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及《廣東省征用農村集體所有土地各項補償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被征用土地青苗補償費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歸青苗及地上附著物的所有者所有。原告是魚塘的實際經營者,因此,魚塘的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應歸其本人所有。對于2003年的魚塘承包款,由于鎮政府于 2003年11月份才征地,而魚塘承包合同約定第三年(即2003年)的承包款應在2002年農歷12月26日收取,該魚塘在此期間還是由原告耕養,故 2003年的塘租5574元是原告所交納,亦應退還給其本人。杜江村民小組不知魚塘的實際經營者有幾人,只是按魚塘承包合同的簽訂者來發放補償款項,遂將本該屬于原告的補償款發放給了被告林惠珍,其本身并無過錯,因此無須承擔本案的民事責任,而被告林惠珍收取了本屬于原告的補償款實屬不當,已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應予以退還給原告。原告所稱符合理據,且證據充足,應予以支持。因不知情,其開始所請求的數額20694元,后經核實變更為20946元,應予準許。被告林惠珍稱原告在程序上無權取得青苗補償款,在實體上無權分享土地征用部門所支付給林惠珍的補償款,并認為林惠珍將魚塘轉包給原告沒有經杜江村民小組同意的轉包行為違法,同時還認為林惠珍不存在侵權行為等,以及2003年的魚塘承包款由其交納,要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均缺乏理據,不予采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一款之規定,判決:一、被告林惠珍應在判決生效后10日內退還所收取的魚塘補償款(含退還2003年度的魚塘承包款、青苗補償費)20946元給原告杜端潮;二、被告高明區富灣鎮杜江村民委員會杜江村民小組不承擔本案的民事責任。本案受理費838元由被告林惠珍承擔。
林惠珍不服上述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認為:一、原審認定事實不清。1、原審認定杜端潮“以林惠珍的名義與被告杜江村民小組所簽訂的合同合法有效”錯誤。因為:(1)原審的證據材料只能認定林惠珍與杜江村民小組所簽訂的合同合法有效。(2)并無相關證據證明杜端潮是以林惠珍的名義與杜江村民小組簽訂合同。杜端潮實際耕養魚塘,只是林惠珍依法行使土地流轉權的結果。(3)如果杜端潮真以林惠珍的名義與杜江村民小組簽訂合同,則該合同因規避農村集體土地向集體以外的單位或個人發包必須經村民大會討論通過的強制性規定,同時剝奪了其他村民在同等情況下的優先承包權,該合同無效。2、原審認定“杜江村民小組明知原告借林惠珍名義承包本村合同,一直以來并無提出異議”,與其后認定“杜江村民小組不知魚塘的實際耕養者有幾人”,明顯自相矛盾。3、原審并無任何證據證明富灣鎮政府的征地行為是合法有效的法定征地行為。林惠珍收到的解除承包合同補償款,是鎮政府與林惠珍、村民小組協商的結果,而非杜端潮所訴的法定青苗補償款。4、原審認定“2001年的魚塘承包款由原告直接交付給杜江村民小組,而此后每年的承包款皆由原告交給被告林惠珍再由其轉交給杜江村民小組”,是錯誤的。實際上,2001年的魚塘承包款是林惠珍在投標時所投的金額,當時直接充作第一年的承包租金。其后兩年的租金均是在杜江村民小組向林惠珍追收時,由林惠珍先行墊付,然后再由林惠珍向杜端潮追討。第三年的租金杜端潮根本沒有支付予林惠珍。林惠珍在原審期間提交的魚塘第三年租金的原始收據,既是書證又是物證,可以證明林惠珍交款的事實。二、原審適用法律錯誤。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適用前提是,土地的征用嚴格依法定程序履行相關的征地審批手續,并依《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履行發布征地公告、辦理征地補償登記(不登記的不列入補償范圍)、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和交付土地等程序。原審在無任何證據支持的情況下,直接認定訴爭的補償款是法定征地補償,并引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判案,明顯屬適用法律錯誤。2、原審認定林惠珍侵權錯誤。(1)侵權行為成立的前提條件是被侵害權利的存在,杜端潮不依《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申報補償登記,在確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時不提出異議,已在程序上失去了要求補償的權利。杜端潮承包林惠珍轉包的魚塘,從來沒有因土地征用而有所損失,根據青苗補償是對經營實際損失進行補償的法律規定,杜端潮在實體上也無權要求青苗補償。綜上,本案不存在杜端潮被侵害的權利。(2)侵權行為成立的條件包括:行為的違法性、主觀過錯、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本案中,林惠珍與鎮政府、杜江村民小組協商,以收取補償款的條件解除原承包合同,是林惠珍對自己權利的處分。