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2006)滬高民三(知)終字第98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元祖夢果子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青浦區趙巷鎮滬青平公路3398號。
法定代表人張秀琬,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張金銘,上海市光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上海金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郭守敬路498號浦東軟件園A-95座。
法定代表人李菲,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董際平,上海市同建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管華潔,上海市同建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上海元祖食品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虹口區通州路35號。
法定代表人張秀琬,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張金銘,上海市光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海元祖夢果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夢果子公司)因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侵權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2006)滬二中民五(知)初字第11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6年11月16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被告夢果子公司及第三人上海元祖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元祖)共同的委托代理人張金銘、被上訴人上海金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盛公司)的委托代理 人管華潔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原告金盛公司系SUM企業資源計劃系統V2.0計算機軟件(以下簡稱SUM/ERP V2.0軟件)的著作權人。2001年10月12日,原告金盛公司與第三人上海元祖簽訂《SUM/ERP軟件和實施項目的合同》(以下簡稱系爭合同)。該 合同有如下約定:1、合同中的買方為第三人上海元祖,賣方為原告金盛公司。2、合同正文中有“鑒于買方愿意在其維爾京食品有限公司內部建立一個以ERP為 核心的企業信息系統”的陳述。3、合同約定的賣方許可買方使用的軟件包括:SUM/ERP V2.0軟件、SUM/POS 1.0軟件。4、合同附件二約定的交貨/安裝時間和實施進度包括:(1)需求調研、SUM/ERP軟件配置、SUM/POS軟件修改、系統模擬運行應在 2001年11月底之前完成;(2)上述調研階段完成后,上海分公司在2001年12月底前完成上線,臺灣分公司上線時間未約定,其他四家分公司并行推廣的時間為平均6個月內完成;(3)上線階段完成后,正式運轉三個月,本項目即告結案。5、合同附件三約定的價格條款包括:本項目為在買方維爾京元祖實施 SUM/ERP、SUM/POS。(1)自有軟件和實施服務的價格明細如下:上海分公司SUM/ERP為人民幣50萬元、SUM/POS為人民幣10萬 元,合計人民幣60萬元。臺灣分公司SUM/ERP、SUM/POS為人民幣60萬元。其他四個分公司SUM/ERP、SUM/POS各人民幣35萬元。臺灣與其他分公司的SUM/ERP和SUM/POS的價格占比與上海分公司相同。(2)價格包含軟件費用、培訓費用和系統上線之前的實施服務費用。(3) 此價格為閉口價格:在買方維爾京元祖的使用范圍內,賣方不再按照模塊或用戶數收費。6、合同附件四約定的軟件許可條款包括:(1)許可的授予,賣方授予買 方使用和復制SUM/ERP V2.0、SUM/POS 1.0不可轉讓的非獨家許可。(2)使用限制,買方只可將程序用于賣方按本協議條款提供作為每個系統一部分的計算機,除非SUM/ERP系統計算機故障而使用備用的計算機。但是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得將程序提供他人使用。(3)復制限制,買方不得復制程序或其任何部分,除非為了備份、存檔和將程序置于適宜執行形式的復制。(4)轉讓限制,除非協議允許并經賣方書面形式同意,買方不得出售、轉讓、許可、轉移或以其他方式提供程序等。
一審庭審中,各方當事人向原審法院確認系爭合同中的上海分公司指第三人上海元祖,臺灣分公司指住所地在臺灣的元祖公司,其他四家分公司分別指無錫元祖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錫元祖)、杭州元祖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元祖)、成都元祖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成都元祖)、北京元祖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元祖)。其中第三人上海元祖、無錫元祖、杭州元祖、成都元祖根據上述合同的約定,實際安裝了 SUM/ERP V2.0軟件、SUM/POS 1.0軟件,并支付了合同約定的款項。臺灣分公司、北京元祖既未安裝SUM/ERP V2.0軟件、SUM/POS 1.0軟件,也未支付相應貨款。
另查明,被告夢果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20日,系維爾京元祖下屬獨資子公司。被告夢果子公司在其經營管理中自行安裝、使用了由第三人上海元祖提供的SUM/ERP V2.0軟件。第三人上海元祖成立于1993年2月12日,由上海好運道食品廠與元祖食品(新加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無錫元祖成立于1995年5月29 日,由無錫市南站無線電廠和維爾京元祖合作成立。杭州元祖成立于1994年5月16日,由杭州江南春食品工貿公司與元祖食品(新加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 成都元祖成立于1997年7月30日,由成都市武侯區桂溪工商企業公司與維爾京元祖合作成立。北京元祖成立于1998年11月17日,系維爾京元祖下屬獨資子公司。
本案中,各方當事人的爭議焦點在于:被告能否基于系爭合同的約定使用SUM/ERP V2.0軟件。
