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東民三終字第18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東營市經緯商貿城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墾利縣中興路92號。
法定代表人:伍和云,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楊昌山,男,1966年8月22日出生,漢族,東營市經緯商貿城有限責任公司職工,現住東營市墾利縣中興路180號。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新德(利津縣陳莊鎮瑞豐建筑機具租賃站業主),男,1967年3月11日出生,漢族,個體工商戶,現住利津縣陳莊鎮陳中村。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韓華西,男,1969年11月18日出生,漢族,利津縣陳莊鎮韓北村農民,現住該村。
兩被上訴人的共同委托代理人:朱子峰,山東正義之光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東營市經緯商貿城有限責任公司因保證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山東省墾利縣人民法院(2005)墾民初字第91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楊昌山,被上訴人韓華西,兩被上訴人委托代理人朱子峰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二原告曾于2004年11 月10日向利津縣人民法院起訴被告,要求被告承擔保證責任償還其為張遠擔保的租賃費4218元,被告提出管轄權異議,該案移送原審法院審理。2005年3 月21日,原、被告和解,被告為原告出具《保證書》,保證在2005年4月底從張遠工程款中扣付給原告租賃費4218元,原告撤回了起訴。但被告未履行《保證書》。2005年8月29日,二原告再次將被告訴至原審法院。
原告為支持其訴訟請求,提交以下證據:
證據一,《租賃合同》一份,簽訂日期為2004年 7月8日。租賃合同上出租方(甲方):利津縣陳莊鎮瑞豐租賃站,承租方(乙方):華安建筑公司二項目部,擔保方:東營市經緯商貿城有限責任公司。合同落款處甲方是二原告簽名,乙方是張遠、左瑞生簽名,擔保人處蓋有“東營市經緯商貿城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專用章”。該合同對租賃物收費標準、使用保管及修理費收取標準、丟失賠償標準、付款方式及違約責任等均作了約定。證明:原告的主體適格,合同上擔保人的章是承租人張遠找擔保人蓋的章,原告并不知道其未經被告授權。
證據二,承租方的經辦人張遠、左瑞生出具的欠條原件兩張,證明欠租賃費4128元的事實存在。
證據三,《保證書》一份,是被告于2005年3月 21日為原告出具的。保證書載明:“張遠所欠租賃費肆仟貳佰壹拾捌元整。經緯商貿城公司保證在2005年4月底從張遠工程款中扣付給王新德和韓華西同志。撤訴后生效。代表人:楊昌山2005年3月21日”。該保證書上加蓋了被告的公章。證明被告已承認了其工程部為原告擔保的事實,應當承擔還款責任。
證據四,(2005)墾民初字第223號民事裁定書一份,證明:原告已按《保證書》的約定撤訴,保證書已生效。
證據五,《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一張,載明:字號名稱:利津縣陳莊鎮瑞豐建筑機具租賃站。經營者姓名:王新德。組成形式:個人合伙。執照有效期:自2001年6月25日至2015年9月20日。證明:二原告的主體適格。
被告東營市經緯商貿城有限公司對原告提交的證據發表以下質證意見:
對證據一,租賃合同上面蓋的是公司的工程專用章,對擔保一事持異議。
對證據二,就算是擔保,也只能為張遠擔保,金額只是2767.8元。因我公司與左瑞生沒有任何關系,所以對其出具的欠條上的1451元,不應承擔任何責任。
對證據三的真實性沒有異議。我們只是想幫助原告追回欠款,但不是要承擔保證責任。
對證據四、證據五均無異議。
被告東營市經緯商貿城有限公司未提交證據。
庭審中,原告陳述,在簽訂《租賃合同》前,我們與承租方約定,只有建設單位提供擔保,我方才同意租賃。當時簽合同時,張遠拿著租賃合同去建設方蓋的章,具體誰蓋上的章,怎么蓋的章我們不清楚。我們與承租方簽合同時,擔保人公章已蓋在租賃合同上了。
原審法院認為,針對原告主體是否適格的問題,原告提交了證據一及證據五。被告對證據五無異議,對該證據的效力,予以確認。證據五《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組成形式”:個人合伙,與原告陳述二原告系個人合伙一致,且《租賃合同》上二原告均在出租方簽名,被告對此無異議。《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七條規定:“個人合伙的全體合伙人在訴訟中為共同訴訟人。個人合伙有依法核準登記的字號的,應在法律文書中注明登記的字號”。根據上述規定,二原告在本案中主體適格。被告關于二原告主體不適格的主張,不予支持。關于被告主體是否適格的問題。被告承認原告提交的證據一《租賃合同》上面蓋的是被告公司的工程專用章且對原告提交的證據三即《保證書》的真實性無異議。被告為原告出具《保證書》,原告接受并按保證書約定撤訴后,該《保證書》發生法律效力。該保證書是對原告提交證據一即《租賃合同》中東營市經緯商貿城有限責任公司工程部為張遠的債務提供擔保的確認和補充。原、被告之間的保證合同成立并生效。被告的主體適格。《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因原、被告未約定保證方式,被告應承擔連帶責任。綜上,被告應償還原告的租賃費4218元。本案立案案由為租賃合同糾紛不準確,應為擔保合同糾紛。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的規定判決:被告東營市經緯商貿城有限責任公司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償還所擔保的原告王新德、韓華西的租賃費4218元。案件受理費179 元,案件實際支出費90元,共計269元,由被告東營市經緯商貿城有限責任公司負擔。
上訴人不服原審判決上訴稱,原審判決遺漏當事人,程序違法。本案保證合同無效,上訴人不應承擔責任。請求二審法院查清事實,依法改判。
被上訴人答辯稱,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維持。
二審審理查明的事實與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2004年7月8日瑞豐租賃站與華安建筑公司二項目部簽訂的租賃合同中,擔保人一欄加蓋了上訴人的工程專用章,被上訴人主張此擔保行為是上訴人的意思表示,上訴人在一審庭審中也主張此工程專用章是上訴人工程部所掌握,但是加蓋公章需經上訴人同意,故原審法院認為此擔保行為是上訴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是正確的。因該合同中沒有約定上訴人的擔保方式,所以被上訴人選擇上訴人作為相對人主張權利,并不違反擔保法的相關規定。上訴人主張一審判決程序違法無法律依據,不予采納。上訴人主張工程專用章是職能部門工程部的行為,與其一審中的陳述相違背,且2005年3月21日上訴人又出具了保證書,對涉案的租賃費保證從張遠的工程款中扣付給兩被上訴人,所以原審判決對本案中上訴人承擔責任的事實認定并無不當。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79元,由上訴人東營市經緯商貿城有限責任公司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溫 剛
審 判 員 梅雪芳
代理審判員 侯政德
二OO六年一月十九日
書 記 員 柳洪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受案登記表
2020-10-14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二審發回重審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單位犯罪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調解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按一審程序再審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逮捕決定書(自行決定逮捕用)
2020-10-14×××高級人民法院報送罪犯×××死刑案件備案材料的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無期徒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減刑執行通知書(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減刑用)
2020-10-14律師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專用介紹信(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刑事抗訴書
2020-10-14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回執
2020-10-14批準逮捕決定書回執
2020-10-14通緝通知書
2020-10-14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書
2020-10-14刑事賠償復議決定書
2020-10-14刑事賠償確認書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刑事賠償復議申請書
2020-10-14