林惠珍的行為并不違反法律規定,其所收到的補償款是對放棄繼續耕養魚塘的補償。林惠珍主觀上更沒有侵占杜端潮財產的故意。杜端潮在耕養魚塘過程中,并沒有受到任何損失。既然沒有損失,就談不上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因此,林惠珍收取補償款的行為不構成對杜端潮的侵權。三、林惠珍不是侵權人,無返還財產的義務。1、杜端潮不依《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申報自己的權利,或者在確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時不提出異議,只能視為杜端潮對自己權利的放棄。2、即使本案的土地征用屬合法征用,杜端潮已依法申報補償登記和提出補償異議,且杜端潮確因土地征用而有很大的損失,侵害杜端潮青苗補償權利的也不是林惠珍,而應是杜江村民小組。四、關于本案的一些事實說明和問題探討。1、實際征地及青苗補償問題。在沒有合法的證據證明之前,只能認為訟爭魚塘的征地還沒有經過省國土資源廳和國家國土資源部的審批,并不是法定的土地征用。杜端潮所訴的“青苗補償”,已不是法定意義上的青苗補償,而只是一種象征意義的補償,因為法律明確規定“青苗補償”是對因征地導致經營者投入沒有收益或收益減少的補償,沒有青苗(或損失)的依法不予補償。原審按法定征用土地的概念去判案,不僅缺乏事實依據,更脫離實際。2、杜端潮的訴求,不合法、不合理。作為杜江村的外村人,杜端潮通過林惠珍的轉包取得魚塘耕養,本身已規避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剝奪了其他村民的優先權利,且杜端潮第三年沒交一分錢塘租,卻白耕養了一年多的魚塘,杜端潮在土地征用過程中根本沒有任何損失。據此請求:1、撤銷原判。2、改判駁回杜端潮的訴訟請求。3、一、二審訴訟費用由杜端潮承擔。
被上訴人杜端潮答辯認為:一、杜端潮以林惠珍名義與杜江村民小組所簽訂的《魚塘投包合同》,是在平等、合法的基礎上訂立的,故該合同有效,應受法律保護。涉訟魚塘是在村民大會上,由全體村民見證投標取得,杜江村民小組明知杜端潮借林惠珍名義耕養其村魚塘,而無提出異議,同時還收取了杜端潮所交納的魚塘承包款,應視為三者間對這一行為的默認。且林惠珍也承認了魚塘承包合同由其簽訂,但實際耕養者是杜端潮這一事實。杜端潮并不是第一次以此種方式耕養杜江村民小組的魚塘,以往也有先例,這有杜江村民小組與杜江村民委員會的證明證實。二、原審認定事實并不存在矛盾之處。杜江村民小組不知魚塘的實際耕養者有幾人并沒有矛盾,因為杜端潮所耕養的魚塘完全可以從中再對外發包耕養或以股份形式耕養。三、林惠珍認為富灣鎮政府的征地行為不合法,未舉出任何證據證明。四、林惠珍稱杜端潮沒有依《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及時申報補償登記,在程序上失去了要求補償的權利,系林惠珍對法律理解錯誤。依《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第三十二條之規定,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都有權去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本案中,被征用的魚塘屬于杜江村民小組所有,而村民小組已在規定期限內辦理了征地補償登記,故杜端潮完全有權接受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五、林惠珍稱杜端潮繼續耕養魚塘有違法所得,是錯誤的。魚塘被征用,其所有權也自然轉移為政府所有,但因還未填土,政府允許杜端潮繼續耕養魚塘一段時間,因此,杜端潮繼續耕養魚塘是合法的。林惠珍稱杜端潮沒有因土地被征用而有損失,沒有根據,且有否損失與林惠珍無關。六、林惠珍稱其收到的補償款是對其放棄繼承耕養魚塘的補償,是完全錯誤的。林惠珍并非實際耕養者,根本不存在放棄魚塘耕養的權利,更不存在其所得的補償。而杜端潮收到的補償款,是征地單位依法對魚塘實際耕養者的青苗及地上附著物的補償,林惠珍收取該款屬于不當得利,應該立即退給杜端潮。七、林惠珍稱原審所訴的“青苗補償”不是法定意義上的青苗補償,而是一種青苗補償的慣例,此種說法沒有依據,是完全錯誤的。八、林惠珍稱杜端潮“第三年沒交一分錢塘租,白白耕養了一年多魚塘”,與其前稱杜端潮“通過轉包取得魚塘的耕養”,明顯自相矛盾。
原審被告佛山市高明區富灣鎮杜江村民委員會杜江村民小組在二審期間未作陳述。
經審查,本院對原審判決認定的除“ 2001年的魚塘承包款由原告直接交付給杜江村民小組,而此后每年的承包款皆由原告交給被告林惠珍再由其轉交給杜江村民小組”外的事實予以確認。
上訴后,查明:2001年的魚塘承包款由被上訴人杜端潮直接交付予原審被告佛山市高明區富灣鎮杜江村民委員會杜江村民小組;2002年的承包款由被上訴人杜端潮交給上訴人林惠珍,再由其轉交予原審被告佛山市高明區富灣鎮杜江村民委員會杜江村民小組;2003年的承包款則由上訴人林惠珍墊付予原審被告佛山市高明區富灣鎮杜江村民委員會杜江村民小組,其后上訴人林惠珍曾向被上訴人杜端潮追收該款,但未果。