原審法院認為,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有爭議的,應當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詞句、合同的有關條款、合同的目的、交易習慣以及誠實信用原則,確定該條款的真實意思。本案中,首先,系爭合同附件三“自有軟件和實施服務的價格明細”中,明確約定了實施合同項下 SUM/ERP、SUM/POS的是第三人上海元祖、臺灣分公司、無錫元祖、杭州元祖、成都元祖、北京元祖,并約定了各自應當承擔的軟件費用。且合同附件二“交貨/安裝時間和實施進度”中有關上線及項目結果的約定,僅針對上述六家公司。因此,上述合同中“在買方維爾京元祖使用范圍內”,應當僅限于上述六家 公司。其次,在上述合同的履行中,臺灣分公司、北京元祖未履行合同,也未支付相應款項。因此,合同中的軟件價格應分別僅針對相應的公司。而“此價格為閉口 價格:在買方維爾京元祖的使用范圍內,賣方不再按照模塊或用戶數收費”是指,合同約定的上述六家公司所購買的軟件價格是唯一的,每個公司內部因增加模塊或用戶數不再收費。第三,如合同中未特別指明,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一般不能對合同簽訂之后才成立的主體有約束力,本案中系爭合同簽訂于2001年10月12 日,被告成立于2002年8月20日。故僅憑合同中“鑒于買方愿意在其維爾京食品有限公司內部建立一個以ERP為核心的企業信息系統”的陳述,不能認為維 爾京元祖在合同簽訂后投資成立的被告夢果子公司有權基于合同使用SUM/ERP V2.0軟件。最后,合同附件四“軟件許可條款”中,明確約定除非協議允許并經賣方書面形式同意,買方不得出售、轉讓、許可、轉移或以其他方式提供程序給他人,故被告未經原告許可,無權自他人處獲取軟件并使用。因此,對于被告夢果子公司關于其有權基于系爭合同的約定使用SUM/ERP V2.0軟件的辯稱意見,原審法院不予采信。
綜上所述,原審法院認為,原告金盛公司是SUM/ERP V2.0軟件的著作權人,其合法權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保護。被告夢果子公司未經原告金盛公司許可,在其經營管理中商業性使用SUM/ERP V2.0軟件,侵犯了原告金盛公司對SUM/ERP V2.0軟件所享有的著作權,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據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第(一)項、《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第二十四條第 (一)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之規定,判決被告夢果子公司立即停止使用原告金盛公司享有著作權的SUM企業資源計劃系統V2.0計算機軟件。本案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000元,由被告夢果子公司負擔。
判決后,被告夢果子公司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要求撤銷原判;判令上訴人可以合法使用被上訴人享有著作權的 SUM/ERP V2.0軟件;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其主要上訴理由為:原合同中“在維爾京元祖使用范圍內”的約定是指維爾京元祖相關聯的公司,該解釋符 合雙方簽訂合同的商業目的。如果僅指四家公司,則合同起始部分不需有“鑒于買方愿意在其維爾京食品有限公司內部建立一個以ERP為核心的企業信息系統”這 樣的陳述。故上訴人作為維爾京元祖的獨資子公司,有權利合法使用該軟件。
被上訴人金盛公司答辯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合同中并未列明上訴人,故其并非合法使用系爭軟件。
第三人表示同意上訴人的上訴意見。
二審程序中,各方當事人均未提供新的證據材料。
經審理查明,原審法院查明的事實屬實。
本院認為,本案涉及的焦點問題是上訴人是否有權依據被上訴人與第三人簽訂的軟件許可使用協議,合法使用被上訴人享有著作權的軟件產品。
上訴人認為,原合同中“在維爾京元祖使用范圍內”的約定是指維爾京元祖相關聯的公司,該解釋符合雙方簽訂合同的商業目的。如果僅指四家公司,則合同起始部分不需有“鑒于買方愿意在其維爾京食品有限公司內部建立一個以ERP為核心的企業信息系統”這樣的陳述。故上 訴人作為維爾京元祖的獨資子公司,有權利合法使用該軟件。本院認為,首先,本案系爭合同附件二中,關于系爭軟件的交貨、安裝時間和實施進度之問題,僅對上海分公司(即第三人)、臺灣分公司、其他四個分公司(雙方當事人均確認為無錫元祖、杭州元祖、成都元祖和北京元祖)的上線和整合運行時間進行了約定;同 時,系爭合同附件三對于合同價格也明確約定為:上海分公司人民幣60萬元,臺灣分公司人民幣60萬元,其他四個分公司各人民幣35萬元。因此,結合上述合 同約定,系爭軟件的安裝和價款應僅針對維爾京元祖的上述六家分公司。其次,系爭合同附件四對軟件的使用限制也有相關約定,即被許可人(第三人)只可將程序用于賣方(被上訴人)按本協議條款提供作為每個系統一部分的計算機;同時約定被許可人不得復制程序或其任何部分,除非用于備份、存檔等合理用途。上述條款 的約定已經明確表明,被上訴人僅允許第三人將系爭軟件用于該合同約定的六家分公司的相關計算機,而對于在后成立的上訴人,則顯然不符合上述許可使用的對象范圍。綜上,本院認為,對合同中“在維爾京元祖使用范圍內”及合同起始部分“鑒于買方愿意在其維爾京食品有限公司內部建立一個以ERP為核心的企業信息系統”之表述的理解,都應與其具體條款的含義相一致,即系爭合同的適用范圍僅針對維爾京元祖下屬六家分公司的內部范圍,而不應包括本案上訴人,故上訴人認為其作為維爾京元祖的獨資子公司,有權使用系爭軟件的上訴理由,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上訴人的上訴請求及理由無事實及法律依據,應予駁回。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000元,由上訴人上海元祖夢果子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張曉都
審 判 員 于金龍
代理審判員 王靜
二○○六年十二月七日
書 記 員 董爾慧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登記授權委托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駁回自訴用,樣式一)
2020-10-14刑事裁定書(上級法院決定提審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調查專用證明(刑事)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刑事判決書樣式)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減、免罰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補正裁判文書失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監視居住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一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報請核準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案件報告(中級人民法院用)
2020-10-14提請收集、調取證據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解除扣押決定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回執)
2020-10-14指定管轄決定書(送達被指定管轄的人民檢察院)
2020-10-14詢問證人筆錄
2020-10-14呈請拘留報告書
2020-10-14悔改書(因取保候審給法官)
2020-10-14出入境管理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取保候審保證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