本院認為:對于涉訟魚塘承包合同的簽訂及履行過程,訟爭雙方分別提出了相反的事實主張及證據材料,其中上訴人林惠珍主張其系以自己的名義承包涉訟魚塘,但因經濟等方面的原因,在合同簽訂當日即將魚塘轉包予被上訴人杜端潮,作為對價其收取了被上訴人杜端潮數百元;而被上訴人杜端潮則抗辯認為上訴人林惠珍僅系涉訟魚塘的名義承包人,其本人方系魚塘的實際經營者。從訟爭雙方提交的據以支持其事實主張的證據材料分析,被上訴人杜端潮提供的證據材料的證明力較上訴人林惠珍提供的證據證明力為強。上訴人林惠珍對于其所述稱的收到被上訴人杜端潮給付的數百元轉包款等基礎事實,在其所提交的證據材料中并未能得到反映。原審經綜合分析判斷訟爭雙方所提交證據的證明力大小后,對證明力較大的證據予以采信,并據此確認被上訴人杜端潮提出的事實主張,認定“里魚田魚塘承包合同”系被上訴人杜端潮以上訴人林惠珍名義與原審被告佛山市高明區富灣鎮杜江村民委員會杜江村民小組所簽訂,魚塘的實際經營者系被上訴人杜端潮正確,本院予以維持。涉訟的魚塘承包合同系相關各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其內容并未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依法有效成立,應受法律保護。被上訴人杜端潮作為魚塘的實際經營者,在履約過程中遇承包的魚塘被征用,依《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之規定,其有權獲取相應的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而由于政府部門已將征地補償款項發放予合同的名義承包人林惠珍,故上訴人林惠珍有義務將其所收取的相關款項交付予實際權利人杜端潮。上訴人杜端潮現訴請被上訴人林惠珍返還征地補償款,合法有據,應予支持。上訴人林惠珍主張其所收取的款項性質實為解除承包合同補償款,系其與鎮政府、村民小組協商的結果,其收取該款并未對被上訴人杜端潮的權利構成侵害等,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本院不予采納。關于訟爭的2003年的魚塘承包款,雙方當事人在二審期間均已確認系由上訴人林惠珍向原審被告佛山市高明區富灣鎮杜江村民委員會杜江村民小組墊付的,被上訴人杜端潮主張其已于上訴人林惠珍墊款后的20日左右償付了該筆承包款,未提供相關證據材料予以證實,本院不予采信。故此,對于富灣鎮政府所退還的2003年的魚塘承包款,被上訴人杜端潮無權提出主張。原審判令上訴人林惠珍歸還2003 年的塘租予上訴人杜端潮欠當,應予糾正。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二)、(三)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人民法院(2004)明民一初字第198號民事判決主文第二項。
二、變更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人民法院(2004)明民一初字第198號民事判決主文第一項為:上訴人林惠珍應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10日內退還所收取的青苗補償費15372元予被上訴人杜端潮。
三、駁回被上訴人杜端潮的其他訴訟請求。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各838元,合計1676元,由上訴人林惠珍承擔1230元,被上訴人杜端潮承擔446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杜 秉 沛
代理審判員 林 煒 烽
代理審判員 吳 健 南
二○○四年十月十日
書 記 員 劉 雁 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4503201711409460
廣西劍化犁律師事務所
簡介:
專業處理借貸糾紛、離婚訴訟、人身侵權糾紛,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最大限度維護當事人的利益!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樣式五)
2020-10-14訴前財產保全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證據移交清單(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駁回自訴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指定辯護函(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不提請抗訴決定書
2020-10-14撤銷停止執行死刑意見通知
2020-10-14刑事賠償決定書
2020-10-14刑事賠償立案決定書
2020-10-14刑事起訴書
2020-10-14詢問筆錄
2020-10-14×××公安局收取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通緝令
2020-10-14×××公安局撤銷案件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復議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直接受理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